2021秋物理人教八上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期末)复习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透镜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装有部分水的透明玻璃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它可以会聚阳光
B. 有一种小灯泡的前端有一块玻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灯丝在光心上,可以产生平行光
C. 你若要欣赏邮票却找不到放大镜了,可以用自己的近视眼镜代替
D. 体温计的弧面玻璃类似于一个凹透镜,可以将极细的水银柱放大便于读数
2、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位置,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4、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缩小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5、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6、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
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7、(多选)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学生患
B. 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
C. 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部分同学没有进人取景画面,手机应远离学生
D. 教室里用的投影仪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如图所示,一块玻璃砖内有一个“椭圆形的气泡”,当一束平行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上时,其光线透过玻璃砖后的光线将( )
A. 比原来发散 B. 比原来会聚 C. 仍是平行光线 D. 无法判断
9、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10、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在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11、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12、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C. 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D. 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
13、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做成的一种光学器件,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透镜。 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4、夏天清晨,树叶上常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叶脉,叶脉变 了,露珠相当于 镜,叶脉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15、如图所示,甲是 的工作原理图,乙是 的工作原理图。
16、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近视眼对光的会聚能力比正常眼 (选填“强”或“弱”)。
17、如图甲所示,反射角为________,如乙图为某光学仪器的原理图,物体经过它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则此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
18、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将幻灯片倒插在镜头前某位置上,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象的 立、
的 像。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
三、作图题。
20、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在图中画出光路示意图。
21、如图所示,凸透镜斜放,其主光轴与水平成45°角,F是焦点。一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被反射,已知折射光线BO与水平成45°角,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到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四、实验题。
22、东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在做实验时东东用手遮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 ;
A.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不能看到烛焰的全部 D.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的清晰的像是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这时我们在光屏上所看到的像将是倒立、 (“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个现象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5)然后,东东将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像可能是如图中的 所示;
(6)东东同学在实验中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2021秋物理人教八上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期末)复习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透镜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装有部分水的透明玻璃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它可以会聚阳光
B. 有一种小灯泡的前端有一块玻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灯丝在光心上,可以产生平行光
C. 你若要欣赏邮票却找不到放大镜了,可以用自己的近视眼镜代替
D. 体温计的弧面玻璃类似于一个凹透镜,可以将极细的水银柱放大便于读数
【答案】A
2、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答案】A。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位置,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答案】D
4、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缩小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A
5、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答案】A
6、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
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答案】C
7、(多选)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学生患
B. 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
C. 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部分同学没有进人取景画面,手机应远离学生
D. 教室里用的投影仪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B, C
8、如图所示,一块玻璃砖内有一个“椭圆形的气泡”,当一束平行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上时,其光线透过玻璃砖后的光线将( )
A. 比原来发散 B. 比原来会聚 C. 仍是平行光线 D. 无法判断
【答案】A
9、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答案】D。
10、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在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答案】A
11、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答案】C
12、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C. 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D. 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答案】A
二、填空题。
13、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做成的一种光学器件,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透镜。 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答案】凸;凹;凸;凹。
14、夏天清晨,树叶上常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叶脉,叶脉变 了,露珠相当于 镜,叶脉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粗;放大;虚
15、如图所示,甲是 的工作原理图,乙是 的工作原理图。
【答案】照相机 放大镜
16、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近视眼对光的会聚能力比正常眼 (选填“强”或“弱”)。
【答案】大于 强
17、如图甲所示,反射角为________,如乙图为某光学仪器的原理图,物体经过它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则此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
【答案】60°;望远镜
18、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将幻灯片倒插在镜头前某位置上,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象的 立、
的 像。
【答案】 凸透镜;倒;放大;实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
【答案】倒立放大实像 投影仪(或幻灯机)
三、作图题。
20、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在图中画出光路示意图。
【答案】如图:
20、如图所示,凸透镜斜放,其主光轴与水平成45°角,F是焦点。一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被反射,已知折射光线BO与水平成45°角,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到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答案】见解析
【解析】(1)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由此可以画出这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2)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2、东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在做实验时东东用手遮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 ;
A.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不能看到烛焰的全部 D.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的清晰的像是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这时我们在光屏上所看到的像将是倒立、 (“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个现象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5)然后,东东将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像可能是如图中的 所示;
(6)东东同学在实验中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同一高度 光屏的中央 (2)D (3)倒立 缩小
(4)放大 可逆 (5)B (6)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之内
【解析】(1)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因此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3)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5)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在凸透镜同一侧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物距,只有B选项符合。(6)光屏承接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是光屏的中心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也可能是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之内,不能成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