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1 )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1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08 20:3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1 )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激发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中的电子 难点:原子中的电子
教学准备
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原子图片
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放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展开想象,并将想象的结果相互交流。
借身边的事物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起无穷的想象。
(讲解)
那就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对照投影。)
欣赏图片并会露出惊
讶的表情。




【问题一】
原子这么小,还能不能再分呢?
多媒体展示
汤姆森原子模型
(证明一部分同学观点是错误的)
意见不一。
①能
②不能
③不确定
设疑引起思考,通过对科学史实的了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




多媒体展示
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启发提问
(1)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穿过金箔?说明原子有什么样的结构?。
(2)为什么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它受到的阻力是大还是小?将它反弹回来的微粒的体积是大还是小?该微粒的质量是大还是小?
(3)为什么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有带什么电荷的微粒?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争论,得出各自的答案。
意图:根据学生对于实验的观察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决心和毅力。
衔接与
过渡
可见,原子内部还有更小的粒子。那么,原子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模型。
(展示)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
介绍: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观察模型,认识原子的
各部分结构。
通过模型,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初步认识原子结构和物质的微粒性。




【问题二】
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那么,你们能否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多媒体(播放)动画片:
原子内部的运动。
请同学们看教材
谁能概括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数量、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自由想象。
边欣赏边与刚才的想
像进行对比。
个别回答,相互补充,
不断完善:原子是由居
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
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绕核作高速运动
的电子构成的。
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感受微观世界的神奇,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培养表达能力。




阅读教材P37正文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
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分组讨论。
查教材38页 表格
交流。
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以上学习,你们对原子的结构了解了多少?小结后板书: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学生小结。
学习运用文字、图表或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问题三】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原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板书二原子的基本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
自主领悟,小组讨论。
1. 原子很小
2. 原子间有间隔
3. 原子不停地运动
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衔接与
过渡
原子中的电子如何分布呢?




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各有什么含义呢?
教师巡视,看同学学习讨论情况,根据情况精讲。
板书 三原子中的电子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同学自主学习探究,思考,小组讨论。
结论:
圆圈和圈内的数值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
阅读材料:
了解原子稳定的结构。
展示前20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由老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精讲的内容, 符合新课标要求,讲解学生不会的知识点。





【问题四】
离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粒?它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小结: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学生自学教材40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教材。




【问题五】核外电子排布特点与元素性质是什么关系?
学生听讲,理解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为下一步学习元素的化学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中练习:
1.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的核是 由 和 构成的。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体积大小不同 B 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
C质量不同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 )
A原子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5.小明不小心将一滴墨水滴到了化学书上,正好遮盖了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一部分(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原子不显电性 B.遮盖了的数字是8
C.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6.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离子中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板书设计
课题1??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二、原子的基本性质
三、原子中的电子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布置作业:《助学》31页5题6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认识原子的结构,通过学生自主领悟,小组讨论得出原子的性质,本次教学,学生对原子构成和原子中的电子的认识只能是带来或多或少的机械记忆的成分,较深入的理解和较熟悉的运用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加深、提高才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