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平面镜成像 课件(共36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4.3 平面镜成像 课件(共36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8 21:10:39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
第四章 光现象
新课引入
观看视频,猜猜蜡烛为什么不被水浇灭?
以下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一、平面镜
表面是光滑、平整的镜子。镜子中的样子叫做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
猜想
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像的倒正、虚实等方面的特点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一:怎样找到像的位置?
A
A
步骤: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透过玻璃板观察像的位置,用笔标记出A点像的位置记为A 。
同样的方法找到B、C点的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二:如何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步骤:用直线把像和物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镜面的距离,并 观察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将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次数 像到镜面的 距离/cm 物到镜面的距离/cm 像物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1
2
3
注意事项
组装调整装置,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三: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
步骤: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将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直到看上去好像被点燃,比较两支蜡烛的大小关系。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实验结论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评估交流
玻璃板要垂直于桌面放置。如果不垂直,会导致怎样的实验后果?
向后倾斜
向前倾斜
垂直放置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为什么观察到的平面镜所成像“近大远小”?



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看远处的物体视角小。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拓展应用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动画欣赏
拓展应用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变魔术
拓展应用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潜望镜
拓展应用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四: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在光屏上接收。
虚像:
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实验结论
像是虚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步骤】1、做垂线 2、画垂足 3、量等距 4、画像点
【作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
S’
s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作图痕迹要保留 2、辅助线用虚线画
3、虚像也用虚线画 4、垂直符号要标明
【作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说明】平面镜成像作图的注意事项
M
N
A
B
A'
B'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
像特点
物理研究方法
平面镜
成像
1.像物等大
2.像距等于物距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是正立虚像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换元法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等效法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既然像是不存在为什么能看见?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四、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汽车观后镜
凸面镜:凸面镜的表面是凸起的
应用:当光线射到凸面镜后,不会聚于一点,而是要发散开来。所以它要比尺寸相同的平面镜观察的范围要大得多。
弯道镜
四、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凹面镜:凹面镜的表面是凹进去的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奥运圣火采集
太阳灶
应用:当光线射到凹面镜后,光会聚于一点。
所以它要比尺寸相同的平面镜观察的范围
要小得多。利用光的可逆性可将焦点发出
的光变为平行光。
课堂小结
平面镜
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特点
平面镜: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平面镜
成 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1)成像 (2)改变光路
1 .某同学从平面镜前2.5 m处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远离平面镜 B.变大了 C.大小不变 D.变小了
答案:C
解析:平面镜成像时,像、物是等大的。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这个同学的像,这个同学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也没
发生变化的。
课堂练习
2.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答案:20 虚
解析:当小鸟距水面10m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它的像与湖
面的距离是10m,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20m。根据平面
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
课堂练习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填“厚”
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
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
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__。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
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______ _关系。
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堂练习
解析:(1)物体在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均可成像,玻璃板越薄,两 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更加容易确定像的位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两个像距离较远,无法确定哪个像是哪个面所成的。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用方格纸代替进行实验,更方便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答案:薄、大小相等、虚、位置
课堂练习
4.如左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右图所示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
以连接AA′(或BB′),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MN,即
平面镜的位置。
课堂练习
5.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将( )
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在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近
D
课堂练习
6.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A
课堂练习
7.如左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作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O,OP是反射光线,连接SO得到入射光线,
答案:如右图所示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