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新课引入
凸透镜1(靠近物体)
凸透镜2(靠近眼睛)
新课引入
凸透镜1(靠近物体)
凸透镜2(靠近眼睛)
新课引入
1.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2.物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
3.凹面镜:反射、会聚光线
一、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它的焦距较长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它的焦距很短
载物台:放被观察的测物体
反光镜:平面镜或凹面镜
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
一、显微镜
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目镜
物镜
特点:显微镜=
投影仪+放大镜
目镜
经过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经过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一、显微镜
显微镜发明于16世纪末,而于17世纪始应用于科学研究中,它大大扩充了人类的视野,把人类的视觉从宏观引入到微观,了解到动物体内的细微结构,直接导致了19世纪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建立。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
二、望远镜
天文爱好者的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
二、望远镜
天文爱好者的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
物镜
目镜
F目
F目
F物
F物
二、望远镜
天文爱好者的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
1.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
2.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
3.成像特点:
①物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②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二、望远镜
思考: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觉物体被放大了?
三、视角
视角: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α
α
视角越大,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就越大
思考:视角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视角
影响眼睛成像大小的因素:视角a
视角大
a
视角小
a
当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三、视角
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
视角小
a
视角大
a
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影响眼睛成像大小的因素:视角a
课堂小结
物镜的作用 目镜的作用 增大视角的方法 总体效果
显 微 镜 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把物镜成的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把物体的像放大 显微镜=投影仪+放大镜
望 远 镜 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成虚像 把物体的像移近、把物体的像放大 望远镜=照相机+放大镜
显
微
和望远
镜
视角:能否看清物体,还与视角有关。
A.目镜和物镜位置可以交换
B.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的焦距大
C.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大
D.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大
1.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
课堂练习
A.望远镜能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是因为它增大了眼睛的视角
B.望远镜都用凸透镜作为物镜
C.望远镜的物镜可以用凸透镜,也可以用凹面镜,而显微镜
只能用凸透镜
D.望远镜的物镜很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B
课堂练习
3.人类在探索宇宙时,常常要借助 镜,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第 条轨道上。
解析:宇宙很大,我们通常使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天体的运动和变化情况。在围绕太阳运行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处在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答案:望远 三
课堂练习
4.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等元件构成,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的焦距很短
B.通过目镜看到放大的实像
C.物镜的焦距很短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
C
课堂练习
5、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右图是小亮设计的正常眼球成像模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
B.蜡烛相当于晶状体
C.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D.光屏相当于晶状体
C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