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5.2.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北师版)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例子,归纳移项法则.
2.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较简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 求解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2:
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1:
解方程:5 x – 2 = 8.
方程两边都加上 2,得
5x – 2 + 2 = 8 + 2,
也就是 5x = 8 + 2.
观察比较
移项
探究新知
比较这个方程与原方程,可以发现,这个变形相当于
5 x – 2 = 8.
5x = 8 + 2
即把原方程中的 –2 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注意
移项要变号
探究新知
(1)移项的根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2)移项要变号,没有移动的项不改变符号.
(3)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移项要点:
探究新知
例1 下列计算,其中属于移项变形的是( )
典例精析
[解析]利用移项的要点解题,A是代数式变形,不是移项;B移项时符号错了;D不是移项.
C
A.由5+3x-2,得3x-2+5
B.由-10x-5=-2x,得-10x-2x=5
C.由7x+9=4x-1,得7x-4x=-1-9
D.由5x=9,得x=
1.移项时必须是从等号的一边到另一边,并且不要忘记对移动的项变号,如从2+5x=7得到5x=7+2是不对的.
[易错提醒
2.没移项时不要误认为移项,如从-8=x得到x=8,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在于对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称性)与移项的区别没有分清.
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流程.
3x+20=4x-25
3x-4x=-25-20
-x=-45
x=45
移项
系数化为1
合并同类项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
①移项
②合并同类项
③系数化为1
探究新知
解:(1)移项,得 2x=1-6.
化简,得 2x=-5.
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 x= .
(2)移项,得 3x-2x=7-3.
合并同类项,得 x=4.
例2 解下列方程:
(1) 2x+6=1; (2)3x+3=2x+7;
探究新知
解:移项,得
方程两边同除以 ,得
合并同类项,得
你能说出利用移项解方程的步骤吗?
探究新知
总结:移项法是解简易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其目的是便于合并同类项,要把移项与在方程一边交换项的位置区别开来;解题的关键是要记住“移项要变号”这一要诀;其步骤为“一移二并三化”.
探究新知
1.方程6x=3+5x的解是( )
A.x=2 B.x=3
C.x=-2 D.x=-3
2.方程 的解是( )
A.x=1 B.x=-1
C.x=4 D.x=0
3.方程2x-4=0的解是________.
B
C
x=2
课堂练习
5.若5a+2与7-2a的和是15,求a的值.
6.已知x+6与2x-3的值是相反数,求x的值.
4.已知x=3是方程mx-5=3+m的解,求m.
3m-5=3+m
2m=8
m=4
5a+2+7-2a=15
3a=6
a=2
x+6+2x-3=0
3x=-3
x=-1
课堂练习
7.解下列方程:
(1)10x – 3 = 9; (2)5x – 2 = 7x + 8;
解:(1)移项,得 10x = 9 + 3.
化简,得 10x = 12.
方程两边同除以 10,得 x = 1.2.
课堂练习
(2)移项,得 – 2 – 8 = 7x – 5x.
化简,得 – 10 = 2x.
方程两边同除以 2,得 – 5 = x.
即 x = – 5.
7. 解下列方程:
(1)10x – 3 = 9; (2)5x – 2 = 7x + 8;
课堂练习
(3) ;
解:(3)移项,得 .
合并同类项,得 .
方程两边同除以 ,得 x = –32.
课堂练习
(4) ;
解:(4)移项,得 .
合并同类项,得 .
方程两边同除以 ,得 x = .
课堂练习
8.小明和小刚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明每秒跑4米,小刚每秒跑6米.若小明站在百米起点处,小刚站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追上小刚?
4x
10
6x
解:设小明x秒后追上小刚.
可得方程:4x+10=6x
移项,得 4x-6x=-10
合并同类项,得
-2x=-10
系数化为1,得
x=5.
答:小明5秒后追上小刚.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利用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
利用移项解方程
移项的概念
移项法则
移项
系数化1
合并同类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