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共46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共46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9 18:35:36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部编版)
第六单元
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理解设喻说理的特点,学习文章表现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方式。
3.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讽谏除弊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目标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作品介绍
《战国策》的叙事特点:
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因此,此书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间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写作背景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邹忌( ) 昳丽( ) 朝服( ) 衣冠( ) 窥镜( ) 孰( )
妾( ) 寡人( ) 谏( )
谤讥( ) 间进( ) 期年( )
zōu

zhāo
ɡuān
kuī
shú
qiè
ɡuǎ
jiàn
bànɡ
jiàn

读准字音
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劝谏齐王,齐王纳谏。
1.读课文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①邹忌劝谏齐王
②齐王纳谏
整体感知
2.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语,注意节奏和断句。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窥镜,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长,这里指身高。
光艳美丽。
与……相比怎样,表示比较。
疑问代词,谁,哪一个。
赶得上,比得上。
照镜子。
早晨。
穿戴。
翻译课文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即“不信自”,不相信自己。
又。
第二天。
不如,比不上。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容貌光艳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 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次日,第二天。
同“熟”,仔细。
远远不如。
日落的时候,引申为晚上。
躺着休息,睡觉。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认为我美。
偏爱。
怕。
想要。
对。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又照镜子审视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邹忌晚上躺着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 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 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拜见。
的确,实在。
认为。
比。
现在。
土地。
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圆。
君主左右近侍之臣。
没有谁。
全国范围内。
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邹忌)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被蒙蔽得太厉害了!”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好。
当面指责。名词作状语,当面。
劝谏。
古代帝王、诸侯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这里指“议论”,没有贬义。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使……听到。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宫门前和庭院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门庭,指宫廷。
刚刚。
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
常常,不时。
满一年。
即使。
到齐国来朝见。于,介词,到。
所说的。
在朝廷上取得胜利。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通假字
孰视之( )
“孰”同“熟”,仔细

今义:讽刺,嘲笑

今义:修理
古义: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例句: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长,文中指身高
例句: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今异义
明日
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今义:自私
古义:次日,第二天 例句:明日徐公来
古义:偏爱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地方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左右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动词,支配、操纵
古义:土地方圆 例句: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例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古义:指责 例句:面刺寡人之过者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早晨
朝廷
间或、偶然
参与
朝见
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以……为美
漂亮;好看
一词多义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上等
送上,进献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谁;哪一个
通“熟”, 仔细
朝服衣冠( )
吾妻之美我者(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闻寡人之耳者( )
服,名词作动词,穿戴。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词类活用
1.省略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欲有求于我( )
忌不自信( )
与坐谈( )
2.判断句
3.倒装句
省略主语“邹忌”和宾语“客”
……者也,表判断
宾语前置“忌不信自”
介词结构后置,“欲于我有求也”
文言句式
1.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讲述了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国君应当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也告诉我们怎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易于被接受,要掌握一定的论说技巧。
深入探究
2.本文情节可以概括为:三问答—三类比—三赏赐—三变化。说说分别对应什么情节。
本课情节为: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讽谏齐王的三类比,齐威王纳谏后的三赏赐,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齐国的三变化。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三问
三答
妻私我
客有求于我
妾畏我
邹忌找到了自己受蒙蔽的原因,为讽谏齐王埋下伏笔。
三思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以切身经历为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妻私我
客有求于我
妾畏我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三思
王之蔽甚矣
上书谏寡人
中赏
谤讥于市朝
下赏
面刺寡人之过
上赏
门庭若市
无可进者
时时而间进
齐王广开言路 ,悬赏求谏。
战胜于朝廷
三赏
三变
1.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①邹忌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到启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劝谏。
②齐威王开明,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小组合作
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回顾邹忌讽谏的过程,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邹忌:
齐威王:
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坚持真理,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
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是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4.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当今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等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能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的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原则。
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成语:
反义词语:门可罗雀
拓展延伸
本文记叙了邹忌讽谏齐王,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
课堂小结
进谏的缘起
进谏的内容
齐王纳谏
受蔽
清醒
比徐公美
私、畏、求我
根据
结论
私、畏、求王
王之蔽甚
个人经验
类比推想
除蔽
效果
进谏有赏
内政修明
治国经验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邹忌讽齐王纳谏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