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题汇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题汇编(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9 19:5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题汇编
1.[2021·泰安]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  )
A.翻身解放 B.对外开放
C.公私合营 D.联产承包
2.[2021·宁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1·北京一模]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着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②属于史实
D.②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作用
4.[2021·遂宁]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坡村与几名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  )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B.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5.[2021·安徽]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
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6.[2021·梧州]下图是1993—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7.[2021·嘉兴]下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行对外开放    B.推广包干到户
C.实施科教兴国 D.加入世贸组织
8.[2021·潍坊]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放”体现在 (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开发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2021·镇江]以下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一格局是 (  )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0.[2021·连云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  )
A.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2021·广东]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  )
A.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12.[2021·日照]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了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全会提出了 (  )
A.新发展理念 B.“一国两制”构想
C.科学发展观 D.“一带一路”倡议
13.[2021·潍坊]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  )
A.火树银花不夜天,五亿人民展欢颜
B.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
C.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
D.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
14.[2021·自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15.[2021·宿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有3 500多亿元,以当年的9.6亿国人计算,平均到每人每天还不到一块钱。布票、粮票、油票、自行车票……各种生活必需品的票证是当时短缺经济的生动写实。街面上整齐划一的蓝白灰着装,更反映出人们物质生活的匮乏。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编写《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二 那时候,从国际范围来看,也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机会:许多西方国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产业结构正处于大调整的过程中,许多生产设备和资金闲置,市场萎缩,需要寻求出路,愿意同新中国打交道;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机会,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注意,被称为亚洲的“四小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材料三
2011至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经济落后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主要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
答案
1D
2.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会议只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遵义会议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②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符合题意。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在党面临困难局面时召开的,④符合题意。
3..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因此,②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作用,D项符合题意;①属于史实,A项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中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B项错误;②属于历史结论,C项错误。
4.C
5.B 材料反映了1984年造纸厂实行承包制后,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这说明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不是乡镇企业,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没有涉及多种所有制经济,故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6.D 7.A 8.B 9.B 10.A
11.A 根据题干“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可知,在该排行榜中我国国有资本从199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83家,表明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排除B、C两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2.A
13.D 14.C
15.(1)国内生产总值低;物资匮乏。
(2)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3)发展趋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成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