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8课 关键抉择
——中国特色社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
1976年10月14日,党中央公布粉碎“四人帮”的消息,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重大胜利。
正确的思想认识
1、国民经济面临崩溃;
2、工作、建设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3、党内外一大批冤假错案急待平反。
搞好国民经济
调整对外
政策
(1904年-1997年)
1977年
第三次复出
迫
切
“左”倾错误
“坦率地讲,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是共产党人呢 既然当了,就不能有私心杂念。这是我一种交心的话。”
责任担当
“坦率地讲,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是共产党人呢 既然当了,就不能有私心杂念。这是我一种交心的话。”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973年2月,邓小平从江西下放地回到北京。毛泽东第一次召见他,开口就问:“你在江西这么多年做什么”邓小平心中本来有万分委屈要说,然而千言万语到嘴边仅凝结为两个字:“等待”。
西方一家杂志也因此而被称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
从否定“两个凡是“错误观点转向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封闭半封闭转向逐步开放
从墨守陈规转向全面改革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长达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作了充分准备。阅读教材第169页,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了中国怎样的转折?所蕴含着哪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
改革精神、
开拓精神、
民主精神、
务实精神
……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
1982年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
开始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
正确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是非功过和毛泽东思想做了总结评价。
统一全党的思想
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巩固知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阅读教材第二目“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在国内和对外两个方面进行,请你梳理重要阶段。
重大阶段
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扩大经营自主权和实行政企分开)
1980年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开放区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02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的凭证
“一大二公”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权
实质:调整了生产关系,适应农村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调整
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
土地经营权
使用权变化
集体
农民
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也助推城市经济的改革。
材料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变压器厂,它的主管部门是第一机械工业部;另一个厂是冶炼厂,它的主管部门是冶金部。这两个厂是一墙之隔,但是因为它属于不同的经济管理部门管理,所以就老死不相往来。变压器厂是需要大量铜的,那么冶炼厂的主要产品就是铜。变压器厂只能等第一机械工业部的部属企业把铜调过来,按照这个部的计划才能有原料。但是它不能向隔壁的冶炼厂购买铜。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经营缺乏自主性,政企不分,
时间:1984年全面展开
中心:增强企业活力
原则: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实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企业实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v
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到1993年,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对外贸易。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
与时俱进的理论
①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深化改革
目标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召开做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意义:经济上: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文化上:有利于加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交流。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走出去”的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到2010,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国民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请你谈谈改革开放进程体现出怎样的特点。
从否定“两个凡是“错误观点转向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封闭半封闭转向逐步开放
从墨守陈规转向全面改革
改革开放进程
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深化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坚持市场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统筹兼顾
坚持依靠党和政府领导,又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理论界的作用。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巩固知识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
A 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 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 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巩固知识
8.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A.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巩固知识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
A .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 . 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 . 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 .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巩固知识
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 )
A. 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B. 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C.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从否定“两个凡是“错误观点转向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封闭半封闭转向逐步开放
从墨守陈规转向全面改革
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
80年代初期“一国两制”的构想
1979年元旦
一国两制: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科书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九二共识”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一国两制”
历史
现实
思考: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的关系。
从实际出发
材料 改革开放之初,港澳台同胞率先响应,发挥投资兴业的龙头作用,40年间创造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第一”:第一家合资企业,第一条合资高速公路,第一家五星级合资饭店,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港澳台同胞带来了先进的国际规则和有益经验,扮演着“带徒弟”的“师傅”角色,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改革开放港澳台同胞从未缺席》
改革开放决策促使“一国两制”的实行。
“一国两制”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
材料 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现货物贸易零关税;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
意义:“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