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智取生辰纲 课件(共8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智取生辰纲 课件(共8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9 23:5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1张PPT)
施耐庵
“不读水浒, 不知天下之奇。”
——金圣叹
金圣叹评“六大才子书”:
《离骚》 《庄子》 《史记》 《西厢记》《少陵集》《水浒传》
《水浒传》也称《水浒》、
《忠义水浒传》。《水浒
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
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
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
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施耐庵(1296——1370)名小安,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淮安。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农民起义。
施耐庵
托塔天王——晁盖
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不在108将之列。
入云龙——公孙胜
罗真人的大徒弟,名叫清道人。公孙胜献计用法术破了能呼风唤雨的樊瑞、项充、李衮,劝他们归顺梁山,建立奇功伟业。在梁山泊排行第四。宋江受招安后出家。
智多星——吴用
表字学究。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书。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赤发鬼——刘唐
在梁山泊排第二十一。提出要劫生辰纲的人。后白胜被捕,供出了晁盖。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三兄弟打败追捕的官兵,上了梁山。征讨方腊时阵亡。
立地太岁——阮小二
在梁山泊排名第二十七位。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常率水军大出风头,建立奇功伟业。宋江攻打方腊时,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活阎罗——阮小七
在梁山泊排名第三十一位。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受招安后,因穿龙袍戏耍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阮小七就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鱼去了。
白日鼠——白胜
住在黄泥冈东,智取生辰纲时,就是在他家住,也是他卖的酒。事发后被捕,苦刑下供出了晁盖,后被救出。在梁山泊排行第一百零六位。征讨方腊时在路途中病死。
短命二郎——阮小五
梁山泊排名第二十九位。他从小生长在石碣村,打鱼谋生,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高俅大军围断梁山,他驻守梁山东北水寨。后随宋江征讨方腊时战死。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第12回) 。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
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
“生辰纲”不失;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
众好汉志在必得。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
的斗智斗谋,最终结果如何呢?
押送
智取
杨志
吴用
杨志
吴用
押送
智取
十 六 回
金银担
生辰纲
学习目标
失败?
成功?
智取生辰纲
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对比 动作 细节)
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
结构:竹节 蛇式的连环结构
全书既是统一的整体,又在各个局部有其相对独立性
人物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
叙述语言、描写语言绘声绘色、朴素简洁。
一、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的?
智多星吴用
1、智用计谋:
2、智用天时:
3、智用地利:
打消杨志等人的疑虑
巧妙下药
表演天衣无缝
天气酷热
料到远行负重之人必定加倍疲惫口渴,酒将成为无比的诱惑
诱使他们歇脚,可提供实施计谋的机会
黄泥冈——
偏僻
松树林
起到遮蔽视线的作用
智用计谋之举:
吃酒
饶酒
夺酒
1、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
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2、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
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
(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3、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1、烘托气氛;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二、杨志是否因“愚”而败?
理出“智送”之“智举”
起止时辰的变更,原:五更 日中
现:辰牌 申时
“逼赶要行”,不敢稍怠。
斥责两虞侯的“慢慢地挨”。
坚持赶路,不异得罪老都管。
三问枣客
对卖酒汉子的高度警惕。
智1:


智2:
智3:
智4:
智5:
智6:
出身名门,但地位不高,因杀人发配大名府,受梁中书抬爱,做了个提辖,但此人是个智勇兼备的英雄,多年流落在外,深谙江湖凶险,机警善变,有见识。途中虽遭同行14人的埋怨指责,也坚守初衷,不仅表现为一个“智”,更是一个“忠”字,为报知遇之恩, “官欲强”,为改变命运,尽心竭力。及至正面交锋,也十分谨慎从事,不许“买酒”,表现出他的精明。
那么,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是什么?
人和
对军健:
对虞候:
对老都管:
轻则痛骂,重则鞭打


怨声载道,离心离德
精细能干,但刚愎自用,对部下暴戾。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分化。
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巧计。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团结。
“智”取生辰纲:
1、智用天时
2、智用地利
3、智用计谋
4、智用矛盾
晁盖却内部团结一心
杨志的智败于晁盖智下,有诸多外在因素。
杨志内部分化
杨志的思想性格
杨志性格的主要特点
精明、小心谨慎
经验丰富
蛮横、粗暴
不懂得处理关系
性 格 即 人 生
老都管的态度
虞候:
都管:
禁军:
做大
权且耐他
都管自做个主
且耐他一耐
搬口
心内自恼
叫苦
我自赏你
1、老都管道:“我自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
2、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3、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
4、老都管竟来对杨志道:“那贩枣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
杨志无可奈何
杨志只能辩解
语气十分强烈
杨志只能依从
老都管的语言
梁中书的代言人
落魄卖刀
大明府得官
失陷生辰纲
失意
得志
幻灭-落草
杨 志
梁中书对杨志信任不足,怀疑有余,决定了他的命运
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茅盾
通过分析文中的矛盾,深刻体会本文的主题。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
杨志押送与吴用等好汉智取的矛盾
奴才与奴才的矛盾
实质
实质
压迫和反压迫的矛盾
归纳主题:
通过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杨志的典型意义
用来衬托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揭示主题。杨志如此忠于职守,全力效命官府,居然也被逼上梁山,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押送”的是不义之财,怎能不失呢?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8位英雄夺取不义之财,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都为全书的主题面张目。
小结:
整理本文总体线索
“智”


智用天时
智用地利
智用计谋
改变行路时间
减少途中休息
时时保持警惕



得生辰纲
失生辰纲
原因
八人齐心
团结一致
矛盾尖锐
内部分化

智用矛盾
押送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
明线
暗线
明线(押送生辰纲)
暗线(智取生辰纲)
谋划
押送
中计
失陷(失败)
定计
等候
下药
夺宝(成功)
杨志一方
晁盖一方
黄 泥 冈
情节结构——双线索
请思考——为什么用明线来写杨志呢?
用明线写杨志的精细和周密防范,对明线越刻画得细致,就越能衬托出暗线一方人物的聪明智慧。
基本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
故事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
智取生辰纲
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
分析小说情节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智取;杨志 。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4、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上路
中计
失纲
定计
施计
劫纲
明线
暗线
杨志押送
生辰纲
好汉智取
生辰纲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岗松树林
杨 志 之 智
1.起止时辰变更
2.催逼赶路
2.精明谨慎
3.斥虞侯
3.忠于职守
4.顶都管
4.官欲甚强
5.追问枣客
6.警惕贩酒客
1.机警善变
吴 用 之 智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4.智用计策
乔装——稳住对手
诱饵——佯争酒、佯不卖
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
问题研讨:
1、杨志也有“智”,为什么会失败?
杨 志 之 不 智
1.刚愎自用
2.对部下凶横
3.不体谅
4.缺乏沟通
杨志的思想性格
出身名门,但地位不高,本“是个遭死的军人”,因杀了泼皮牛二,发配大名府,受梁中书抬爱,做了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但此人是个智勇兼备的英雄,多外年流落在外,深谙江湖凶险,故押送途中不打旗招摇,而作行客打扮。机警善变,有见识。途中“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虽遭同行14人的埋怨指责,也坚守初衷,不仅表现为一个“智”,更是一个“忠”字,为报知遇之恩,为讨“诰命”荣身,尽心竭力。及至正面交锋,也十分谨慎从事,不许“买酒”,最后,眼见别人喝了酒都没事,虽“口渴难熬”,也只喝了半瓢,表现出他的精明与练达。
能干、精细、蛮横、官迷、刚愎自用
杨志的典型意义
用来衬托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揭示主题。杨志如此忠于职守,全力效命官府,居然也被逼上梁山,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押送”的是不义之财,怎能不失呢?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8位英雄夺取不义之财,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都为全书的主题面张目。



精诚团结
足智多谋
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研讨
2、本回小说环境描写重在
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
环 境 描 写
1.烘托气氛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即天气炎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文章描写了两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两组性格鲜明的人物,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了本文精巧的构思。
小结:
总结全文
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杨志虽武艺高强、精明能干,又尽心竭力的押送生辰纲,但最终还难逃失败的命运。众好汉布下巧计,引杨志进入圈套,智取生辰纲,表现了他们非凡的智慧。双方斗智斗勇,众好汉更胜一筹。小说赞扬了他们劫取不义之财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讨 论
本文带给你什么启示?
胜战计: 敌战计:
1、瞒天过海 1、无中生有 2、围魏救赵 2、暗渡陈仓 3、借刀杀人 3、隔岸观火 4、以逸待劳 4、笑里藏刀 5、趁火打劫 5、李代桃僵 6、声东击西 6、顺手牵羊
攻战计: 混战计:
1、打草惊蛇 1、釜底抽薪 2、借尸还魂 2、混水摸鱼 3、调虎离山 3、金蝉脱壳 4、欲擒故纵 4、关门捉贼 5、抛砖引玉 5、远交近攻 6、擒贼擒王 6、假道伐虢
并战计: 败战计:
1、偷梁换柱 1、美人计 2、指桑骂槐 2、空城计 3、假痴不癫 3、离间计 4、上屋抽梯 4、苦肉计 5、树上开花 5、连环计 6、反客为主 6、走为上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那几计?
伪装客商—— 走小路—— 林中休息—— 送枣——
抢酒——
吴用下药——
不肯卖酒——
杨志断了升官梦——
瞒天过海
暗渡陈仓
以逸待劳
声东击西
混水摸鱼
抛砖引玉
欲擒故纵
釜底抽薪
拓 展 练 习
改写:熟悉课文,把握故事线索和主要
情节。
要求:①以晁盖一行“智取”为主线,将末段
补叙内容插入叙述之中。
②在规定时(六月初四)空(黄泥冈)
范围内叙述故事。
③500字左右。
说出下列语句中词的古今用法
例句 古义 今义
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
且耐他一耐
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
都叹气吹嘘
也合依我劝一劝
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容易出麻烦 (神态)不自然
赶 拿; 得到
却 必须,须要
忍 受得住
在意 用心
嘴里吹气 夸张地宣扬
应该 闭
事情 见不得人的事[贬义]
道理 力气
反正 表方向; 支配、操纵
计策 计算比较; 争论
武松打虎
呼保义宋江
黑旋风李逵
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入云龙公孙胜
一丈青扈三娘
白日鼠白胜
鼓上蚤时迁
阅读第3、4自然段,思考:
1、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
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2、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
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
(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3、“奴才与奴才的矛盾”表现为:
A、歇息与不准的矛盾;B、慢走与快走的矛盾;C、杨志与军健、虞侯、都管的矛盾。
阅读第10自然段,思考:
1、运用( )与( )描写方法,刻画了军汉的( )。
2、运用( )描写,刻画了( )揭示出 的结局。
神态
语言
内心痒起来
例: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润一润喉也好。
心理活动
杨志的精明
终不免失败的命运
例:杨志寻思。杨成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