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中国历史上货币的发行、使用情况和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目录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结合图片并阅读教材,概括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并指出其特点。
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
②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值
③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
⑤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白银
(1)古代中国
★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货币改革的背景。简析货币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材料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荚钱(重3铢)。……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本来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饱私囊。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2)内容:①从重立法,私铸钱者死罪;
②收回地方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影响:①统一了货币发行;②有利于稳定社会金融秩序;
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增加中央政府的收人。
(1)背景:①货币制度混乱;②私铸钱现象十分严重;
③通货膨胀影响民生;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1 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铁钱与铜钱的比价根据记载似乎在10:1,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
材料2 交子本由四川民间百姓发行,发行者不久财衰,交子不能兑现,就发生了诉讼。朝廷下令将百姓发行的交子收归官营,以朝廷财力支持交子的流通和价值的稳定,交子就形成了官方发行的纸币。北宋末期,为了攻打西夏而大量增发交子,使交子的流通数量远远地超过了法定的限额,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宋徽宗改交子为钱引,以增加百姓对纸币的信心。——摘编自石俊志《中国货币法制史话》
★问题探究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北宋交子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1)背景
①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多种贸易繁荣,交易量大;
②四川地区特殊的贸易和货币环境;
③铜钱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
④金属货币携带不便;
(2)影响
①初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后期政府滥发纸币,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引发
信任危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2)近代时期
(3)新中国成立后
①晚晴,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②中华民国,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③1935年,法币改革,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
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法币贬值,彻底崩溃
⑤1948年,国民政府开始发行金圆券,最终失败
⑥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①新中国成立,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②截止到1999年,人民币共发行了五套,形成了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材料1 1937年两头大牛,1938年一头大牛一头小牛,1939年一头大牛,1940年一头小牛,1941年一头猪,1942年一条火腿,1943年一只母鸡,1944年半只母鸡,1945年一条鱼,1946年一个蛋,1947年一只煤球或三分之一根油条,1948年4粒大米。——《大众晚报》1947年7月30日的资料
材料2 1950年3月,政务院通过并正式颁布了陈云起草的《关于同意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同意财经工作的三项内容: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至1950年10月,新中国即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结束了困扰中国人民十几年的通货膨胀噩梦。在全国统一财经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币亦牢固地占领市场。——迟爱萍《陈云与人民币制度的确立》
★问题探究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北宋交子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①结束货币紊乱历史,巩固新生政权
②扫除了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④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概念解析:
世界货币体系是调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安排、惯例和组织形式。它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整方式。
2、发展演变:
国际金本位制
(1816——一战)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1)
( 1976——)
牙买加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
(1816——一战)
(1)背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2)确立: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3)发展: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
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4)影响:①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不易贬值;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1)
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美国财政部长
(1)基本特征
(2)评价
①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3)瓦解
原因:20c70s经济“滞胀”
结果:浮动汇率取代固定汇率,美元仍占最大比重。
( 1976——)
牙买加体系
(1)背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2)内容: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
(3)影响:
①21世纪,美元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
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
②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金本位制确立与崩溃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1 1870年——1914年间,英国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建立了其治下的金本位体系,世界各国的贸易结算和贷款往往是以英镑来充当的。一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换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纷纷实行不兑换货币制度。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胡斌《“被妖魔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2 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代表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世界当代史》
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逐渐形成,金本位制可以是各国货币维持稳定的汇率,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英国完成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英镑因而成为世界货币。金本位制为各国所效仿。
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英国及整个欧洲实力衰弱,美国成为二战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从而确立的美元的霸主地位。
启示:国际货币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因素是多样,主要因素是经济力量的对比。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追求合作共赢。
【课堂 小结】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自然货币
人工货币
多元货币
统一币值
地方铸币
中央铸币
金属货币
纸币、白银
(1)古代中国
(2)近代时期
(3)新中国成立后
(1)二战之前
(2)二战之后
(3)20世界70年代
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人民币进入SDR将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这也是对于中国政府过去几年,在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认可。 —— IMF总裁拉加德
【课堂练习】
3.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颁布律令指出:“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系,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这一做法突出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出现繁荣 B. 金属货币使用量增加
C. 统治者重视中央集权 D. 国家钱币规范化
2. 《元史》载:“至正十一年(1352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铸至正通宝铜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涌,价逾十倍。”由此可知
A. 文中的“交钞”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B. 元代纸币和铜钱已并行流通
C. 纸币的发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元代滥发纸币引发通货紧缩
3. 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A. 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B. 结束物价连年暴涨局面
C. 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 适应了解放区建设的需要
4. 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这意味着
A. 固定汇率制度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崩溃
B. “金本位制”垮台,最终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C. 西欧经济实力增强,开始与美国分庭抗礼
D.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