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一1 O一16 Na—23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本卷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 B.S2-的结构示意图:
C.钒原子电子排布式:[Ar]3d34s2 D.NH4Br的电子式:
2. 已知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1npn+2,则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 )
A. RO B.RO43- C.RO D.RO32-
3.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4.已知某温度下纯水的pH=6,则该温度下0.05mol/L Ba(OH)2溶液的pH是( )
A.13 B.12.7 C.11 D.10.7
5.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热的Na2CO3溶液可以除去油污
B.ZnCl2和NH4Cl溶液可作金属焊接中的除锈剂
C.用食醋除水垢
D.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时Al2O3
6.已知醋酸溶液中有如下平衡:CH3COOHCH3COO- + H+,下列试剂能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且c(H+)减小的是( )
A.CH3COOH B.H2O C.CH3COONa D.HCl
7. 有四种混和溶液,分别由0.1mol/L CH3COONa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的四种溶液混和而成:①HCl,②NaOH,③NaCl,④NaHCO3。关于混和后的溶液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C.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8.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 Z(g)+W(s) Δ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9.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程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②C(s)+O2(g)=CO2(g) △H3 C(s)+1/2O2(g)=CO (g) △H4
③S(s)+O2(g)=SO2(g) △H5 S(g)+O2(g)=SO2(g) △H6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Y,HZ B.HZ,HY,HX
C.HX,HZ,HY D.HY,HZ,HX
11.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ΔH<0,向某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2∶1充入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图是某物理量(Y)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图中T表示温度),Y可以是( )
A.O2的体积分数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密闭容器内的压强 D.SO2的转化率
12.某温度下,反应SO2(g)+ 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
A. 2500 B. 100
C. 4×10-4 D. 2×10-2
13.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14. 用铂作电极电解1000g 4.55% 的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00% 。则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 112L B. 56.0L C. 28.0L? D. 168L
15.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a为碱式滴定管,可盛装NaOH、KMnO4等溶液,不可盛装酸性液体。
B.图b中曲线表示反应2A(g) + B(g)2C(g) ΔH > 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c表示铜的精炼,则X是精铜,Y是粗铜,Z是CuSO4溶液
D.图d表示25 ℃时,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向100 mL该条件下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100 mL 0.01mol·L-1的Na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Al3+、Cl-、S2-
⑥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2+、Al3+、NO3-、Cl-
A. ②⑤ B.③⑤ C. ④⑥ D. ②④
18.下图装置Ⅰ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该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电极A的反应式:I3-+2e-=3I-
C.电极X的反应式:4OH--4e-==O2+2H2O
D.当电极Y有0.2mole-转移时,产生0.1molCl2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有5个小题,共46分)
19.(10分)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 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 mol·L-1·min-1
(2)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g)和0.30 molH2O(g),到达平衡时,n(CO2)= mol。
(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H2O(g) 、CO2(g)各0.10mol,平衡将 移动(填“正向”或“逆向”或“不” ),达到新平衡时CO2(g)的体积分数为 。
(4)若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
20. (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A为正极,B为负极
②电子由电极B流出经溶液流向A极
③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④该反应相当于在模拟钢铁的析氢腐蚀
(2)若开关K与b连接,则可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该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离子方程式) 。
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B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A极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2Cl-=Cl2↑+2e-
③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2NA
21.(8分)短周期元素 X、Y、Z 可组成化学式为 XYZ3 的四种化合物甲、乙、丙、丁。
(l)若甲中 X 的原子只有一个质子,Y、Z同周期,画出Z的电子排布图为 。
(2)若乙中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6 , Y、Z 同周期,且乙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并写出工业制备单质X的化学方程式: 。
(3)若丙中X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Y与X同周期,Y 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丙与浓盐酸反应生成 Y 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丁中 X、Y、Z 处于不同周期, X的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二倍,Z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且具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丁的结构式为 。
22.(12分)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 将1L pH=3的A溶液分别与0.001mol/L x L B溶液、0.001mol/L y L D溶液充分反应至中性,x、y的大小关系式y② 浓度均为0.1 mol/L A和E溶液,pH:A③ 浓度均为0.1 mol/L C和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C是 溶液,D是 溶液。
(2)用水稀释0.1 mol/L B溶液时,溶液中随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B. C.c (H+)·c (OH-) D.n (OH-)
(3)等pH、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则 (填化学式)溶液中锌粉有剩余。
(4)常温下,向0.01 mol/L C溶液中滴加0.01 mol/L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已知常温下Mg(OH)2在pH=12的D溶液中Mg2+的浓度为1.8×10-7mol/L,则 Ksp[Mg(OH)2]= 。
23.(8分)肼(N2H4)又称联氨,广泛用于火箭推进剂、有机合成及燃料电池,NO2的二聚体N2O4则是火箭中常用氧化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1)肼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左边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箭常用N2O4作氧化剂,肼作燃料,已知:
N2(g)+2O2(g)=2NO2(g) △H =-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 △H =-534.0kJ·mol-1
2NO2(g)N2O4(g) △H =-52.7kJ·mol-1
试写出气态肼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明气囊。关闭K2,将各1 mol 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B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可逆反应2NO2N2O4已经达到平衡。
②若打开K2,平衡后B容器的体积缩至0.4a L,则打开K2之前,气球B体积为______L。
长阳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A
D
C
C
B
B
B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D
C
B
B
C
D
A
D
第Ⅱ卷(每空2分)
19.(1) (2)0.20 (3)正向 26% (4)放热
(2)MgCl2Mg+2Cl2↑
(3)NaClO3+6HCl(浓)=3Cl2↑+NaCl+3H2O (4)
22.(1) NH4HSO4 NaOH (2)AB (3)HCl
(4)c(Na+)> c(SO42-)>c(NH4+)> c(H+)= c(OH-) (5)1.8×10-11(mol/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