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0 11:0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3.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3.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告诉我们: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即将书本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科学家丁肇中用另一种方式阐释了这个道理。
今天 ,我们就共同学习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聆听他对我们的敦敦教诲。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丁肇中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读准注音: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朱熹( )
格物致知( ) 诺贝尔( ) 儒家( ) 袖手旁观( )
测量( ) 埋没( ) 不知所措( ) 彷徨( )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阅读课文,找到相关的短语或者句子,来解释“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知识。
短语:“实验的精神”,还有“实地实验”、“有计划的、有目标的实地探察”
句子:“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短语:“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句子: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靠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是不行的。
3、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演讲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可以画思维导图来说明)
四、合作探究
(一)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大力传扬?为什么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2、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①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②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③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5、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
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③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二)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目的是不正确。
2、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3、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4、找出第二自然段的道理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作用:引用《大学》里的话,并进行分析,既点明了题目,又说明了实验的重要性,增强文章说服力。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3课作业本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多样的论证方法,品味本文的语言。
二、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2、阅读3-12自然段,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三、品读课文,品味语言
1、“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三个词语之间存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因此它们的位置不能互换。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①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②“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明确:“大都”表示大多数,并非全部。去掉“大都”,就不合符实际情况了。
③“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明确:“最”无比的意思;“唯一”独一无二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言就不严密了。
3、议论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严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丁肇中教授的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希望同学们重实验,勤动手,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享受到求知的快乐。
四、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这篇文章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教育模式。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分数都很高,可是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知识的纯记忆,而应多实践、多动手,要培养创新精神。否则,即使我们未来能成为研究生、学者,也不可能有大的创造力。
②我国基础教育的缺点就在于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它会使我们这些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③我们学校也需要对现在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不能光考察学生的书面知识,而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考试,去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要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