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循环结构
(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23教法分析4过程设计1 循环结构是算法三大逻辑结构中最灵活,内涵最丰富的一种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著名算法设计中,譬如二分法,欧几里德算法,秦九韶算法,汉诺塔算法等,且循环结构是学习循环语句的基础,循环结构中蕴含的递推思想为必修五数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是整个算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知识与技能
理解循环结构概念;
把握循环三要素: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体、
循环的终止条件;
能识别和理解循环结构的框图以及功能;
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算法解决一些问题。一.教材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由实例对循环结构的探究与应用过程,培养学生
的观察类比,归纳抽象能力;
参与运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算法分
析,算法设计到算法表示的程序化算法思想;
知识与技能
一.教材分析过程与方法
感受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提高算法
素养;
经历发现、创造和运用的历程与乐趣,体验成
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形式化的表达能力,构造性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程序化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一.教材分析 重点:循环结构的三要素 —— 循环变量
赋初值、循环体、循环终止条件。
难点:循环三要素的确定以及循环执行时
变量的变化规律。
教材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二.学情分析学习了算法的概念、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及简单的赋值问题。
高一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理性抽象认识能力较薄弱,故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通过对例子的分析,使学生逐步经历循环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表达循环结构,并整理成程序框图。
三.教法分析 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
问题探究式教学
多媒体动画、投影辅助教学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过程设计创设情景,抽象概念(一)创设情景,抽象概念 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如果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一半,那么这个城市取得主办权;如果没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一半,那么将其中得票最少的城市淘汰,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选出一个城市为止。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 S1 投票; S2 统计票数。如果有一
个城市得票超过一
半,那么这个城 市取
得主办权,转入S3;
否则淘汰得票数最少
的城市,转入S1;
S3 宣布主办城市。投票过程的算法:重复操作 你能举例说明自然、社会、数学中哪些现象或操作具有重复特征?预设学生回答: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累加累乘;几何分形等。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S1 给定f(x),初始区间[a,b]和精确度d
取m=
S3 若f(m)=0 则输出m,结束算法;若
f(a)f(m)<0则取[a,m]为[a,b];否则
取[m,b]为[a,b];
S4 若 ,则输出m,否则转入S2.重复操作S2Koch雪花分形 Koch 雪花分形就是在一个等边三角形边上截取中间1/3 边长,生成新的等边三角形,一层层生成下去,其形貌似雪花。重复操作循环结构:
算法中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结构。循环结构概念:例 1
设计算法求值
画出框图。
可否利用已有算法知识求解? (二)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递推求积求值线型表达太繁琐
100个变量不经济
弊端(三)循序渐进,深入探究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求值递推求积循环求积S 累乘变量
i 计数变量当i<=100时,执行循环体
当i>=101时,结束循环体循环体最后一次执行:
循环体如何结束?循环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三要素: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体、循
环终止条件 。
循环三要素确定过程:首先确定循环体,再根据
循环体第一步确定初值,最后一步确定循环终
止条件。
例1的直到型和当型框图:学生合作探究方式完成框图绘制循环结构两种框图:i<=100?S=1开始输出s结束否是i=2i=i+1S=0i<=99?改造例1的当型循环结构的三要素,学生思考算法功能。i=i+2(四)变式训练,深化理解i=3i=2 变式 改造例1的当型框图,计算下式值。
组织学生分组活动,继续改造例1的循环三要素,比比看哪组的改造创意最丰富,得到的新算法最多。开始输出是对比思考否图A图B开始输出是否两图的算法功能相同吗?
若不同,则图B如何修改可使之与A功能一致?(不变循环体)
图A中去掉 程序如 何执行?
死循环循环体语句顺序对算法的影响。
不能出现死循环,循环结构中定含条件结构。(五)回顾归纳,课堂小结 循环结构的构建过程及循环三要素的确定;
循环结构的两种表达: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
根据框图写出程序运行结果;根据程序功能 将循环要素补充完整。
学生自主归纳,教师评点升华(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P20习题1.1B组第2题
查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设计算法求士兵总数。探究作业 板书设计 循环结构 1.循环结构概念
2.循环三要素: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体;循环终止条件例1的分析和解答例2的分析和解答Thank You ~ ~(五)合作探讨,知识应用例2 某工厂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为200万元,技术革新后预计以后每年的年生产总值都比上一年增长5%,设计一个程序框图,输出预计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的最早年份。学生同桌合作,设计算法,前后组互验算法是否合理,教师点评。 例2: 某工厂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为200万元,技术革新后预计以后每年的年生产总值都比上一年增长5%,设计一个程序框图,输出预计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的最早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