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6.3 9的乘法口诀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6.3 9的乘法口诀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0 07: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表内乘法(二)
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例5 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1
让学生经历思考交流的思维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3
一、复习导入
54
45
42
27
4×7=
5×6=
2×8=
5×4=
3×4=
4×8=
3×7=
6×8=
9×6=
5×9=
7×6=
9×3=
28
30
16
20
12
32
21
48
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直接说出得数。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
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5. 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
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4. 要想解决这辆车是否能坐下就得先求什么?
(就要先求“客车能坐多少人”)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
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分享过程,感悟方法
预设1:
2×7=14(个)
14+14+5=33(个)
2×7=14(个)
28+5=33(个)
4×7=28(个)
预设2:
7×4=28(个)
28+5=33(个)
预设3: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分享过程,感悟方法
预设4:
预设5:
预设6:
16+16+1=33(个)
32+1=33(个)
8×4=32(个)
4×8=32(个)
32+1=33(个)
2×8=16(个)
2×8=16(个)
问题:1. 谁能结合这幅图完整地说说你的想法?
2. 谁的想法和他们的不一样?
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三)沟通联系,深化理解
问题:1. 信息相同,问题相同,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算法?
2. 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7=14(个)
14+14+5=33(个)
2×7=14(个)
28+5=33(个)
4×7=28(个)
7×4=28(个)
(观察的角度不同)
(都要找好1份数和几份数)
28+5=33(个)
2×8=16(个)
16+16+1=33(个)
2×8=16(个)
32+1=33(个)
4×8=32(个)
8×4=32(个)
32+1=33(个)
4. 这道题你会解决吗?怎样列式?
1.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
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这些鸡蛋够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5×2=10(个)
6×4=24(个)
预设1:横着看
24+10=34(个)
30+4=34(个)
6×5=30(个)
预设2:竖着看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2. 一把椅子有3条腿,有25条椅子腿,10个椅子面。工人
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
7个<10个
3×7=21(条)
3.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列个算式说说吧。
4. 他说的对不对?谁和他想的一样也来说说?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这个问题,
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2~3题、
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