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性质的探究性学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检验方法。
3、能解决氧气性质有关的探究性问题。
【学习重点】解决氧气性质有关的探究性问题。
【学习难点】解决氧气性质有关的探究性问题。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回顾
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完成下表)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用途
(1)氧气是 色, 味的 体。(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3)氧气 溶于水。(4)液氧、固氧是 色。
氧气的检验方法。(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氧气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物质
反应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问题讨论
木炭
(1)在空气中燃烧持续 。
(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
(3)放出 。
(4)生成的气体能使 变浑浊。
碳+氧气
二氧化碳
夹木炭的坩埚钳为什么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硫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
(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
(3)放出 。
(4)生成有 的气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做硫燃烧实验时,为什么集气瓶中要加少量水?
磷
(1)有大量 生成。
(2)放出 。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做磷燃烧实验时,为什么集气瓶中要加少量水?
铁
(1)在空气中,铁丝只能发
生 现象,不能 。
(2)在氧气中铁丝剧烈燃烧,
四射,放出 生成 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
2.铁丝的一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3.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蜡烛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光,放出 。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怎样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氧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 ,是一种常用的 。
二、探究性问题
探究性问题一、 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延伸探究。
例题:(2009年安徽)15.(7分)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人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l0
20
30
40
50
3l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式 。
⑵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⑶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
⑷ 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⑸ 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 ℃。
⑹ 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 。
探究性问题二 木炭燃烧的延伸探究
例题:(2011年安徽芜湖)15.(10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⑴木炭燃烧的实验: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右图集气瓶中木炭燃烧产物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燃烧是否产生火焰的探究:
【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 c.与燃烧达到的温度和可燃物的沸点有相对大小有关
物质
名称
物质状态
沸点/℃
燃烧时温度/℃
是否产生火焰
氢气
气
- 259
约2750
是
一氧
化碳
气
约-190
约250
是
木炭
固
约4827
约1200
否
石蜡
固
约300
约600
是
钠
固
约883
约1400
是
铁
固
约2750
约1800
否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如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a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b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以是出有关假设c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验证结论】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石蜡蒸气燃烧能产生火焰。(用简要语言叙述。提供仪器;蜡烛、火柴、注射器、玻璃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性问题三、铁丝燃烧的延伸探究
例题:(2011年贵州遵义)18.(7分)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a.假设1: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假设2:_____________ ,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三、练习
1、(安徽2011年中考)14(7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
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
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2、(2010年江苏徐州)24.(8分)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明同学有两个问题不明白,于是她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铁与氧气反应时有两种不同的产物,即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铁可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实验探究】
从厨房里拿来的下列物质,你能帮助小明同学验证黑色物质中是否含有铁的是
A食盐 B食 C糖 D白酒
如果黑色物质中含有铁,选用该物质鉴定时产生的现象是 。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三氧化二铁呢?
【查阅资料2】
(1)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的分解温度、熔点见下表;
Fe304
Fe2O3
铁
分解温度/℃
1538
1400
—
熔点/℃
—
—
1535
(2)三氧化二铁高温分解成四氧化三铁。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三氧化二铁早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 ;
(2)三氧化二铁高温时会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食品为了延长保存期,常在包装盒内加入一种含铁的物质作为抗氧化剂。根据题中信息,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抗氧化剂的物质是( )
A、 铁 B、四氧化三铁 C、三氧化二铁 D、氧化亚铁
《氧气性质的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 谢保昌
一、2011年初中化学新课标(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氧气)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检验方法。
实验:氧气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数据分析方法。2、实验方案设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讨论,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综合应用知识解决探究性问题。
二、安徽2012年中考化学考试纲要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1、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C
四、中考试题呈现形式:
1、(2009年安徽)15.(7分)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人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l0
20
30
40
50
3l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式 。
⑵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⑶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
⑷ 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⑸ 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 ℃。
⑹ 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 。
探究“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大浓度是多少”(考查科学探究的要素、数据、图表、图像分析能力,对实验方法的选择及合理性的判断能力)
2、(2011年安徽芜湖)15.(10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⑴木炭燃烧的实验: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右图集气瓶中木炭燃烧产物的方法是 。
⑵对燃烧是否产生火焰的探究:
【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 c.与燃烧达到的温度和可燃物的沸点有相对大小有关
物质
名称
物质状态
沸点/℃
燃烧时温度/℃
是否产生火焰
氢气
气
- 259
约2750
是
一氧
化碳
气
约-190
约250
是
木炭
固
约4827
约1200
否
石蜡
固
约300
约600
是
钠
固
约883
约1400
是
铁
固
约2750
约1800
否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如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a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b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以是出有关假设c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验证结论】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石蜡蒸气燃烧能产生火焰。(用简要语言叙述。提供仪器;蜡烛、火柴、注射器、玻璃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的原因”(考查数据分析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
3、(2011年贵州遵义)18.(7分)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a.假设1: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假设2:_____________ ,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探究“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考查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反思能力)
4、(安徽2011年中考)14、(7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
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
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实验探究
(以酒精火焰的温度为研究课题通过不同的方法,探究酒精的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并对温度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
5、(2010年江苏徐州)24.(8分)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明同学有两个问题不明白,于是她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铁与氧气反应时有两种不同的产物,即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铁可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实验探究】
从厨房里拿来的下列物质,你能帮助小明同学验证黑色物质中是否含有铁的是
A食盐 B食 C糖 D白酒
如果黑色物质中含有铁,选用该物质鉴定时产生的现象是 。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三氧化二铁呢?
【查阅资料2】
(1)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的分解温度、熔点见下表;
Fe304
Fe2O3
铁
分解温度/℃
1538
1400
—
熔点/℃
—
—
1535
(2)三氧化二铁高温分解成四氧化三铁。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三氧化二铁早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 ;
(2)三氧化二铁高温时会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食品为了延长保存期,常在包装盒内加入一种含铁的物质作为抗氧化剂。根据题中信息,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抗氧化剂的物质是( )
A、 铁 B、四氧化三铁 C、三氧化二铁 D、氧化亚铁
探究铁丝燃烧的生成物,考查信息处理能力
四、教学策略
强化探究,体现课改。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性试题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探究性试题不仅对课程改革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是新课程理念在考试评价中的具体体现。这些题型或以所给材料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或以过程和结论的开放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或以化学问题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教学思路:基础知识回顾(略讲)探究性问题(详讲)练习(灵活处理)
2、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领学生审题、分析、解答。在解题中,感悟探究题的解法)
3、规律总结
(1)解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提出的猜想要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随意猜想。
②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猜想,设计方案要简单易行。
③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反思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结论等方面的反思。
4、解题思路
①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细心审题是关键)
②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认真分析是核心)
③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正确表达是保障)
课件13张PPT。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 谢保昌氧气性质的探究性学习(课标 考纲 考题 教学策略)一、2011年初中化学新课标(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氧气 )二、安徽2012年中考化学考试纲要(2009年安徽)15.(7分)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探究性问题一、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延伸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填“是”或“否”).
(3)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______%。否21过氧化氢 水+氧气二氧化锰三、中考试题呈现形式探究“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大浓度是多少”。考查科学探究的要素,数据、图表、图像的分析能力,对实验方法的选择及合理性的判断能力。(2011年安徽芜湖)15.(10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⑴木炭燃烧的实验: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
②检验右图集气瓶中木炭燃烧产物的方法是 .⑵对燃烧是否产生火焰的探究:
【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 c.与燃烧达到的温度和可燃物的沸点相对大小有关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如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a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探究性问题二、木炭燃烧的延伸探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不合理探究“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的原因”(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例题(2011贵州遵义)18.(7分)年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 。探究性问题三 铁丝燃烧的延伸探究没等到火柴快要熄灭时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或者集气瓶中氧气不足,或铁丝的温度不够,或铁丝表面不干净等)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探究“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考查学生的假设、反思、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教学策略3、规律总结:(1)解题注意的问题。
(2)总结解题思路。1、教学思路:基础知识回顾(略讲)
探究性问题(详讲)
练习(灵活处理)
2、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领学生审题、 分析、解答。在解题中,感悟探究题的解法)
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 。设计方案要 。 3、结论一定是对 的判定,反思评价一般是对实验 、实验 、 等方面的反思,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1、提出的猜想要 ,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 不能 。假设方案操作结论合理简单易行猜想解题时要注意的问题随意猜想解题思路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细心审题是关键)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 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 (认真分析是核心)(正确表达是保障)氧气性质的探究性学习
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 谢保昌
【教学目标】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检验方法。
3、能解决氧气性质有关的探究性问题。
【教学重点】解决氧气性质有关的探究性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氧气性质有关的探究性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回顾
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投影:学生对着投影订正学案,教师强调有关问题。)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用途
(1)氧气是 色, 味的 体。(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3)氧气 溶于水。(4)液氧、固氧是 色。
氧气的检验方法。(投影:学生对着投影订正学案,教师强调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氧气的化学性质。(投影:学生对着投影订正学案,教师强调有关问题。)
物质
反应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问题讨论
木炭
(1)在空气中燃烧持续 。
(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
(3)放出 。
(4)生成的气体能使 变浑浊。
碳+氧气
二氧化碳
夹木炭的坩埚钳为什么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硫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
(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
(3)放出 。
(4)生成有 的气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做硫燃烧实验时,为什么集气瓶中要加少量水?
磷
(1)有大量 生成。
(2)放出 。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做磷燃烧实验时,为什么集气瓶中要加少量水?
铁
(1)在空气中,铁丝只能发
生 现象,不能 。
(2)在氧气中铁丝剧烈燃烧,
四射,放出 生成 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
2.铁丝的一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3.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蜡烛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光,放出 。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怎样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氧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 ,是一种常用的 。
二、探究性问题
探究性问题一、 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延伸探究。
例题:(2009年安徽)15.(7分)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人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l0
20
30
40
50
3l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式 。
⑵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⑶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
⑷ 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⑸ 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 ℃。
⑹ 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 。
探究性问题二、 木炭燃烧的延伸探究
例题:(2011年安徽芜湖)15.(10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的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⑴木炭燃烧的实验: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右图集气瓶中木炭燃烧产物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燃烧是否产生火焰的探究:
【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 c.与燃烧达到的温度和可燃物的沸点有相对大小有关
物质
名称
物质状态
沸点/℃
燃烧时温度/℃
是否产生火焰
氢气
气
- 259
约2750
是
一氧
化碳
气
约-190
约250
是
木炭
固
约4827
约1200
否
石蜡
固
约300
约600
是
钠
固
约883
约1400
是
铁
固
约2750
约1800
否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如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a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b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以是出有关假设c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验证结论】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石蜡蒸气燃烧能产生火焰。(用简要语言叙述。提供仪器;蜡烛、火柴、注射器、玻璃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性问题三、铁丝燃烧的延伸探究
例题:(2011年贵州遵义)18.(7分)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a.假设1: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假设2:_____________ ,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小结:1、解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1)提出的猜想要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随意猜想。
(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猜想,设计方案要简单易行。
(3)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反思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结论等方面的反思。
2、解题思路
(1)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细心审题是关键)
(2)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认真分析是核心)
(3)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正确表达是保障)
三、练习
1、(安徽2011年中考)15、(7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
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
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2、(2010年江苏徐州)24.(8分)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明同学有两个问题不明白,于是她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铁与氧气反应时有两种不同的产物,即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铁可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实验探究】
从厨房里拿来的下列物质,你能帮助小明同学验证黑色物质中是否含有铁的是
A食盐 B食 C糖 D白酒
如果黑色物质中含有铁,选用该物质鉴定时产生的现象是 。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三氧化二铁呢?
【查阅资料2】
(1)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的分解温度、熔点见下表;
Fe304
Fe2O3
铁
分解温度/℃
1538
1400
—
熔点/℃
—
—
1535
(2)三氧化二铁高温分解成四氧化三铁。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三氧化二铁早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 ;
(2)三氧化二铁高温时会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食品为了延长保存期,常在包装盒内加入一种含铁的物质作为抗氧化剂。根据题中信息,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抗氧化剂的物质是( )
A、 铁 B、四氧化三铁 C、三氧化二铁 D、氧化亚铁
课件19张PPT。氧气性质的探究性学习濉溪县刘桥中心校 谢保昌 氧气性质的探究性学习濉溪县刘桥中心校 谢保昌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无无气略大不易淡蓝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二、氧气的检验方法问题讨论:夹木炭的坩埚钳为什么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问题讨论:做硫燃烧实验时,为什么集气瓶中要加少量水? 问题讨论:做磷燃烧实验时,为什么集气瓶中要加少量水?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红热白光热量浑浊为确保与氧气充分反应吸收二氧化硫吸收五氧化二磷淡蓝色蓝紫色热量刺激性气味白烟热量1.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怎样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氧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 ,是一种常用的 。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红热燃烧火星热量黑色白热量比较氧化性氧化剂2.铁丝的一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3.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引燃铁丝防止生成物炸裂集气瓶点燃蜡烛,在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壁有水雾。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罩一个附着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例题:(2009年安徽)15.(7分)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探究性问题一、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延伸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填“是”或“否”).
(3)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______%。否21过氧化氢 水+氧气二氧化锰例题:(2009年安徽)15.(7分)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探究性问题一、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延伸探究(4)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3549【35%+(1—35%)×21%=48.65%=49%】探究性问题一、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延伸探究(5)(2009年安徽)15.(7分)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下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81~84之间约给分)例题:(2009年安徽) 15.(7分) 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探究性问题一、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延伸探究(6)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_①④⑤例题(2011年安徽芜湖)15.(10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⑴木炭燃烧的实验: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
②检验右图集气瓶中木炭燃烧产物的方法是 .⑵对燃烧是否产生火焰的探究:
【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 c.与燃烧达到的温度和可燃物的沸点相对大小有关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如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a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探究性问题二、木炭燃烧的延伸探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不合理例题:( 2011年安徽芜湖) 15.(10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⑵对燃烧是否产生火焰的探究:
【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 c.与燃烧达到的温度和可燃物的沸点相对大小有关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如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a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b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性问题二、木炭燃烧的延伸探究气体物质燃烧都产生火焰,有些固体物质燃烧会产生火焰,有些固体物质燃烧不产生火焰,例题: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⑵对燃烧是否产生火焰的探究:
【提出问题】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 c.与燃烧达到的温度和可燃物的沸点相对大小有关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如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a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b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c的结论是__________ .【验证结论】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石蜡蒸气燃烧能产生火焰。(用简要语言叙述。
提供仪器;蜡烛、火柴、注射器、玻璃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性问题二、木炭燃烧的延伸探究燃烧达到温度高于沸点产生火焰,燃烧达到温度低于沸点不产生火焰。点燃蜡烛,将蜡烛焰心的石蜡蒸气吸入注射器,对准蜡烛外焰推出,可看到石蜡蒸气燃烧的火焰,说明石蜡蒸气燃烧能产生火焰。例题(2011年贵州遵义)18.(7分)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 。探究性问题三 铁丝燃烧的延伸探究没等到火柴快要熄灭时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或者集气瓶中氧气不足,或铁丝的温度不够,或铁丝表面不干净等)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例题:( 2011贵州遵义) 18.(7分)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法有: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探究性问题三 铁丝燃烧的延伸探究a.假设1: 。b.假设2: 。 铁丝中含碳引起的 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所有金属在纯氧中燃烧都会火星四射 同时取上述几种金属用砂纸将表面打磨后
分别在纯氧中燃烧,观察现象验证方法是 。验证方法是 。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 。设计方案要 。 3、结论一定是对 的判定,反思评价一般是对实验 、实验 、 等方面的反思。1、提出的猜想要 ,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 不能 。假设方案操作结论合理简单易行猜想解题时要注意的问题随意猜想解题思路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细心审题是关键)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 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 (认真分析是核心)(正确表达是保障)(安徽2011年中考)14(7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气态 沸点 有 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2010年江苏徐州)24.(8分)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明同学有两个问题不明白,于是她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请你帮他一起完成。【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查阅资料1】铁与氧气反应时有两种不同的产物,即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铁可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三氧化二铁呢?【查阅资料2】(1)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的分解温度、熔点见下表;(2)三氧化二铁高温分解成四氧化三铁。【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三氧化二铁早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实验探究】
从厨房里拿来的下列物质,你能帮助小明同学验证黑色物质中是否含有铁的是
A食盐 B食醋 C糖 D白酒
如果黑色物质中含有铁,选用该物质鉴定时产生的现象是 。B产生气泡1535℃-1538℃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