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平高学校高一年级月考地理试题
参考班级:K2101班、k2102班
时量:6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45分 , )
2020年12月13日(农历廿九)晚至14日凌晨,双子座流星雨如约光临地球。双子座流星雨因辐射点位于双子座α星(距离地球52光年)附近而得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双子座α星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此次流星雨过后一周,湖南省某地可观察到的月相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科学家对美国“信使号”探测器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亚暴等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中M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3.材料中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天体是( )
A.M B.N C.P D.Q
4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火星冲日”是指地球刚好位于火星、太阳之间,三者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这时,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短。下一次“火星冲日”现象预计发生在2020年10月。届时,中国航天将计划借助此窗口期,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下图为“火星冲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组成“火星冲日”的天体为( )
A.卫星和行星 B.行星和行星 C.行星和恒星 D.卫星和恒星
6.火星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距太阳近,表面平均温度过高 B.昼夜温差很大,缺少液态水
C.遍布尘埃,大风、沙尘暴现象频发 D.大气稀薄,氧气含量低
2017年3月15日凌晨,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近距离接触,人们欣赏到“木星合月”的美景。同年10月中秋之夜,地球发生一次小行星撞击我国云南香格里拉,爆炸量相当于540吨TN7。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7.太阳系中同属于“大个子”的除了木星还有( )
A.地球 B.金星 C.土星 D.海王星
8.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轨道位置应该在( )
A.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B.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
C.土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D.火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9.以上材料中描述的天体系统层次最多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
A.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映 B.太阳表面的核裂变反映
C.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映 D.太阳表面的核聚变反映
11.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起伏 C.刮风下雨 D.地球形状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北斗卫星在宇宙中作业所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A.石油 B.核能 C.太阳能 D.天然气
13.下列最可能影响北斗卫星信号传输的是( )
A.地心引力 B.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D.天文大潮
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5.研发和推广太阳能衣服的自然原因是( )
A.我国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B.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
C.我国技术先进,太阳能衣服造价低 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16.下列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
D.能够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及生物循环
17.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 )
A.分布集中 B.技术要求低 C.能量稳定 D.清洁无污染
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回答下列各题。
18.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
A.X射线和黑子 B.X射线和Y射线 C.黑子和耀斑 D.耀斑和Y射线
2017年9月6日,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引发太阳黑子和日冕物质大量抛射。下图为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图中数字代表太阳活动的周期数)。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之后的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观看和拍摄地点( )
A.北冰洋沿岸 B.青藏高原 C.赤道附近 D.广东省
20.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 )
A.11年 B.18年 C.20年 D.23年
2019年1月21日凌晨,别济米扬内火山在俄罗斯堪察加地区开始爆炸性喷发,火山灰喷发到海拔1万米的高空。因该火山喷发,航空危险代码为最高“红色”级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3.一般认为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炽热岩浆可能来源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岩石圈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12月3日11时34分在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当地居民感觉到明显震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4.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3千米左右,该深度位于( )
A.下地幔中 B.上地幔中 C.地壳中 D.地核中
25.理论上而言,本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
A.只有左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B.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没有左右晃动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
读下面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6.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7.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全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
C.大气圈下部、水圈全部 D.整个大气圈
2018年8月8日是四川九寨沟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一年前的该日晚,九寨沟发生7.5级大地震,震源深度约20km。受此次地震影响,九寨沟景区盆景滩以上、火花海以下形成堰塞湖(火山熔岩流、冰碛物以及地震活动造成的山体岩石崩塌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28.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堰塞湖的形成体现了( )
A.水圈对大气圈的影响 B.生物圈对水圈的影响
C.岩石圈对水圈的影响 D.大气圈对岩石圈的影响
我们生存的地理环境是由四大圈层组成的,下图是校园的一角,看图回答下列各题。
29.图中反映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30.图片中景观的形成过程,反映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卷II(非选择题)
二、 综合题 (本题共2题,共40分)
如图为“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2分,共20分)
(1)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_______反应产生的能量,它为地球提供________,促进生物生长、为大气运动和________循环提供动力。
(2)太阳大气层A层是________层,该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________,其数量变化周期大约为________。
(3)出现在太阳大气层B层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和________。
(4)太阳大气层C层内带电粒子脱离太阳到达地球,在________地区形成________现象。
32.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20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判断依据是__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其中D表示________,该面以上C表示________,该面以下E表示________。
(3)图中F表示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在此处地震波A________,而地震波B可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以上的E物质状态主要为________态,F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
平高学校高一年级月考地理答题卡
参考班级:K2101班、k2102班
时量:60分钟 总分:100分
卷I(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卷II(非选择题)
31.
32.
(1)
(2)
(3)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B B C A C A B C C C B A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A A D A B C D D B C D B
31.
( 1)核聚变,光和热量,水
(2)光球,黑子,11年
(3)日珥,耀斑
(4)两极,极光
32.
(1)横,纵,A波(橫)波速较慢,B波(纵波)波速较快
(2)莫霍面,地壳,地幔
(3)古登堡面,突然消失,固,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