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0 15: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
一、基础达标(33分)
1.文常填空:《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题目中“讽”的意思是:
,“纳”的意思: ,这部历史著作主要记录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3分)
2.根据课文默写。(8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入朝讽谏齐威王,认为齐威王被大臣和国内的人蒙蔽得很厉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0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朝服衣冠 服:
(3)孰视之 孰: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莫:
(7)王之蔽甚矣 蔽: (8)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9)时时而间进 间: (10)期年之后 期年
4.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下列句子中 “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徐公来,孰视之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朝服衣冠 朝晖夕阴
B.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C.吾与徐公孰美 孰视之
D.吾妻之美我者 执策而临之
7.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A.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雅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B.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C.齐王纳谏,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D.邹忌劝谏齐王时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入深。
二、文言文阅读(67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1题。(18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8.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⑵时时而间进( )
⑶自子之居即墨也( ) ⑷封之万家( )
9.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分)
吾 使 人 视 阿 田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回答下面问题(6分)
(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2分)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_______________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_______________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2-15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欲攻周①,周最②谓秦王③日:“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国,而声畏④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而合天下于齐,则秦孤而不王矣。是天下欲罢⑤秦,故劝王攻周。秦与天下罢,则令不横行⑥于周矣。”
(节选自刘向《秦欲攻周》
[注]①周:西周。②周最: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③秦王:指秦昭襄王。④声畏:名声不好。畏,恶。⑤罢:同“疲”,使疲惫困顿。⑥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
12.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__ (2)莫不私王 莫:_______________
(3)周最谓秦王日 谓:_______________ (4)令不横行 令:_______________
1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文中,邹忌指出齐王身边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王难以听到真实的话;乙文中,周最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周最分别是如何谏言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6-19题。(15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吾与诸候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
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
【注】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
A.上书谏寡人者 诽谤者族 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公问其故
C.门庭若市 烨然若神人 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水落而石出者
17.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无 恐!
19.[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20-23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①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②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范蠡【lǐ】:人名,越国大夫。②保栖:守卫居住。
2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___(2)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_________
(3)且以报越 且:________________(4)战者逆德也 逆: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B.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C.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D.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简要分析邹忌和范蠡劝谏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33分)
1.(3分)战国策;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接受
2.根据课文默写。(8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面刺寡人之过者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入朝讽谏齐威王,认为齐威王被大臣和国内的人蒙蔽得很厉害的句子是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0分)  
(1)修:长,这里指身高。  
(2)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3)孰,通“熟”,仔细。
(4)私:动词,偏爱
(5)诚:确实。
(6)莫:没有人,没有谁。
(7)蔽,受蒙蔽  
(8)谤讥,指责、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9)间,间或,偶然。  
(10) 期年:满一年。
4.(3分)B【解析】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3分)B【解析】“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和B项中“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中的“之”都是助词,翻译为:“的”;A项中的“之”是代词,代指“徐公”;C项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D项中的“之”是代词,代指“这件事(妻、妾、客都认为他美)”
6.(3分)A【解析】A项,“朝”都是“早晨,早上”的意思 B.项,间或、偶然/参与 C项,谁/通“熟”,仔细 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千里马。故选A。
7.(3分)B 【解析】妻、妾、客在回答时,并不都是由衷赞美,语气明显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67分)
(一)(18分)
8. (4分)(1)偏爱(2)间或,偶然(3)主管,主政(4)封赏,赏赐
每小题1分
9. (2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每划对一处给1分。
10. (6分)(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谤讥”“闻”,各1分。
(2)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
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是”“誉”各1分。
11. (6分)(1)(2分)生活琐事 自己的受蒙蔽每空1分,意思答对即可。
(2)(4分)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意思答对即可。
(二)(16分)
12. (1)偏爱 (2)没有谁 (3)告诉 (4)命令,号令
13. (1)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
(2)为大王的国家利益着想的话,不应该攻打西周。
14.阿谀奉承 不能攻周的原因(或攻周的坏处)
15.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家事喻国事,劝说齐王除弊纳谏;周最采用直接谏言(单刀直人)的方法,劝说秦王放弃攻周的想法。
[参考译文][乙]秦国欲攻打西周,周最对秦昭襄王说:“为大王的国家利益着想的话,就不应该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对国家没有足够的好处,反而有损秦国的名声,为诸侯所唾弃。到时诸侯们不再联合秦,相反都会到东边和齐国联合。秦为攻周陷于疲惫,天下诸侯联合了齐国,那么秦国就不能称霸诸侯了。可见攻周一事,完全是诸候们为了使秦军筋疲力尽,才怂愿君王干的。当秦国和天下诸侯们的实力都消耗尽了,那么任何国家的号令都不能通行于周了。”
(三)(15分)
16.B,2分。
17.(1)几个月以后,1分;还偶尔有人来进谏,1分,共2分。
(2)我和诸侯们约定,1分;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1分,共2分。
18.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19.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1分;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1分,
共2分。
(四)(16分)
20.(4分)(1)偏爱 (2)偶然(偶尔)(3)将要(4)违背
21.(3分) C
22.(5分)(1)(3分)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1分),传到我耳朵里的(1分),可得下等奖赏(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即可)
(2)(2分)越国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 “伐”翻译正确1分,句意正确1分。)
23.(4分)甲文中邹忌委婉劝说,齐威王乐于纳谏,齐国大治(2分);乙文中范蠡直言劝谏的方式,越王不听良言,越国大败(2分)。
【参考译文】越王勾践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越国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违背道德,争先打仗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违背道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率领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在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