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机械能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立定跳远的动作分解图,a为起跳瞬间,b为最高点,c为落地点,由于存在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
A.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B.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动能逐渐减小
C.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D.运动到b点,动能大于0
2.在排球比赛中,圆圆把排球斜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开始运动,甲球由静止释放,乙球以一水平初速度抛出。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B.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C.两球下落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相同
D.甲球先后经过在P、Q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4.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甲处由静止自由下滑,不计滑台摩擦和空气阻力,仅依靠滑行过程中运动员姿势的自然(不用力)变化,不可能滑到滑台丙处的是( )
A. B.
C. D.
5.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若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势能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
B.
C. D.
6.跳绳是中考体育新增的测试项目,并规定男生一分钟跳180次为满分。小科正在进行跳绳测试,在他完成一次跳跃的过程中( )
A.动能持续增大 B.机械能不守恒 C.势能持续增大 D.消耗的化学能都转化为机械能
7.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块m连在弹簧上,并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大,从B到C动能越来越小
B.物体从A到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B到C动能一直减小
C.物体从A到C动能一直在减小
D.物体动能最大的位置在B和C之间
8.如图甲所示,小球先后以四个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按①②③④四个方向抛出。若某次小球在空中飞行到接近地面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这次小球抛出的方向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9.如图甲是某运动员正在做蹦极运动。如图乙所示,运动员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OA段的长度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时他所受弹性绳弹力恰好等于其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时刻运动员正好在B点位置
B.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
C.从O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增大
D.蹦极的整个过程,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0.嫦娥五号于12月17日完成了“绕”“落”“回”三个阶段,携带两公斤珍贵月壤降落。有关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升空的过程中,上升器的机械能变大
B.返回器返回过程中需要减速,与其运动方向同向喷气
C.轨道器在环月轨道上匀速绕行时,受力平衡
D.着陆器准备着陆到刚着落过程中,势能减小
11.如图所示,小球沿一不光滑的轨道由静止从A点运动到C点并继续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动能增加量
B.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
C.小球在C点和B点的机械能相等
D.小球不能到达D点,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有损耗
12.如图所示是荡秋千的简化模型。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B、C两点的动能相等
B.球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C.球从B点到O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13.如图是某乘客站在匀速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的动能增加 B.电梯的动能增加
C.乘客的机械能增加 D.电梯的机械能增加
二、填空题
14.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一个月后,神舟十三号向着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再出发。10月16日3名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冲向宇宙。搭载神舟十三的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能量是由_________能转化而来的。神舟十三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后他们将开启为期半年之久的太空驻留,空间站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变___________。
15.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起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由图可知,皮球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图等高A、B两点处的速度A点___________B点(填“>”,“<”,“=”)。
16.如图所示,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沿光滑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是________的(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_______在A点的机械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应该是图中的______曲线。
17.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滚滚奔流的长江具有巨大的___________。物体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跟___________有关。
三、探究题
18.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都是由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过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来。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___________表示。
(3)探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___________进行比较。
(4)物理研究方法有很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本实验运用了两种:一是转换法,二是___________。
19.在做“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三个完全相同的木桩被从正上方由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后,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右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________来比较各个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若A、B两块质量相同,则两个铁块下落的高度hA___________h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B、C两个铁块下落的高度相同,则两个铁块的质量mB___________mC(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5 DBBCA 6-10BBBCC 11-13DCC
14.增大 化学 小
15.增大 减小 >
16.减小 等于 c
17.机械能 弹性形变的程度
18.在水平面上具有相同速度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甲、丙 控制变量法
19.木块陷入沙坑的深度 小于 大于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