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我们是认真的!
认真是一种态度!
问题
探讨
把自己想像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你不仅不愿意自己在虎的后代中消失,而且想让越来越多的虎拥有自己的拷贝。你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你将选择做哪一种基因?
提示:学生可以按如下思路展开想像: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
PART
0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基因频率
种群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种群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传。
基因频率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例如,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做含有2个基因,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由此可知: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40%
PA=
×100%
2×AA+Aa
2(AA+Aa+aa)
Pa=
= 60%
2×aa+Aa
2(AA+Aa+aa)
×100%
基因型频率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种群总个体数。
例如,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做含有2个基因,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由此可知:
AA基因型频率为:
Aa基因型频率为:
= 60%
PAA=
×100%
AA
AA+Aa+aa
PAa=
= 30%
Aa
AA+Aa+aa
×100%
aa基因型频率为:
= 10%
Paa=
aa
AA+Aa+aa
×100%
思考与讨论
1.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
(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各是多少?
(2)子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亲代基因型频率 AA(30%) Aa(60%) aa(10%)
配子的比率 A( ) A( ) a( ) a( )
子一代基因型频率 AA( ) Aa( ) aa( )
子一代基因频率 A( ) a( ) 36%
48%
16%
60%
40%
30%
30%
30%
10%
思考与讨论
1.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
(4)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想一想,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
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基因型频率 AA 30%
Aa 60%
aa 10%
基因频率 A
a
36%
48%
16%
60%
40%
36%
16%
48%
60%
60%
40%
40%
36%
48%
16%
60%
40%
自由交配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AA
30%
Aa
60%
aa
10%
自由交配
AA: Aa:aa
AA AA
3/10 3/10=9/100
AA Aa
3/10 6/10=18/100
AA aa
3/10 1/10=3/100
Aa Aa
6/10 6/10=36/100
Aa AA
6/10 3/10=18/100
Aa aa
6/10 1/10=6/100
aa aa
1/10 1/10=1/100
aa Aa
1/10 6/10=6/100
aa AA
1/10 3/10=3/100
=36%:48%:16%
方法一:组合类型法
自由交配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AA
30%
Aa
60%
aa
10%
自由交配
A:30%
A:30%
a:30%
a:10%
A:60%
a:40%
♀
♂
A:60%
a:40%
A:60%
a:40%
AA:36%
Aa:24%
Aa:24%
aa:16%
方法二:配子棋盘法
AA: Aa:aa
= 36%:48%:16%
遗传平衡定律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提出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见解。他们指出,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这5个条件是:
①种群大;
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自由交配);
③没有个体的迁入和迁出;
④没有自然选择;
⑤没有突变发生。
又称哈迪-温伯格定律
遗传平衡定律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哈迪-温伯格定律
处于平衡状态的种群,一对等位基因A、a,A的频率为PA,a的频率为Pa,AA的基因型频率为PAA ,Aa的基因型频率为PAa,aa的基因型频率为Paa ,则:
哈迪-温伯格定律可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为:
PA + Pa =1
PAA + PAa + Paa =1
PAA = PA PA
PAa =2PA Pa
Paa =Pa Pa
(PA + Pa ) 2=1
PA PA + 2PA Pa + Pa Pa =1
自由交配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AA
30%
Aa
60%
aa
10%
自由交配
PA=60%
Pa=40%
方法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基因频率
PAA=
60% 60%
Paa=
PAa=
=36%
2 60% 40%
=48%
40% 40%
=16%
AA: Aa:aa
= 36%:48%:16%
思考与讨论
2.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五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成立吗?你能举出哪些实例?
提示: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
在自然条件下,哈迪-温伯格定律所需的五个条件是难以满足的,因而基因频率总是要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进化在任何种群中都是必然要发生的。
思考与讨论
3.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基因型为A2a或A2A2),也就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2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
提示: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PART
02
突变和基因重组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可遗传的变异
●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达尔文曾明确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
突变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我们知道,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突变大多是有害的,那么,它为什么还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呢?别忘了,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例如,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对于一个中等大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来说,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将是:
2×104×10-5×l08=2×107(个)
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此外,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也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例如,有翅的昆虫中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是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类昆虫却因为不能飞行而避免被风吹到海里淹死。
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9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因(S)频率为5%,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95%
20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因(S)频率为95%,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5%
探究实验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探究实验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问题
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决定浅色性状)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呢?
作出假设
根据前面所学知识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探究思路
你可以用创设数字化问题情境的方法来探究。以下问题情境供参考。
创设情境示例(其中数字是假设的):1870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如下:SS10%,Ss20%,ss70%,S基因的频率为2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第2 10年间,该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每年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探究实验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
1.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
2.计算,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如下表)。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
基因型频率 SS 10% 11.5% 13.1% 14.7%
Ss 20% 22.9% 26% 29.2%
ss 70% 65.6% 60.9% 56.1%
基因 频率 S 20% 23% 26.1% 29.3%
s 80% 77% 73.9% 70.7%
升高
降低
探究实验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根据计算结果,对环境的选择作用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把浅色个体每年减少的数量百分比定高些,重新计算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与步骤2中所得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分析计算结果,是否支持你作出的假设,得出结论。
支持: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思考与讨论
1.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吗?为什么?
提示: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这是因为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为什么?
提示:是表现型。比如,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PART
03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髙;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PART
04
课后练习
●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一个森林中的全部蛇;
C.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D.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
答[ ]
一、基础题
C
课后练习
一、基础题
2.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 18%,82% B. 36%、64%
C. 57%、43% D. 92%,8%
答[ ]
C
课后练习
一、基础题
3.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答[ ]
C
课后练习
一、基础题
4.如果没有突变,进化还能够发生吗?为什么?
提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从根本上来说)如果没有突变,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也就没有意义,生物就不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也就不可能进化。
课后练习
1.举出人为因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实例。
提示:如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
二、拓展题
2.如果将一个濒临绝灭的生物的种群释放到一个新环境中,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这个种群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预测。
提示:如果气候等其他条件也合适,并且这个种群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该种群的个体数会迅速增加。否则,也可能仍然处于濒危状态甚至绝灭。
PART
05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 物种的概念
●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物种的概念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界
门
目
科
属
种
纲
动物界
脊椎动物门
奇蹄目
马科
马属
马
哺乳纲
驴属
驴
动物界
脊椎动物门
食肉目
猫科
豹属
虎
哺乳纲
狮
隔离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
隔离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上面所说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常见的隔离类型。
在一个山谷中,有一个鼠种群在“快乐”地生活着。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暴发了,山谷中形成一条汹涌的大河。鼠种群的个体,一半在河这边,一半在河那边,就这样过了几千年。后来,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会合在一起。它们发现彼此大不相同。它们之间还能自由交配吗?
资料分析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而在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上,却看不到这13种地雀的踪影。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洲附近的太平洋中,由13个主要岛屿组成,这些岛屿与南美洲大陆的距离在160~950km之间。不同岛屿的环境有较大差别,比如岛的低洼地带,布满棘刺状的灌丛;而在只有大岛上才有的高地,则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思考与讨论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
提示: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
提示: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思考与讨论
3.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有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不同岛屿的地形和植被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
4.如果这片海域只有一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吗?
提示: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
隔离与物种形成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是说明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著名实例。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提示:最先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的植物往往是地衣,地衣的出现促进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被子植物的出现为传粉昆虫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后者又成为食虫鸟类繁盛的前奏。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PART
06
课后练习
●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 )
(2)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 )
(3)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 )
一、基础题
√
√
√
课后练习
一、基础题
2.大约1万年前,一条河流将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分隔成两个种群,其中生活在峡谷北侧的种群在体色和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叫它Kaibab松鼠。至于Kaibab松鼠是一个独立的物种还是一个亚种,目前还没有定论。请详细说明这两个种群发生明显分歧的原因,并预测它们的进化趋势。
课后练习
一、基础题
提示:生活在峡谷北侧的种群发生了突变,由于突变的随机性,同样的突变没有发生在峡谷南侧的种群中。由于这两个种群被河流隔开,彼此没有交配的机会,也就是没有基因的交流,所以两个种群发生明显的分化,有可能演变成两个物种。
课后练习
1.你听说过狮虎兽或虎狮兽吗?
它们的父母分别是什么动物?如果它们发育到成年,彼此能进行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吗
在自然界,狮和虎是不可能相遇的。在动物园里,一般也将这两种动物分开圈养。近年来才出现将它们的幼崽放在一起饲养的做法,目的是获得有观赏价值的杂交后代,你对这种做法有什么看法?
二、拓展题
课后练习
二、拓展题
提示:雄虎和雌狮杂交生出的后代是虎狮兽,雄狮和雌虎杂交生出的后代是狮虎兽。目前还没有虎狮兽和狮虎兽交配并生出可育后代的证据。对人们让虎和狮杂交生出更具观赏价值后代的做法,学生可自由发表看法。
技能训练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
提示:假说甲: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湖I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混杂在一起。
1.在假说甲和假说乙中,湖泊I和湖泊Ⅱ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
技能训练
提示:假说甲没有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洪水的作用。
2.关于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种群的形成,假说甲和假说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DNA分析表明,湖泊I中红褐色鱼与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
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I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
提示: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
提示: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PART
07
共同进化与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共同进化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和天蛾
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花矩的顶端贮存着花蜜,可以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
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和天蛾
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并不少见。想一想,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提示:特定昆虫给特定的植物传粉,这样可以提高传粉的效率,并且昆虫也可得到较多的食物或保护等好处。但这种一对一的关系建立在不受影响的环境条件下,如果环境遭受破坏,一种生物的灭绝就会导致另一种相关生物的灭绝。
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自然选择有利于斑马种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同样也有利于猎豹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
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
提示:对资源不是过度索取,而是合理利用。
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的进化与进与无机环境的变化也是相互影响的。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生物多样性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5亿年前——古细菌化石
15亿年前——蓝藻和细菌
15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
生态系统是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两极生态系统
5.7-5.0亿年前——寒武纪大爆发
无脊椎动物-生态系统第三极 消费者
4亿年前——原始陆地植物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随后原始两栖类动物
2.3亿年前——恐龙出现
400万年前——原始人类出现
生物多样性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古细菌化石
思考与讨论
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提示: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2.多细胞生物大约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提示:多细胞生物大约在寒武纪出现的,它们也生活在海洋中。
3.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提示: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
4.同今天你所看到的地球相比,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提示:当时陆地还是一片荒芜,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5.恐龙是什么时候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恐龙是在中生代后期灭绝的,物种的灭绝对生物的多样性的影响是复杂的。恐龙灭绝有利于哺乳动物的繁殖。
生物进化简史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进化超简史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进化理论在发展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非害即益的,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突变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因此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根据许多物种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现象,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总之,生物的进化是如此复杂,现有的进化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比已经解释的问题还要多。
PART
08
课后练习
●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 )
(2)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
(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薪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一、基础题
√
C
课后练习
一、基础题
3.为什么说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提示: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课后练习
1.假如生物物种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如亲缘关系和相互影响),也不随时间而改变,那么我们的生物学观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生物学是更容易学习还是更难学习?
二、拓展题
提示:假如那样,生物界纷繁复杂的现象就很难用统一的观点和理论来解释,作为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的进化观点将难以建立,生物学就不可能形成现在这样一个科学的框架体系,学习生物学将缺少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和统领。
课后练习
2.用一位学者的话说,共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the ecological theater and evolutionary play)。根据本节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拓展题
提示:生态指的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化指的是生物界的历史演变;如果把进化看做由各种生物表演的一部历史剧,那么,上演这部历史剧的舞台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物种进化的表演受舞台背景的制约,舞台背景也要与上演的内容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