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枣核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间故事《漏》,这节课我们继续看一则民间故事——《枣核》。
引入新课
《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一个聪明的孩子——枣核,收拾县官,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事,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字词识读
犁:耕地的农具。
屋脊: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
大摇大摆:形容走路挺神气、满不在乎的样子。
作怪:指鬼怪害人,比喻坏人或坏思想捣乱,起破坏作用。
善罢甘休:轻易罢休(多用于否定式)。
惊堂木:旧时衙门里审判案件时,主审官用来拍击案桌以示声威的木块。
衙门: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
衙役:衙门里的差役。
字词识读
近义词
欢喜一 勤快一 本领一
非常一 聪明一 办法一
惊慌一
反义词
欢喜一 勤快一 聪明一
相信一 高兴一
欢乐
勤劳
本事
特别
聪慧
方法
慌张
悲伤
懒惰
愚笨
怀疑
伤心
zhánɡ
zhānɡ
脸涨得通红的“涨”的读音是:
zhànɡ
撒谎
惊讶
惊慌的近义词是?
慌张
困
府
下面哪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
涨
课文解读
默读全文,思考:枣核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枣核靠自己的聪明夺回了老百姓被县衙门抢走的牛、驴并安然逃脱。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表现枣核勤劳的句子画出来。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
想象一下,枣核还能干什么农活?
还能做饭、洗衣服、割草喂牲口……
课文解读
细读课文4-13自然段,思考: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找出来。从这里,你看出枣核有哪些品质?
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
枣核很小,人可以钻进驴耳朵里,衙役们不会发现他,很有趣。
哪里有趣?
聪明
课文解读
衙役们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着:“有人进来牵驴啦!有人进来牵驴的啦!”他们拿着大刀长枪到处搜人。
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于是衙役们又都跳了起来,还是没搜到人。
可刚躺下,又听到吆喝声。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了村子。
枣核三次捉弄衙役,使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睡不好觉。很有趣。
哪里有趣?
课文解读
牲口没了,官府岂能善罢甘休。天一亮,县官就带着衙役去捉人。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你们要怎么样!”
县官叫着说:“快给我绑起来!快给我绑起来!”
敢作敢当
课文解读
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哪里有趣?
枣核小,是完全可能从铁链缝里钻出来的。很有趣。
动作灵敏
想象合理
课文解读
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
哪里有趣?
仆役们打不到枣核,县官气急败坏。很有趣。
课文解读
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
说一说: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
看到县官气成这样子很是大快人心。
夸张 神态描写
课文解读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
夸张地写出了县官恼怒的状态。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或者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课文解读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下来了。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枣核戏弄县官并安然逃脱。很有趣。
动作灵敏
机智勇敢
哪里有趣?
课文解读
回顾全文,说一说: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枣核不仅勤快、聪明、动作灵敏而且敢作敢当,是个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课文解读
枣核
县官
牵走牲口
专横跋扈
枣核
偷偷赶回牲口与县官斗智斗勇
聪明机智
课文解读
主题概括:《枣核》讲述 惩罚了恶人,帮助乡亲,获得大家的尊敬的过程,故事体现了孩子的 ,也有神奇美妙的幻想,饱含诗意与热情。
枣核
机智勇敢
本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县官
仆役
枣核
“县官鼻子都气歪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故事体现了枣核的什么性格特征?
待人热情
多管闲事
机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