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猴子下山》表格式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8《小猴子下山》表格式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0 21:3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小猴子下山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小猴子下山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情节。4.能推断“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难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课前准备 1.教学图片及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动画出示小猴子,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瞧,这只小猴子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快跟他打个招呼吧!2.板书“小猴子”,今天我们要看看小猴子下山后的故事。补全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知道? 1.与顽皮可爱、惹人喜爱的小猴子打招呼。2.自由读课文,提出问题。(1)小猴子下山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2)有什么收获?他最后是怎样回家的?   本文的配图生动有趣,教师可以按照顺序依次呈现,并让学生联系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2分钟) 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学习生字。(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 “扔” “摘” “追”“常”这几个字,它们都是翘舌音。要读好“空”这个多音字,“空”在本课读kōnɡ。(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互学字词:把难认的字和难写的字在生字表中圈出来,交流识记方法。2.检查自学效果,鼓励多种方法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习生字。尤其要注意提示学生运用归类法识记带有“扌”的汉字:扛、扔、摘、捧、抱。(2)趣味游戏识字。①教师指导区别本课动词:教师做动作,学生猜生字并举字卡。②请你找找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 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1)熟读生字、新词。(2)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通句子。(3)同桌互相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2.分组交流、汇报。(1)①用形声字识字法识记“猴” “满”“结”“常”“空”。相机学习多音字“结”,了解它的另一个音是jié。②“掰”可以编字谜来识记:分开两只手。③“蹦”用字歌识记:“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④“非”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2)分别进行动作表演,并讲讲意思。 1.指导学生读好字音,注意平翘舌音的读法,“空”是多音字,应该把两个字音都教给学生。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不固定学习生字的方法。形声字识记法、猜字谜、做动作、生活积累等,只要是孩子能说出来的,都要加以鼓励。
三、细读文本,理清脉络(用时:6分钟)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猴子下山后都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找到相关的词语画一画。2.说一说小猴子最后是怎样回家的。 1.组内读文,可自由读、同桌轮读、小组内赛读等,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小猴子下山后去的地方有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里;做的事情是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小兔子。)2.汇报交流,推断“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引导学生明白本文阐述的道理。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7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引导学生做游戏巩固生字。2.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相机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瓜”“非”“常”等字的关键笔画。瓜:注意第三笔是竖提,第四笔是点。非:明确笔顺,口诀记忆:“竖、三横、竖、三横。”常: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小又扁,“巾”字略宽于“口”。(2)巡视并纠正书写错误。3.教师范写。 1.(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2)抽字认读,小组比赛。2.自主观察本课会写的生字,选择一个喜欢的字尝试书写,同桌对照,提出建议。(1)同桌交流关键笔画。“空”先书写部首“INCLUDEPICTURE"穴字头.TIF" INCLUDEPICTURE "E:\\王卓识\\2019x\\资源\\光盘\\教学全解一年语文下二改自查图\\穴字头.TIF" \* MERGEFORMATINET ”,再书写整个字,上下宽窄、长短较一致,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上,整个字中心对正。(2)改正错误,再次对照书写。3.仔细观察老师范写,对照书写,并与同伴分享记忆生字的心得。 1.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书写注意点,并尝试把字写正确、写美观。2.在指导写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坐姿要端正,三个一要做到,保护好眼睛,预防近视。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用时:5分钟) 1.听写上节课的生字、新词。2.回顾课文内容:小猴子先后扔了哪些东西?3.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 1.听写生字、新词。2.小组交流,回顾课文内容:小猴子掰了玉米又扔了玉米,摘了桃子又扔了桃子,摘了西瓜又扔了西瓜,追小兔子没追上,空手回家了。3.齐读课题。   教师课前准备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的图片,让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时贴在黑板上。
二、再读课文,积累词语(用时:17分钟) 1.品读第1自然段。(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描述小猴子去了哪里,做了什么。(2)小猴子掰的玉米长什么样?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又大又多”的意思。(4)引导学生尝试说话练习。2.学习第2~4自然段。(1) 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又大又红”的意思。课件出示:蛋糕、跳绳、大树等事物,引导学生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并积累下来。(2)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小猴子又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3)朗读第4自然段,画出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同桌互相做动作体会,这次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4)引导学生结合动词,表演朗读。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体会“只好”的意思,相机学习多音字“只”。(2)想象一下小猴子回家后的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课文。4.指导学生分段朗读全文,读出失落、悲伤的语气。 1.(1)自由读第1自然段,根据插图说话:小猴子在玉米地里掰玉米。(学习说完整话,积累“又大又多”等词语。)(2)同桌交流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又大又多”来形容。(苹果、茄子、黄瓜。)(3)大声朗读,重读“又大又多”。(4)用“又大又多”说话。2.自由读文,边读文边说出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1)再读课文,体会“又大又红”的意思,结合图片说一说“又~又~”式的词语。(2)边读文边圈画出小猴子的所见、所做——看到西瓜扔桃子。(3)读第4自然段,画出动词:扔、追。(4)同桌合作,一人表演,一人朗读,全班展示,尝试背诵。3.(1)抓住重点词“空着手”,感受小猴子见异思迁的特点。(2)认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猜想故事的结果。4.可以自由读、同桌轮读、小组赛读等方式进行表演,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1.在学生积累“又大又多、又大又红”等词语时,可以借助大屏幕,播放又大又多的玉米和又大又红的桃子的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指导学生说一说“又~又~”式词语,进行词语积累。2.指导学生做动作理解“扛、扔、摘”这几个词,感受不同的字可以采取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
3.指导读最后一句话时,先要让学生自读自悟。
三、回顾全文,质疑探究(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深度反思:(1)小猴子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2)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2.看插图讲故事。 1.组内交流,各抒己见。(1)小猴子见异思迁,做事不能一心一意。(2)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小猴子说一句劝诫的话。2.发挥想象:如果小猴子再次下山,他会怎么办?   把孩子的思维引向文本的外延,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回顾生字,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大屏幕出示“块、往、进、空”几个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2.引导学生交流明确书写注意点。(1)“块”左边是土字旁,最后一笔横变提。(2)“往”扩词:来往、往东、往事、南来北往。(3)“进”最后写部首“辶”。 (4)“空”字的小“八”不要丢。3.教师范写。4.鼓励学生尝试独立书写。5.巡视指导。 1.认真观察交流。2.交流明确: (1)“块、往”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2)“往”这里是“朝向”的意思。(3)“进”的“辶”由3笔写成。 (4)“空”的“八”不要丢。3.认真观察后,跟着教师进行书空练习。4.独立书写,注意书写姿势,坐姿要端正。5.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书写不当之处。   提醒学生注意坐姿端正,做到三个一。保护眼睛,预防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