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9 22:1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主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归纳四个弟子的志向,掌握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难点: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领悟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诸侯争相称霸,人民流离失所。面对这种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孔子试图用自己以“礼”“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于是他周游列国,希望找到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四处碰壁。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影响深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二)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政治方面,他主张仁政、德治。他提倡的伦理道德, 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孔子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都不被采用。回鲁国后,他从事著述和讲学,相传有弟子3000 人。
他编订了《诗》《书》,修撰了《春秋》。
(三)字词:
【通假字】
1.鼓瑟希(同“稀”,稀疏)
2.莫春者(同“暮”,晚)
3.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语气词,表示反同)
【一词多义】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连词,假如)
如五六十(连词,或者)
如其礼乐(介词,表示另提一事,至于)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动词,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毋吾以也(动词,用)
则何以哉(动词,做)
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以俟君子(连词,表目的,来)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是非准则)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副词,正、才)(《狼》)

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你们)
子路率尔而对曰(词尾,相当于“然”)

亦各言其志也(动词,说、谈)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名词,话)
【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古义: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今义: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古义: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今义:两个词。何,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表示反问。伤,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害。)
3.异乎三子者之撰(古义: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今义:写作。)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古义:不谦让。今义:不允许。)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可使足民(使……富足)
2.名词作动词
鼓瑟希(弹奏)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风乎舞雩(吹风)
三子者出,曾皙后(落在后面)
3.形容词作名词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相;大相)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气)
4.动词作名词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吾与点也(“也”表判断)
宾语前置句
毋吾以也(应为“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应为“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应为“则以何哉”)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应为“夫三子者之言如何”)
状语后置句
以吾一日长乎尔(应为“以吾一日乎尔长”)
摄乎大国之间(应为“乎大国之间摄”)
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应为“以师旅加之,以饥馑因之”)
异乎三子者之撰(应为“乎三子者之撰异”)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应为“乎沂浴,乎舞雩风,咏而归”)
为国以礼(应为“以礼为国”)
省略句
则何以哉(“何”前面省略主语“你们”)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鼓瑟希”前省略主语“他”)
可使有勇(“使”后省略“之”)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孔子向学生问志。
第二部分:写四个弟子对于孔子的问题作出的不同应答。
第三部分: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加以评价。
四、学习课文
1、文章开篇孔子的讲话有几层意思?它反映了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态度?
明确:
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感到拘束)就不说了。”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论个人的志向。这反映出孔子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此孔子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要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从而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反映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循循善诱。
2、从冉有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他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比起子路言称的中等国家,冉有说的国家要小得多,他先说“方六七十”,后又说“如五六十”,十分谨慎。他认为三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公西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有以君子自居之嫌,他先谦虚番,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简短的言辞中,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可见他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4、曾皙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
他一边听着其他人的对话,一边“鼓瑟”,当老师问到自己时,“铿尔,舍瑟而作”,表现了曾晳的淡定从容、胸有成竹。他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志向,而是先强调自己的想法“异乎三子者之撰”。一个“异”字,既说明他的见解必然超群出众,又表明了他顾虑别人认为他故意标新立异,他的志向是在老师的又一次鼓励后才说出的,表现了他的老成持重。他的答话,既没有子路的自我炫耀以及冉有和公西华的刻意谦虚,也没有说明怎样从政治国,而是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清俗美,人民安乐”的太平盛世的风情画,展示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表现了一种“安贫乐道”“澡身浴德”的高洁志趣,这说明他深得孔子思想的精髓,即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明确:
①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而他自己并没有“言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画面,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的才能足以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孔子对子路“不让”的态度不满,对其“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干一番安邦治国的事业。
②作为师长,孔子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学生。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这是对学生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是对学生委婉的教育。因为“为国以礼”,所以他不满仲由的“其言不让”。这些都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他要求学生“言志”时,先做好了引导工作,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子路的态度不谦虚,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他并没有立即发表意见。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地予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自我检测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及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毋吾以也
②加之以师旅
③宗庙之事,如会同
④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下列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不吾知也 B.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浴乎沂,风乎舞雩
《论语·侍坐》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唯赤则非邦也与?”
(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3.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4.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①动词,“用”(一说同“已”,是“止”的意思);②介词,把。③连词,或者;④连词,至于。
2.答案:B
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B项,省略句,应为“可使(人民)有勇”;C、D两项都是状语后置句。
3.答案:曾皙 孔子 曾皙 孔子
解析:本题以补写主语的形式考查省略句式。文言文中的对话常常省略主语,一般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有时不仅主语省略,连同后面的“曰”也常常省略掉。文中对话的二人为师生关系,根据分段及标点符号,不难判断主语是谁。
4.答案:不同之处:要点一:第一种解读认为在对话中,曾皙一次发问,孔子一次作答;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三次发问,孔子三次作答。
要点二: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与孔子的关注点不同,直到最后二人也没有谈拢。孔子关注的是“为国以礼”,认为子路应该谦虚,故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不同,他不想从政(有出世倾向),他的关注点是从政与不从政的差别,他认为孔子既然对子路的从政“哂之”,就应该也对求和赤“哂之”,所以才会有连续的发问。第一种解读没有体现上述内容。
看法及理由:示例一:赞同第一种解读。理由是,孔子的关注点在于“为国”是否“以礼”、是否谦虚,所以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句,强调赤和求同样也是为政但是却表现得谦虚,反衬子路不够谦虚。孔子细致地回答了曾皙的提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示例二:赞同第二种解读。理由是,这一解读与前文四人各言其志衔接紧密,生动地再现了师生间的对话及他们各自不同的关注点。曾皙一再追问,孔子耐心作答,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解读文气更顺。
解析:本题从断句角度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一问一答,只要把握孔子的观点和二人的师生关系就能推断出来。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标点,是孔子在回答了曾皙的问题之后,用一连串的反问回答曾皙的提问;第二种标点,是曾皙和孔子两人一问一答。不同的断句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可以赞同任意一种,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