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09 18: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一节
人教版·生物七下
  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这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意味着肺开始工作)
探究
让我们捏着鼻子憋气,看谁能坚持更久……
  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呼吸与生命息息相关。可是,你了解什么是呼吸吗?
创设情境
学习目标
1.人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由什么结构保证?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请阅读教材P40-44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部分)在人体内的位置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气管
支气管
呼吸道

会厌软骨
左肺
右肺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系统
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呼吸道:鼻 → 咽 →喉→气管→支气管
软腭
食团

会厌软骨
食道
气管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
呼吸和吞咽的关系
气管
食道
正常吃饭
大笑时,呛着
会厌软骨
吞咽和呼吸不能同时进行
气管
食道
学习目标
1.人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由什么结构保证?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二、呼吸道的作用
外界空气特点:
干燥

脏(有大量细
菌、灰尘等)
进入肺内气体:
湿润
温暖
干净(细菌、灰
尘较少)
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C”状软骨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气流通畅

黏膜
鼻毛
清洁空气(阻挡灰尘和细菌等)
分泌黏液
内有毛细血管
湿润空气,清洁空气
温暖空气
仔细观察鼻子的形态结构,请判断以下两个人谁生活在炎热地带?谁生活在寒冷地带?为什么?
北欧人的鼻子大、鼻腔长,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气管和支气管(部分)
  气管下端分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簿。
气管壁纵切
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湿润、清洁空气)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清洁空气)
痰在气管支气管处产生
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流行性的感冒、肺炎、肺结核、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是用鼻呼吸好还是用嘴呼吸好?为什么?
链接生活
用鼻呼吸好。
因为,用鼻呼吸,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充分的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学习目标
1.人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由什么结构保证?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不能。
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想一想: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教材P43
小结: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通道
处理
有骨和软骨做支架
呼吸道
清洁空气
湿润空气
温暖空气
鼻毛、黏液、纤毛
黏液
毛细血管
注意: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使病人呼吸困难。
症状: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哮 喘
教材P41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
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
肺 炎
教材P42
健康人的肺
尘肺
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尘 肺
教材P42
不抽烟,远离吸烟者!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来自于声带的振动
声带
声音的产生
  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两条声带拉紧,中间的空隙缩小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
教材P44
  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
  引起哮喘、肺炎、尘肺的细菌、病毒、粉尘,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是怎样的?他们在旅途中会有怎样的遭遇?
  它们在旅途中会遇到鼻毛的阻挡、粘液的黏附和抵抗作用等。
完成教材P44的全部内容。
课堂练习
教材P44的练习第1题。
呼吸系统
呼吸道




气管
支气管
教材P44的练习第2题。
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者的鼻、咽、喉部通畅,以利于空气进出肺部。否则,空气容易进入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返出,出现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
教材P44的练习第3题。
感到口干舌燥。这说明口腔在湿润吸入的空气的过程中,失去了大量的水分。用嘴呼吸不能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所以不如用鼻呼吸好。
教材P44的练习第4题。
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飞沫和痰等传播的。这些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
教材P44的练习第5题。
这些“条条框框”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例如,不要随地吐痰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吃饭时为要大声说笑可以避免食物进入呼吸道,否则可能引起剧烈咳嗽甚至危及生命,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声带。
练习册P23:
夯基达标:1、6、8
培优促能:2、4、6、7
课后作业
1、人们在患重感冒时,常常呼吸不畅,必须用嘴来呼吸。感到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
A.气管、支气管分泌的黏液过多
B.鼻黏膜充血肿胀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太多
D.声带肿胀,堵塞呼吸道
B
补充练习
2、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
A.鼻能杀死病菌
B.鼻黏膜中嗅细胞可辨别有害气体
C.鼻能识别病菌
D.鼻可使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