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0 10:2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体会科学家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的重要性,渗透关于创新的法制教育。
教学重点: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1、 导入谈话,揭示课题:
2、
1.谈话:同学们,最近我们常常听到“中国梦”三个字,你们知道是谁提出来的吗?这个梦道出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声,这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富民强国梦。你们知道实现这个梦最需要的是什么吗?请大家读一读下面两句话,一定会有所发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邓小平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胡锦涛
2.揭题: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么样才能创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板题读题,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本文中几位科学家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从“中国梦”说起,再读读同学们熟悉的两位领导人关于“创新”的话语,导入既联系实际,又为后面的法制渗透作出铺垫,避免牵强。)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标记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课文用了几个故事来说明这个观点?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指导:
(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澡、逆(音);械、逆(形)。
(2)学习词语:诞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洗澡、机械、逆时针、漩涡、无独有偶(释义)、玫瑰、见微知著(释义)、领域、锲而不舍;
填空:如果你能从细小的、( )的现象中( ),善于发问,不断探索,不管是普通的( ),还是偶然的( )花事件,或是睡觉时的眼珠转动,你都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当然,这只有那些具有( )精神的人才能办到。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生在练习卡纸上先试填,再交流)
(3)谁能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用了几个故事来说明?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疏通自词、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是绕不过的一道坎,本环节配以一个填空题练习,既可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又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把握。)
三、重点阅读,理解故事(学习3—5自然段)
1、出示发放表格,提出学习要求:阅读相关内容,完成表格填写。
谁 什么事 提出什么问题 怎么做 有什么发现(结论)
2、学习第一个故事:(1)抽读(2-3名同学),学生边听边勾画。(2)学生完成表格(提示抓住文中的语句)。(3)交流。(4)小结。
3、学习第二、三个故事。(1)学生按前面的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并完成表格,师巡视。(2)交流。
4、这些科学家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相机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探索,解决若干个问题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设计意图:深入学习三个科学发现的事例,通过阅读、填表格、交流、小结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三位科学家善于从普通事件中发现问题,并紧紧抓住问题不放,进行反复的实验研究,最后终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特点,从而理解作者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习时,教师先带领同学们重点学习第一个故事,然后再让他们自学第二、三个故事,是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学会学习。)
四、拓展延伸,渗透法制
1、可见,这种科学精神是多么的了不起。如果没有好奇,没有孜孜不倦的探索,一个下落的苹果怎么会跟著名的万有引力扯上关系,又怎么会有高产的粮食、快捷的汽车、翱翔的飞机,更不会有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边讲边配合相关图片的播放)。
2、敢于发问,敢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我国为了实现民族振兴、富民强国的中国梦,多年来,不仅大力提倡培育创新精神,还制定了若干法规条文加以明确规定,如《科学素质实施纲要》、《二十一世纪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将接过实现中国梦的重担,就必须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想创新,能创新的人,就应该自觉履行相应法规义务,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大家说是不是?
(设计意图: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引导,配合一些大家熟悉的故事、人物、重大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相机出示国家为促进国民创新素质的法规条文,让学生油然升起自觉履行法律法规,努力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
五、作业:
1、写写从课文学习中得到的启示及打算。
2、搜集生活中相关的事例。
(设计意图:通过写启示打算、搜集事例活动,让创新意识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想创新、敢创新的人。)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叶永烈:著名科普作家,作品《十万个为什么》
善于发问 见微知著
? !
追究根源 锲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