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虞美人》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虞美人》课件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0 07:4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猜猜他是谁
世人称他“谪仙人”
他号“青莲居士”
他曾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千古第一才女”是对她的礼赞;
“词家一大宗”是对她词作的认可;
她正是写下无数名篇,却仍“寻寻觅觅”的女词人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
生于七月七
卒于七月七
他是一位君主
更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是谁?



李煜
任务一:为什么一代帝王李煜会选择《虞美人》为词牌呢?(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违命侯。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写作背景
1、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变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虞美人”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2、虞美人成为著名词牌之一,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虞美人——词牌名
任务一:为什么一代帝王李煜会选择《虞美人》为词牌呢?(知人论世)
生死离别、悲歌
亡国之君、阶下之囚
了:了结,完结。
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旧宫殿。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君:作者自称。
春天的花和秋夜的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不知有多少?(软禁我的)小楼昨夜又吹来了春风,不忍回望那(依旧)被明月照耀的故国山河。
(南唐宫殿)雕饰的栏杆和白玉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宫女的容颜再没有原来的红润。若要问我(到底)有多少怨愁,正像一江(绵绵不绝的)春水滚滚向东奔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握情感
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应当是哪个字?

改改
任务二:诵读诗歌,体会全文的情感基调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
01
亡国之恨
02
离家之痛
03
思乡之苦
04
作者是如何表现“愁”的?
作者是 来写“愁”的?
如何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春花秋月,美景当前,谁人不爱,但作者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但他 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无尽无休的“春花秋月”反而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
  以乐景写哀景,以倍增其哀!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
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又东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月”积淀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包含着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
词的上阙中两次提到 的意象,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月的意象大致分为三类:
1、望月思乡 2、望月怀人 3、望月感怀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      
只 是 朱 颜 改
改变的只是“朱颜”吗
朱颜:日渐衰老,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
地位:一国之君为阶下之囚
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
2、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
3、巧用夸张,境界阔大,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4、结句以设问的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引人深省,又形象概括。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间多少愁人泪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间多少愁人泪
春花秋月
往事
小楼东风
故国
雕栏玉砌
朱颜改
自然永恒不变
人事变化无常
触景生情
移情入景
情景交融
意境

(哀叹)
(思念)
(物是人非)

(实)
(虚)
这首词到底是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比喻,设问等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情感真挚。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