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怀古诗雄浑苍凉、境界开阔的画面
2、理解词作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3、品味词的声韵美,思考此种寄托的生命感悟
教学重难点: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
请同学解释一下“旷世奇才”是什么意思?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旷世奇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宋四家”之一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余秋雨“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深夜半山,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环节一:朗读获得整体感知】
词是配乐而歌的,下面来听朗读,然后自己大声诵读。
整体感知:上片——写景
下片——咏史、抒怀
【环节二:上片解读】
(1)诗人情动而词发,通过想象创作了诗歌;读者披文入情,通过想象走进诗歌,去理解诗人。我们一起来看诗人创作了多少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蕴含了诗人什么情怀?
明确:词人由眼前的长江想到了历史的大河,由历史的大河想到了历史上曾经留下风光业绩的英雄豪杰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经过时间的淘洗有的熠熠生辉,有的消逝不见,让人振奋,也让人思索。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英雄豪杰逐一奔入眼底,意境开阔,气象雄浑,自然让人燃起怀古的思绪。接着词人目光一转,转向了故垒西边(旧时军队营垒的遗迹)。那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词人专注江崖的石头、惊涛骇浪进行横抹纵画,一个“乱”字写出了江边石头又多、又怪、又险峻;“穿”写出了高耸,直插云霄;波浪像受惊的野兽一般怒吼着,猛烈的冲向岸边,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水石相搏,浪花飞溅,波涛汹涌,好像卷起千堆万堆的白雪,雪的比喻写出了浪花的颜色。这比喻有声音,有色彩,有形态,有气势。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奇骏险巍、惊心动魄的境界,不由得随着词人想起那万马奔腾,险象环生的古战场。
(2)可是眼前的赤壁是曾经鏖战的赤壁吗?
明确:不是。
在《与范子丰书》里也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
这么做是为了引出周瑜,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文学上的一种创作手法,为了说明语言的严谨性,词人用了一个口语化的语句“人道是”。
(3)时间+人名+地名:三国周郎赤壁
三国是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周郎是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和一个时代连接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想见,这个人物对时代的影响。
周郎赤壁是人物和江山的并列,代表一种永恒。
周郎、周瑜与公瑾:
郎——对某种人的称呼。这个人年轻,爱慕之情蕴含其中。
公瑾——周瑜的字。称别人的字是对他的尊敬
周郎: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小结:东坡对周郎的赏识和推崇。
(4)苏轼怎么来到了赤鼻矶?(知人论世)
明确: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他(苏轼)调任江苏太湖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过分的话。六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话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七月底,苏轼被逮捕,押往京城接受审讯。当时,苏轼一心想着死,觉得自己连累了家人。他给苏辙写诗诀别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好在他朝中的好友范镇给宋神宗写信求情,说苏轼“实天下之奇才”。宋神宗其实也不想杀他,因此在坐了四个月的大牢后,苏轼获释,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过渡句)
【环节三:下片解读】
(1)下片展现了怎样的周瑜形象?
明确:雄姿英发、风流儒雅、运筹帷幄
(2)羽扇纶巾——儒士打扮,我们通常想到诸葛亮这个人物,周瑜是个武将,这样形容他合适吗?
明确:突出他的儒雅,说明周瑜不但有武略还有文韬。,所以才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间虽然只有三个字,却特别有表现力,面对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周瑜根本不放在心上,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羽扇一挥,那边就惨败了。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一定非常惨烈。
樯是桅杆,橹是摇船的桨,他们都是船的一部分,以部分代整体,这是借代修辞。灰飞烟灭写出曹操的惨败,灭的又快又干净,既是比喻又是夸张的修辞。
词人把这样两幅画面放在一起并列来看,突出了强烈的对比。
(3)探究:小乔初嫁了。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娶小乔时周瑜24岁,是在攻取皖城(公元214年)之后,不是在赤壁之战时。
补充:大乔嫁给了吴国君主的孙权的哥哥孙策,可以说周瑜与孙权是“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亲。”深得君王的信任和义重。我们要想到东坡和皇帝的关系。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词人想象如果周瑜神游故地,一定会笑话我多情吧。“多情应笑我”是个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应笑我多情”,多情是多愁善感,周瑜可能会笑我多愁善感,笑我早生华发。我们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比较。
周瑜 苏轼
34岁 47岁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待罪犯官)
功成名就 壮志难酬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家庭美满 妻子早逝
【环节四:情感探讨】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自己两鬓斑白,功业无成却还在那缅怀英雄,倾慕成功。把千古豪杰和自己比照一下,把自己的理想壮志跟眼前骨干的现实比照一下,词人不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慨。
(1)这种感慨是一种消极还是一种豁达呢?
明确:英雄豪杰被历史淘尽,自己的个人穷达又算得了什么呢。且让我一樽还酹江月吧。(豁达与豪迈)
“尊”是通假字,酒器。“酹”是凭吊,祭奠的意思。诗人举起酒杯,把一杯热酒撒向了被江月笼罩的江山,一切尽在不言中。
【环节五:总结】
纵观全词:
被贬郁愤而寄情山水一一看河山壮阔,思英雄辈出,油然感奋一一想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痛苦感伤一一人生如梦,心境豁然开朗一一一尊酹江月,内心趋于平静
可以说一曲大江东去就是苏轼的心灵纠结史。
大江东去壮景————千古风流人物————周瑜————词人
↓ ↓ ↓
背景衬托 衬托突出 对比衬托
镜头由远而近,逐渐往前拉,最后定格在词人身上,这种手法就是层层铺垫、衬托,可以说笔法极为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