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东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山东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0 22:2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一、选择题
1.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那些曾经被某种冠状病毒感染而患普通流行性感冒的人群,他们的体内有某些免疫细胞,能够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作用无论是在自然感染期间还是在接种疫苗后,都能够使他们对新冠病毒的抵御作用比其他人更强。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破坏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能会导致病毒失活
B. 人体内抗体抵御入侵人体的病毒体现了蛋白质的防御功能
C. 新冠病毒能被人体免疫细胞识别是因为其蛋白质空间结构具有特异性
D. 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8种
2. 《齐民要术》中指出“谷田必须岁易”,农谚有云“谷连谷,坐着哭”,均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只种谷子,其产量会逐年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谷子在生长期间从环境中吸收的C、H、O、N较多
B. 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矿质元素的需求是有差异的
C. “谷连谷,坐着哭”可能与土壤缺乏某些矿质元素有关
D. 水稻生长期间,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保持不变
3.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细胞,③水解成单体后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
B. ④和⑤都是储能物质,都能够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
C. 植物细胞壁中含有丰富的④和⑤
D. 几丁质是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
4. 营养均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长期以单一性的高蛋白、水果、蔬菜为主食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单一高蛋白饮食能给人体提供更多能量
B. 长期以绿色蔬菜为主食可能会引起能量供应不足
C. 血液中胆固醇高有诱发高血压的风险,不能摄食含有胆固醇的食物
D. 与矿泉水相比,喝碳酸饮料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5. 如图为某核酸分子部分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片段含有鸟嘌呤(G),因而是DNA
B. 该片段含有胸腺嘧啶(T),因而是RNA
C. 该核酸分子是脱氧核糖核酸,一般是单链结构
D. 在人体细胞中,该核酸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6. 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实验材料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向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
B. 通常选择苹果、番茄等含还原糖的材料,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C. 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切片染色后,选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D 若蛋白质因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则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7. 朊病毒是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生存的一类蛋白质。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PrP)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病变,PrP的构象有两种,即正常型和感染型,这两种PrP构象的比较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朊病毒蛋白 正常型 感染型
空间结构 以螺旋为主 以折叠为主
致病性 不致病 致病
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 相同
A. 在实验室中,可用特定的动物活细胞来培养朊病毒
B. PrP正常型与感染型的差异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关系
C. PrP的正常型与感染型的差异是由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造成的
D. 正常型与感染型的PrP的生物学功能是相同的
8. 某研究小组用菠菜叶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的流动方向代表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B. 代谢旺盛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得相对较快
C. 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的状态
D. 撕取菠菜叶的上表皮制成装片再观察
9. 如图是大肠杆菌的结构模式图,其中甲~丁是细胞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中
B. 乙是拟核,该部位有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C. 丙是液泡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等功能
D. 丁是细胞壁,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10.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nm的膜性小泡,在细胞间起信息交流的作用。外泌体具有膜结构,其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膜表面信号分子的直接作用、膜融合时内容物的胞内调节以及生物大分子活性成分的释放调节。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外泌体的形成可能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B. 与外泌体膜表面信号分子结合的受体是蛋白质
C. 温度变化会影响外泌体膜与靶膜融合的速率
D. 外泌体释放生物大分子活性成分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11. 下图表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可表示肝细胞内肝糖原水解产生的葡萄糖经血液运输到肌肉细胞并被利用的过程
B. 图乙可表示人体吞噬细胞识别侵入人体的细菌的过程
C. 图丙可表示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的过程
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细胞之间协作更加有序,形成一个整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2. 蓝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各种水体中、土壤中和部分生物的体内外,甚至在岩石表面和其他恶劣环境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踪迹,有“先锋生物”之美称。黑藻生长于淡水中,适合室内水体绿化,是装饰水族箱的良好材料。下列关于蓝细菌和黑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蓝细菌或黑藻在湖泊中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
B. 蓝细菌和黑藻都含有叶绿素,都是自养型生物
C. 蓝细菌和黑藻都含有细胞壁和核糖体等结构
D. 蓝细菌和黑藻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13. 下图是某生物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析上图可知,该生物细胞膜最可能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B. ①覆盖在细胞膜的表面构成了糖被,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C. ②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离子能自由通过②
D. 构成细胞膜的②能侧向自由移动
14. 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
B. h是高尔基体,广泛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
C. 大肠杆菌具有细胞膜,也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 图中具有双层膜的是a、d、e,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15. 如图是某细胞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结构可存在于酵母菌、大肠杆菌等细胞中
B. ②没有膜结构,破坏④会导致②的数量减少
C.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图示结构,⑤最清晰
D. ①和③两种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同
二、选择题
16. 物质甲、乙是生物体内的两种重要化合物,下表表示某小组对甲、乙两种物质的鉴定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 元素组成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组成单位
甲 C、H、O ① 砖红色 葡萄糖
乙 C、H、O、N等 双缩脲试剂 ② ③
A. 甲可能是蔗糖,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中都含有蔗糖
B. 试剂①与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都相同
C. 若②为紫色,则说明物质乙可能是蛋白质
D. 若乙是人体内的蛋白质,则③是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
17. 下图是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F为葡萄糖,则G在人体细胞中可能是糖原
B. 若G为RNA,则F包含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C. 若G具有运输、催化、信息传递等功能,则F可能是氨基酸
D. 若F为脱氧核苷酸,则G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18. 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所示)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种伞藻细胞都含有内质网和线粒体
B. 该实验能说明帽状体的形态可能受细胞核控制
C. 若再次切除帽状体,则长出的是伞形帽状体
D. 出现中间类型说明帽状体的形态不受核酸的控制
19. 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而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也不含信号序列。某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与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正常情况下和重组后,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没有信号序列则不能进入内质网
B. 该实验说明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有特异性
C. 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发挥生物功能不是必需的
D. 内质网蛋白都需要通过囊泡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20. 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其中“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由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原核细胞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的,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乙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原始真核细胞选择性地吞噬某些原始原核细胞,主要与其细胞膜上的磷脂有关
C. 线粒体内、外膜的功能不同,可能与线粒体内、外膜的来源不同有关
D. 线粒体的出现提高了细胞有氧呼吸的效率
三、非选择题
2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尿素与蛋白质结合后会引起蛋白质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又恢复原状,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能合成500多种蛋白质,不同种类蛋白质都至少含有元素______。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需要内质网的参与,内质网的功能是________。
(2)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除了尿素和酒精外,还包括________(答出两个)等。蛋白质变性后,其功能_______(填“不变”或“丧失”),原因是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分析,鸡蛋煮熟后更容易消化,原因是__________。
22. 如图是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①是核膜,由____________构成,能与②_____________直接相连,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2)结构③是遗传物质主要的载体,③是_____________,其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结构⑤与____________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结构④是核孔,不同类型的细胞核孔的数量不同,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____________(填“较多”、“相当”或“较少”),核孔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4)细胞核是真核细胞最重要的结构,请概述细胞核的功能:____________。
23. 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其原生质可向细胞周围任何方向流动,致使身体表面生出不定形的突起,称为伪足。下图表示变形虫伸出伪足吞噬细菌后,溶酶体形成和降解细菌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变形虫伸出伪足将细菌包围进而吞噬,依赖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变形虫的细胞膜能阻拦环境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反映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2)据图可知,结构甲形成的囊泡能形成初级溶酶体,进而发育成溶酶体。甲是_____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
(3)溶酶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细胞中,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____________,也能分解损伤及衰老的____________。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主要依赖于其含有的____________。
24. 种子中储藏着大量淀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这些有机物的含量差异很大。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图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油料种子中的脂肪是由______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糖类相比,脂肪作为储能物质的优点是______。
(2)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种子成熟时,积累脂肪的作用是______。油料种子成熟与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图中给出的依据是______。
(3)油料种子萌发初期,干重会先增加。结合图2和有机物的化学元素组成特点,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25. 蛋白质变性后,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乙醇(酒精)能否使蛋白质变性,设计了以下实验,已知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补充完整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大烧杯、乙醇、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等。
(1)实验步骤:
①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l mL蔗糖酶溶液;然后A试管中加1 mL蒸馏水,B试管中加_______;混匀后向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2 mL_________________,混合均匀后静置2 min。
②向两支试管中各加1 mL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并观察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醇能使蔗糖酶(蛋白质)变性。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醇不能使蔗糖酶(蛋白质)变性。
山东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答案版
一、选择题
1.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那些曾经被某种冠状病毒感染而患普通流行性感冒的人群,他们的体内有某些免疫细胞,能够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作用无论是在自然感染期间还是在接种疫苗后,都能够使他们对新冠病毒的抵御作用比其他人更强。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破坏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能会导致病毒失活
B. 人体内抗体抵御入侵人体的病毒体现了蛋白质的防御功能
C. 新冠病毒能被人体免疫细胞识别是因为其蛋白质空间结构具有特异性
D. 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8种
答案 D
2. 《齐民要术》中指出“谷田必须岁易”,农谚有云“谷连谷,坐着哭”,均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只种谷子,其产量会逐年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谷子在生长期间从环境中吸收的C、H、O、N较多
B. 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矿质元素的需求是有差异的
C. “谷连谷,坐着哭”可能与土壤缺乏某些矿质元素有关
D. 水稻生长期间,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保持不变
答案 D
3.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细胞,③水解成单体后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
B. ④和⑤都是储能物质,都能够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
C. 植物细胞壁中含有丰富的④和⑤
D. 几丁质是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
答案 D
4. 营养均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长期以单一性的高蛋白、水果、蔬菜为主食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单一高蛋白饮食能给人体提供更多能量
B. 长期以绿色蔬菜为主食可能会引起能量供应不足
C. 血液中胆固醇高有诱发高血压的风险,不能摄食含有胆固醇的食物
D. 与矿泉水相比,喝碳酸饮料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答案 B
5. 如图为某核酸分子部分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片段含有鸟嘌呤(G),因而是DNA
B. 该片段含有胸腺嘧啶(T),因而是RNA
C. 该核酸分子是脱氧核糖核酸,一般是单链结构
D. 在人体细胞中,该核酸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答案 D
6. 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实验材料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向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
B. 通常选择苹果、番茄等含还原糖的材料,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C. 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切片染色后,选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D 若蛋白质因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则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答案 C
7. 朊病毒是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生存的一类蛋白质。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PrP)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病变,PrP的构象有两种,即正常型和感染型,这两种PrP构象的比较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朊病毒蛋白 正常型 感染型
空间结构 以螺旋为主 以折叠为主
致病性 不致病 致病
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 相同
A. 在实验室中,可用特定的动物活细胞来培养朊病毒
B. PrP正常型与感染型的差异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关系
C. PrP的正常型与感染型的差异是由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造成的
D. 正常型与感染型的PrP的生物学功能是相同的
答案 D
8. 某研究小组用菠菜叶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的流动方向代表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B. 代谢旺盛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得相对较快
C. 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的状态
D. 撕取菠菜叶的上表皮制成装片再观察
答案 D
9. 如图是大肠杆菌的结构模式图,其中甲~丁是细胞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中
B. 乙是拟核,该部位有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C. 丙是液泡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等功能
D. 丁是细胞壁,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答案 C
10.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nm的膜性小泡,在细胞间起信息交流的作用。外泌体具有膜结构,其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膜表面信号分子的直接作用、膜融合时内容物的胞内调节以及生物大分子活性成分的释放调节。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外泌体的形成可能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B. 与外泌体膜表面信号分子结合的受体是蛋白质
C. 温度变化会影响外泌体膜与靶膜融合的速率
D. 外泌体释放生物大分子活性成分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D
11. 下图表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可表示肝细胞内肝糖原水解产生的葡萄糖经血液运输到肌肉细胞并被利用的过程
B. 图乙可表示人体吞噬细胞识别侵入人体的细菌的过程
C. 图丙可表示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的过程
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细胞之间协作更加有序,形成一个整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 A
12. 蓝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各种水体中、土壤中和部分生物的体内外,甚至在岩石表面和其他恶劣环境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踪迹,有“先锋生物”之美称。黑藻生长于淡水中,适合室内水体绿化,是装饰水族箱的良好材料。下列关于蓝细菌和黑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蓝细菌或黑藻在湖泊中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
B. 蓝细菌和黑藻都含有叶绿素,都是自养型生物
C. 蓝细菌和黑藻都含有细胞壁和核糖体等结构
D. 蓝细菌和黑藻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 A
13. 下图是某生物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析上图可知,该生物细胞膜最可能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B. ①覆盖在细胞膜的表面构成了糖被,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C. ②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离子能自由通过②
D. 构成细胞膜的②能侧向自由移动
答案 D
14. 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
B. h是高尔基体,广泛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
C. 大肠杆菌具有细胞膜,也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 图中具有双层膜的是a、d、e,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答案 C
15. 如图是某细胞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结构可存在于酵母菌、大肠杆菌等细胞中
B. ②没有膜结构,破坏④会导致②的数量减少
C.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图示结构,⑤最清晰
D. ①和③两种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同
答案 B
二、选择题
16. 物质甲、乙是生物体内的两种重要化合物,下表表示某小组对甲、乙两种物质的鉴定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 元素组成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组成单位
甲 C、H、O ① 砖红色 葡萄糖
乙 C、H、O、N等 双缩脲试剂 ② ③
A. 甲可能是蔗糖,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中都含有蔗糖
B. 试剂①与双缩脲试剂的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都相同
C. 若②为紫色,则说明物质乙可能是蛋白质
D. 若乙是人体内的蛋白质,则③是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
答案 ABD
17. 下图是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F为葡萄糖,则G在人体细胞中可能是糖原
B. 若G为RNA,则F包含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C. 若G具有运输、催化、信息传递等功能,则F可能是氨基酸
D. 若F为脱氧核苷酸,则G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答案 BD
18. 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所示)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种伞藻细胞都含有内质网和线粒体
B. 该实验能说明帽状体的形态可能受细胞核控制
C. 若再次切除帽状体,则长出的是伞形帽状体
D. 出现中间类型说明帽状体的形态不受核酸的控制
答案 D
19. 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而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也不含信号序列。某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与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正常情况下和重组后,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没有信号序列则不能进入内质网
B. 该实验说明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有特异性
C. 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发挥生物功能不是必需的
D. 内质网蛋白都需要通过囊泡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答案 BD
20. 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其中“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由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原核细胞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的,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乙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原始真核细胞选择性地吞噬某些原始原核细胞,主要与其细胞膜上的磷脂有关
C. 线粒体内、外膜的功能不同,可能与线粒体内、外膜的来源不同有关
D. 线粒体的出现提高了细胞有氧呼吸的效率
答案 ACD
三、非选择题
2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尿素与蛋白质结合后会引起蛋白质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又恢复原状,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能合成500多种蛋白质,不同种类蛋白质都至少含有元素______。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需要内质网的参与,内质网的功能是________。
(2)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除了尿素和酒精外,还包括________(答出两个)等。蛋白质变性后,其功能_______(填“不变”或“丧失”),原因是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分析,鸡蛋煮熟后更容易消化,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①. C、H、O、N ②.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及运输通道
(2) ①. 高温、酸、碱、重金属盐 ②. 丧失 ③. 蛋白质发挥特定的功能依赖其独特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3)鸡蛋煮熟后其蛋白质变性,肽链伸展开来,容易被消化、降解
22. 如图是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①是核膜,由____________构成,能与②_____________直接相连,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2)结构③是遗传物质主要的载体,③是_____________,其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结构⑤与____________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结构④是核孔,不同类型的细胞核孔的数量不同,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____________(填“较多”、“相当”或“较少”),核孔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4)细胞核是真核细胞最重要的结构,请概述细胞核的功能: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 外层核膜和内层核膜(或双层核膜) ②. 内质网
(2) ①. 染色质(染色体) ②. DNA和蛋白质 ③. 某种RNA
(3) ①. 较多 ②. 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4)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3. 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其原生质可向细胞周围任何方向流动,致使身体表面生出不定形的突起,称为伪足。下图表示变形虫伸出伪足吞噬细菌后,溶酶体形成和降解细菌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变形虫伸出伪足将细菌包围进而吞噬,依赖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变形虫的细胞膜能阻拦环境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反映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2)据图可知,结构甲形成的囊泡能形成初级溶酶体,进而发育成溶酶体。甲是_____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
(3)溶酶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细胞中,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____________,也能分解损伤及衰老的____________。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主要依赖于其含有的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 流动性 ②.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 ①. 高尔基体 ②.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类以及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3) ①. 动物 ②. 细菌或病毒 ③. 细胞器 ④. 多种水解酶
24. 种子中储藏着大量淀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这些有机物的含量差异很大。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图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油料种子中的脂肪是由______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糖类相比,脂肪作为储能物质的优点是______。
(2)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种子成熟时,积累脂肪的作用是______。油料种子成熟与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图中给出的依据是______。
(3)油料种子萌发初期,干重会先增加。结合图2和有机物的化学元素组成特点,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 (1) ①. 脂肪酸和甘油(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 ②. 相同质量时,脂肪储存的能量多
(2) ①. 糖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多 ②. 作为种子良好的储能物质 ③. 两者的含量变化相反
(3)糖类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萌发初期大量脂肪转变为葡萄糖和蔗糖,导致种子干重增加
25. 蛋白质变性后,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乙醇(酒精)能否使蛋白质变性,设计了以下实验,已知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补充完整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大烧杯、乙醇、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等。
(1)实验步骤:
①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l mL蔗糖酶溶液;然后A试管中加1 mL蒸馏水,B试管中加_______;混匀后向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2 mL_________________,混合均匀后静置2 min。
②向两支试管中各加1 mL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并观察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醇能使蔗糖酶(蛋白质)变性。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醇不能使蔗糖酶(蛋白质)变性。
答案 (1) ①. 1mL乙醇 ②. 蔗糖溶液 ③. 斐林试剂 ④. 水浴加热(或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2) ①. A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 ②. A、B试管均出现砖红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