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选择性 必修一 期末总复习题(四)(有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2.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4.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5.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⑥
6.①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
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甲 乙
丙 丁
7.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甲→丁 D.丙→甲→丁→乙
8.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
A.非洲刚果盆地 B.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
C.我国黄土高原 D.加拿大拉布拉多高原
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③—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北风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图示季节 ( )
A.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 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1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B季风的风向是东北风
C.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D.此时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下图为我国新疆某年某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湖泊水 B.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14. 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冬季降雪量过大 B.春夏季气温过低 C.夏季降水量偏多 D.夏季融水量过大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该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1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B.②洋流附近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C.③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④洋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交换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18.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下图是“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从a-b-c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20.对e处自然带的解释及影响主要因素正确的是( )
A.非地带性—地形 B.纬度地带性—热量
C.垂直地带性—地形 D.经度地带性—水分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热量带)。
(3)比较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和线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
(4)比较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从早到晚排列)_______________。
(5)上图为 _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光照示意图,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昼夜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6)甲点此刻为 _______点,此刻太阳高度为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3分)
(7)丙点此刻为__________ 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乙点昼长__________ 小时。
22.下图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向斜的是______,属于背斜的是______,属于地垒的是______,背斜一般情况下形成山地,但是也会形成谷地,其原因_______。
(2)若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则向斜的判断方法_______。
(3)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_______,它常形成平原或裂谷带,如我国陕西____平原。
(4)石油储存于哪种地质构造_______可能存在地下水的地质构造______,若地质要开凿通过隧道则应选择的地质构造_______。
23 .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图示信息,从天气系统名称、锋面雨带位置、锋面雨带范围等方面比较LX和LY所示锋面系统的差异。并绘制出两者沿AB一线的锋面示意图来表现其差异性。
(3)如果12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L移动至B地东部,分析在此期间B地的天气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24.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A、C两地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依据图中洋流信息说明原因。
(2)D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 。在图中用箭头画出该洋流流向。深受该洋流影响的气候是__________ 气候。
(3)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4)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和秘鲁渔场为世界四大渔场,其中纽芬兰渔场曾流传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纽芬兰渔场的成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秘鲁渔场的成因,应选__________ (选择填空)。
25.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假若上图表示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填出相关内容。
(2)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从以上例子看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2019) 选择性 必修一 期末总复习题(四)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C此题考查自转的速度。全球自转角速度为15°/1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没有角速度和线速度。A、B、C角速度相等,纬度低到高为A、B、C,故A、B、C线速度为A>B>C。故选C。
2.C .此题考查日界线。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据此和题意,判断(如图):
0时经线为90°W,A点(0°)为6:00点(东加西减。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选C。
3.A 根据二十四节气图可知,惊蛰是春分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故A项正确。麦熟一晌反映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东风不倒反映的是夏季多雨;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反映的是秋季。
4.C 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这两个节气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线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项正确。寒露是秋分之后15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15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寒露与清明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这两天,一天的昼长应该等于另一天的夜长,A项错误;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昼长更短,日出时间应该更晚,则B项错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故D项错误。
5. C 通过地层剖面图考查了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从图中可知该区域发生过岩浆活动,岩浆上升时穿透破坏了⑥④③②岩层,由此可知此处最先形成了⑥④③②各层,其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因而最晚形成的应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①⑤岩层。
6 B ①处岩石是岩浆喷发到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喷出岩,因岩浆喷出时,大量挥发性物质从中溢出的,因而有许多气孔构造;C 项由方解石组成岩石是大理岩,按成因分类属于变质岩;而选项 AD 都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
7.C 风化作用时间越长,地表岩石越破碎。乙→丙→甲→丁能够反映因表层和内部温度差异变化引起岩石胀缩不均而崩解的过程,C项正确。
8.B 干旱的热带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岩石最易崩解。四个选项中,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9.B 根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和PQ两风带的风向,可判定M为高压带,且两侧的风向不同,故判断为副热带高压带,且风向向右偏,判断M表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10.C 读图,根据图中纬度可以判断气压带、风带名称,根据图中风向判断是北半球。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不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A错。⑤是低纬信风带,北半球的信风带是东北风,B错。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冷暖空气运动在这里相遇形成,C对。⑥是中纬西风带,北半球的西风带是西南风,D错。
11.A 据图可知,东亚地区主要吹东南风,南亚吹西南风,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是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热低压,被印度低压控制,A正确。亚欧大陆上的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B错误。
亚洲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C错误。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D错误。故选A。
12.C A季风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A错误。
B.风向则是风的来向,B季风的风向是西南风,故B错误。
C.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是夏季,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故C正确。
D.我国冬季多受寒潮影响,而此时为夏季,故D错误。
13 .C 该河流在我国新疆,河流水量大的时期是 3~5 月,判断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变化小: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6~9月;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
14. A 该河流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冬季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径流。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说明冬季降雪量偏大.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后形成的径流量较大。
15.B 根据图中纬度信息可知,该海域位于中低纬度,CD错;图中大洋环流呈逆时针,应属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的大洋环流模式,A错,B正确,故选B。
16.C ①处渔场的形成与离岸风导致的上升补偿流有关,A错;②洋流属于暖流,加之所处纬度较低,缺少水汽凝结的降温条件,该洋流附近海雾较少,B错;③洋流属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C正确;④洋流为西风漂流,几乎环绕整个地球,不利于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交换,D错。故选C。
17.A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一个要素的变化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A。
18.C 由于植被砍伐而导致蒸腾作用减弱,A错误;则降水量减少,B错误;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正确。故选C。
19.B自然带a-b-c的变化(对应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呈现出自然带南北方向上的更替,主导因素为热量,故选B。
20.A结合该地区地理位置和右边区域放大图:e处由于西侧高大山脉阻挡,气流下沉,气候干旱,形成荒漠景观,属于地形因素产生的非地带性现象,故选A。
二、综合题:
21.(1)东南,东北 (2)东,中,北温带
(3)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4) 乙丙丁甲
(5)6,22,慢,8,昼长夜短 (6)6,0, 66°34′
(7)10,68°26′,16
【解析】
(1)图中显示上方是北极,甲在乙的右侧,下方所以说甲在乙的东南方向,丙在丁的上方、右侧,所以说丙在丁的东北方向。
(2)图中显示出12条经线,所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丙地位于180°经线西侧30°,经度为150°E,属于东半球,丙地纬度为45°N,属于中纬度,北温带。
(3)地球表面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丁,线速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丁。
(4)图中显示北极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所以图示这一天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从早到晚排列乙丙丁甲。
(5) 上图显示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现象,应为6月22日前后光照示意图,距离7月初远日点较近,所以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图中显示甲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还可以从图中读出甲地经度为90°E(东六区),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为8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京昼长夜短。
(6)图中显示甲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甲点此刻为6:00,此刻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太阳高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66°34′。
(7)图中显示甲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丙点与甲地的经度差为60°,且位于甲地东方,所以丙地比甲地早4小时,此刻为10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45°-23°26′)=)68°26′,甲乙两地同在晨线上,说明两地同时日出,乙点地方时比甲地晚2小时,所以乙地的日出时间为(6-2=)4:00,所以乙地的昼长(12:00-4:00)×2=16小时。
22.(1)① 、②、 ③ 原因背斜顶部张裂易受侵蚀而形成谷地。
(2) 向斜的判断方法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3)地堑 、渭河平原。
(4)背斜 、向斜 、背斜
23. (1)北半球,四周水平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水平方向气流向右偏转)
(2)
LX LY
天气系统名称 冷锋 暖锋
锋面雨带位置 锋后 锋前
锋面雨带范围 较小 较大
(3)气压变化: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气温变化:从暖锋锋前移动到冷锋锋后,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降水变化:降水先增多后减少。
风向变化: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风向从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
【解析】
第(1)题,根据风向偏转判断半球位置。第(2)题,图示低压槽附近气流趋势显示,LX(低压槽)形成冷锋,LY(低压槽)形成暖锋。第(3)题,B地由位于暖锋锋前变为位于冷锋锋后。
24.(1)A地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影响,气候寒冷,C地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2)北大西洋暖流 画图略。 温带海洋性
(3)有利影响:顺流可节省时间、成本;不利影响:可能遭遇冰山,或在纽芬兰岛附近遇到海雾。
(4)寒暖流交汇,带来营养物质 B
【解析】
(1)图中A地受拉布拉多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影响,气候寒冷,C地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故A、C两地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2)D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深受该洋流影响的是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3)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一路顺洋流航行,节省时间、成本;但是途中可能遭遇冰山,或在纽芬兰岛附近遇到海雾,不利于航行。(4)纽芬兰渔场的成因是寒暖流交汇,带来营养物质;秘鲁渔场的成因是表层海水离岸运动,上升流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25.(1)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少,大;少,戈壁砾漠;有机质含量少,稀少
(2)植被多遭破坏,加速了流水的侵蚀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解析】
(1)若上图表示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则西北地区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水少,地貌以戈壁砾漠景观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物稀少,以荒漠为主。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因为植被多遭破坏,水流速度快,加速了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形成的。
(3)两个表现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