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1 08:3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目标】
①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②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
③明白隋朝灭亡带来的启示。
【自主学习】
一、隋的统一
你知道右图是哪位皇帝吗?他建立了什么朝代?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治国措施?成效如何?
1.建立:581年,________建立隋朝,以________为都城,________就是隋文帝。
2.统一: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________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巩固
(1)措施:①经济上:编订________,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上:加强____________,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____________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_______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皇帝:________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概况
三点 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中心是________
四段 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 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全长 ________多千米
  4.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______________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1)创建:________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确立: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
(2)科举制成为历朝____________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1.背景
(1)________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2.灭亡:__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关联知识挖掘
开通大运河与隋朝灭亡之间的关系:605年,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始开凿大运河,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妙招助学助记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两位皇帝:隋文帝,建立隋朝,统一全国,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创立进士科,残暴统治导致隋朝灭亡。
三个时间: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
三大成就:统一全国;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开通大运河
史 料 在 线
史料一 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史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史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论 从 史 出
阅读史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感悟提升
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
(1)都是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统一的王朝。
(2)都实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改革,如秦朝建立的郡县制、隋朝开创的科举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都有举世闻名的大型工程,如秦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4)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而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如陈胜、吴广起义和隋末农民起义。
(5)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探究点二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史 料 在 线
史料一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摭言》
史料二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才德突出的人),咸出于是。
——《选举志》
论 从 史 出
(1)读史料一,唐太宗为什么会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史料二中“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分别说明了什么?
(3)结合上述史料,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知识延伸
对科举制的认识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为想要入仕为官的学子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课堂小结                   
课外链接
科举考试的步骤
步骤 方式 第一名
童试 童试是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唐、宋时期称县试,赴考者叫作童生,考中之后称秀才 案首
乡试 乡试在省城进行,各地秀才云集,一争高低,考中之后称举人,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解元
会试 会试在京城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 会元
殿试 殿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考试者是贡生 状元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的第一章的标题是: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
A.王莽 B.杨坚 C.杨广 D.李渊
2.山西省实验中学期中测试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标志分别是(  )
A.581年 隋灭北周 B.589年 隋灭陈C.605年 隋灭北周 D.605年 隋灭陈
3.《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
A.崇尚节俭 B.重视农业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
4.山西农大附属中学期末检测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使两大流域逐渐融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巩固隋朝的统一
5.有人这样赞美隋朝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来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6.隋朝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促进边疆经济的开发 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7.山西省太原五中统考科举制始于隋朝,成为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下列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8.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它正式形成于(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
9.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治(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某校四位同学归纳分析了四种主要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乙同学: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C.丙同学:宦官专权外戚临朝D.丁同学: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二、非选择题
10.“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富甲天下】
材料一
隋初 隋文帝末年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A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B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C
材料二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1)阅读材料一,将A、B、C的相应内容写在下面。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原因。
【贯通南北】
(3)阅读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它的四段: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起止点与中心点:E.________。G.________。F.________。
(4)如果你是隋朝的民工、商人,对隋朝开凿的这条运河你分别会有什么感想?
1教师详解详析
【自主学习】
一 1.杨坚 长安 杨坚
2.589 
3.长期分裂
4.户籍 中央集权 人口数量
二 1.南北交通 
2.隋炀帝
3.涿郡 余杭 洛阳 2700 
4.南北地区
三 1.隋文帝 进士科
2.选官 教育 选拔官吏
四 1.隋炀帝 
2.618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不恤民力,是其暴政的表现。
探究点二 (1)唐太宗认为通过科举制,天下有真才实学的人都能够入仕为官,人才都能被收罗进来。
(2)“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说明科举制推动了社会读书风气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说明许多人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官场,官员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当堂检测】
1.B [解析]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故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
2.B
3.A [解析] 由题干材料“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可知,隋文帝崇尚节俭。隋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他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崇尚节俭,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4.C 5.D
6.B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知,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故选B。
7.B
8.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B [解析] 秦的暴政引发秦末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隋炀帝的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最后隋朝灭亡。
10.(1)A.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B.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C.粮仓愈加丰实。
(2)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涿郡 余杭 洛阳
(4)民工:徭役负担过重。商人:外出经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