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小明、小红学习了电学的知识后,有了以下对话,其中正确的有( )
A. 小明:家里的电灯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B. 小红: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
C. 小明:把三脚插头最上面一个脚弄断后,插入两孔插座一样能安全地使用
D. 小红:用试电笔检测电路时,只有站在干燥的木凳上才能避免触电
2.安装照明电路时,发现开关一闭合,保险丝马上熔断,原因可能是( )
A. 灯泡里的钨丝断了
B. 开关接触不良
C. 开关内两接线柱短路
D. 灯头里两接线柱短路
3.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站在绝缘的木凳上修电灯就可以用双手同时分别接触两根电线
B. 高压电线落在地上后绝对不能靠近它
C. 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把触电的人拉开
D. 原来的保险丝经常熔断,不查原因就换上粗的
4.电工站在干燥的椅子上检修电路,下列情况中肯定不安全的是( )
A. 一手接触到火线
B. 两只手都接触到火线
C. 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到水泥墙壁
D. 一只手接触零线,另一只手接触到水泥墙壁
5.如图所示,有关测电笔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
B. 使用时手可以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部位
C. 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火线
D. 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
6.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干电池的正极与正极相连
B. 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也能燃烧
C. 实验中铝箔纸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7.如图所示,电路中打“×”处表示断路之处,若开关闭合后,用测电笔测试电路中a、b、c、d四点时,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的点是( )
A.a
B.a、b
C.a、b、c
D.a、b、c、d
8.下列做法中容易发生危险的是( )
A.
B.
C.
D.
9.家庭电路中的短路是指( )
A. 线路很短的电路
B. 所有用电器都断开的电路
C. 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碰线的电路
D. 某一个插座直接被导线接通的电路
10.如图是家庭电路简图,两个灯泡均标有“220 V,100 W”,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图中甲的位置应安装电能表
B. 电灯与插座之间是并联的
C. 电灯与开关应串联,且开关控制连接火线的一端
D. 保险丝熔断后在短时间内可以用铜丝代替
11.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的目的( )
A. 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B.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自动切断电路
C. 在某用电器外壳带电时自动切断电路
D. 在电路上电阻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12.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氖管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丝断了
B. 灯泡短路
C. 开关接触不良
D. 插座短路
13.家庭电路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是指( )
A. 电路中用电器增多
B. 电路中消耗的实际总功率大于额定总功率
C. 使用较大功率的用电器
D. 家庭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增多
14.有关试电笔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氖管发光时试电笔接触的是零线
B. 使用时手不可以接触试电笔笔尖
C. 试电笔只能用来辨别零线和火线
D. 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
15.如图所示,使用测电笔的握笔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以上用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夏季为避免遭受雷击,一定要在高大建筑上安装________.如何防雷再举一例________.
17.阳光中学积极开展STS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到社区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在学生自制的展板上有如图所示的两幅宣传画,请你为它配上解说词:
图(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安装了漏电保护器的家庭电路.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通过图中________(选填“A、B”或“A、C”)两处的电流不相等(即发生漏电)时,会迅速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当家电维修人员在图中C处不慎触电时,漏电保护器________(填“会”或“不会”)切断电路.若人体电阻为10 kΩ,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____mA.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9.认识短路的危害
设计实验
目的:认识短路的危害
器材:低压电源(直流6 V)、开关、额定电流为1 A的保险丝、额定电压为6 V的灯泡、
导线、电流表(演示电流表,0~5 A档)
进行实验
(1)在图中,CD间接上一段保险丝,AB间接入电流表,其它部分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
(2)当开关闭合时,灯泡________(填“发光”或“不发光”),电流表________(填“有”或“无”)示数.
(3)断开开关,在B、D间接一根粗铜丝,当闭合开关的瞬间,你将会观察到________
A.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较大的幅度,保险丝也随即熔断
B.电流表的指针无示数,保险丝不会熔断
C.电流表读数稳定不变,灯泡正常发光
D.电流表读数稳定不变,灯泡不亮
分析论证
B、D间接入铜丝时,灯泡被短路.根据欧姆定律知道,闭合开关的瞬间,线路中的电流________,通过保险丝和导线的电流________,但是保险丝的电阻比导线大很多,在电流相同时,导体的电功率跟电阻成________比,所以保险丝的电功率比铜丝的电功率大得多,使保险丝的温度升高,这实际是我们学过的电流的________效应.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0.在用电高峰时,我们会发现家庭电路中的白炽灯比正常发光时要暗一些,同学们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如图供电电源的电压始终是220 V,当用户的总功率是8.6 KW时,用户实际得到的电压是215 V.试求:
(1)此时,标有“220 V 100 W”的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是多少?分析灯泡的亮度将如何变化?
(2)当用户的总功率是8.6 KW时,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多少?输电线的电阻是多少?在3 h内输电线上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21.炎炎夏日即将来临,明明家新购置了一台1 kW的空调.已知他家原有用电器的总功率是1 020 W,电能表上标有“220 V 10 A”的字样.请你通过计算说明:
(1)使用这台空调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明明家的电路是否允许安装这样一台空调?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家里的电灯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更安全.此选项错误;
B、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此选项正确;
C、把三脚插头最上面一个脚弄断后,插入两孔插座使用,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此选项错误;
D、用试电笔检测电路时,只要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不接触笔尖金属体,站在地上使用也是安全的.此选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A、灯泡里的钨丝断了属于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保险丝不会熔断;
B、开关接触不良属于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保险丝不会熔断;
C、开关短路相当于开关闭合,保险丝不会熔断.
D、灯座短路,会造成电路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
3.【答案】B
【解析】A、站在绝缘的木凳上修电灯不可以用双手同时分别接触两根电线,会造成双线触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高压电线落在地上后绝对不能靠近它,否则会造成高压电弧触电,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发现有人触电千万不能直接把触电的人拉开,否则自己也会触电,应该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把电线跳开再救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保险丝经常熔断,应该检查原因,不能不查原因就换上粗的,那样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不会熔断,起不到保护电器的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4.【答案】C
【解析】A、电工站在干燥的椅子上一手接触到火线,电流无法形成回路,不会造成触电,故不合题意;
B、电工站在干燥的椅子上两只手都接触到火线,电流无法形成回路,不会造成触电,故不合题意;
C、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到水泥墙壁,在火线、人体、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造成触电,是不安全的,符合题意;
D、一只手接触零线,另一只手接触到水泥墙壁,没有电流流过人体,不会造成触电,故不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AC、当测电笔笔尖接触插孔时,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时说明接触的是零线,故A错误,C正确.
BD、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若接触则会触电),所以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是导体,故BD错误.
6.【答案】D
【解析】A、要连通电路应将电源的正、负极接入电路中,故A错误;
B、普通纸是绝缘体,所以此实验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不能燃烧,故B错误;
C、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铝箔纸是导体,用它把电源正负极连接,由于电流热效应而发热.短路由于电流过大也会产生过多热,故D正确.
7.【答案】C
【解析】将测电笔的笔尖接触a处,直接接在火线上,氖管发光;将测电笔的笔尖接触b处,通过闭合的开关和导线接在火线上,氖管发光;将测电笔的笔尖接触c处,通过灯丝、闭合的开关和导线接在火线上,氖管发光;将测电笔的笔尖接触d处,下面是断路,笔尖直接接在零线上,氖管不发光.
8.【答案】B
【解析】A、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方法,笔尖接触检测的导线,笔尾接触手,才能检测导线是零线还是火线.不会发生危险;
B、高压线下钓鱼,鱼线很容易接触到高压线,会发生触电.容易发生危险;
C、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不会发生危险;
D、发现有人触电后首先切断电源,把触电者拉离电源,因人体是导体,可避免救助者间接触电事故.不会发生危险.
9.【答案】D
【解析】A、线路很短的电路不是短路,故错误;
B、所有用电器都断开的电路是开路,故错误;
C、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碰线的电路,即此时开关失去了控制作用,但没有发生短路;故错误;
D、某一个插座直接被导线接通的电路,其火线和零线直接连在一起,该现象称为短路,故正确;
10.【答案】D
【解析】A、家庭电路中,进户线应先进入电能表.故图中甲的位置应安装电能表,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电灯与插座之间是并联的,这样工作时才会互不影响,故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电灯与开关应串联,且开关控制连接火线的一端,故C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保险丝熔断后如果用铜丝代替,则不能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11.【答案】A
【解析】保险丝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电流通过时,保险丝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因此选项B、C、D的说法不正确.
12.【答案】A
【解析】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说明右孔连接的是火线,电路连接正常;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氖管不发光,说明在A、B两点之间出现了断路,可能灯丝断了.
13.【答案】B
【解析】用电器工作在额定电压时的功率为额定功率;而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功率为实际功率;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取决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因此家庭电路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是指电路中消耗的实际总功率大于额定总功率.
14.【答案】B
【解析】A、氖管发光时试电笔接触的是火线,故A错;
DB、在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火线或零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但绝不可接触试电笔笔尖,故B、D错正确;
C、平时试电笔还可以用来判断直流电的正负极,判别交流电和直流电.
15.【答案】A
【解析】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被检测的导线,如果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时,笔尖无论接触火线还是零线,氖管都不发光,所以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氖管发光时接触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时接触的是零线.
16.【答案】避雷针 不在大树下避雨
【解析】(1)高大建筑物的里里外外都有金属,如不加避雷针,闪电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击中建筑物顶端的金属物体,从而放电,这样会损坏建筑物.故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2)如果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为了避免遭雷击,就不在大树下避雨,不在湖里游泳等.
17.【答案】不要用湿手扳开关、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
有人触电时,要先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
【解析】甲图:因为水是导体,并且具有流动性,一旦与火线相连,人就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开关、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
乙图: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必须先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再施救,否则施救者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18.【答案】A、B 会 22
19.【答案】(2)发光 有 (3)A 很大 相同 正 热
20.【答案】解:(1)灯泡的电阻为R===484 Ω,
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实===95.5 W,
因为P实<P额
所以灯泡亮度将变暗.
(2)通过输电线的电流为I===40 A,
由于输电线与用户是串联,所以电流相等,
输电线两端的电压为U线=220 V-215 V=5 V,
输电线的电阻为R线===0.125 Ω,
输电线上消耗的电能为W线=U线It=5 V×40 A×3×3 600 s=2.16×106J.
答:灯的实际功率95.5 W,灯泡亮度将变暗;输电线的电流40 A,电阻0.125 Ω,消耗的电能2.16×106J.
【解析】(1)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R=求出灯泡的电阻,再根据P=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分析灯泡亮度的变化.
(2)根据I=求出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求出输电线分得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输电线的电阻,最后根据W=UIt求出在3 h内输电线上消耗的电能.
21.【答案】解:(1)由P=UI可得,使用这台空调时通过的电流:
I1==≈4.55 A;
(2)电能表允许家用电器同时工作的最大功率
P=UI=220 V×10 A=2 200 W,
因P>P1+P2=1×103W+1 020 W=2 020 W,
所有,明明家的电路允许安装这样一台空调.
答:(1)使用这台空调时,通过它的电流是4.55 A;
(2)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明明家的电路允许安装这样一台空调.
【解析】(1)根据P=UI求出空调使用时通过的电流;
(2)由电能表的参数可知正常工作电压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P=UI求出允许家用电器同时工作的最大功率,然后与所有家用电器的总功率相比较,然后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