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机械与功 (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机械与功 (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0 09:2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机械与功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C.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D.推着小车前进
2.皮划艇是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比赛中运动员一手撑住桨柄的末端(视为 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桨为费力杠杆,为减小划桨的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
B.桨为省力杠杆,为减小划桨的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
C.桨为省力杠杆,为省距离,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
D.桨为费力杠杆,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
3.下面关于功率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B.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
C.做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D.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多,功率越大
4.如图所示的各种用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B.
C. D.
5.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功率越大,做功时间越短
C.做功本领越大,功率越大
D.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6.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甲、乙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同时到达B、D点。甲先后经过A、B两点且OA=AB。乙先后经过C、D两点且所用时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甲通过OA段重力做功比AB段重力做功多
B.小球甲通过OA段重力做功比AB段重力做功快
C.小球乙通过PC段重力做功比CD段重力做功快
D.若甲、乙质量相同,分别到达B、D点时重力做功相同
7.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建树枝时,常把手尽量远离剪刀轴,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大阻力臂更省力
B.减小阻力臂更省力
C.增大动力臂更省力
D.减小动力臂更省力
8.如图所示滑轮组,实心均匀正方体A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边长为1dm,密度为1×103kg/m3,动滑轮总重为2N,若使A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刚好为0,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忽略滑轮的摩擦和绳重)
A.2 N B.3 N C.4 N D.5N
9.如图甲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受到水平力F作用时,开始计时,F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在0-6s时间内,力F方向水平向右,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0-6s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4~6s时间内,力F做功的功率为16W
B.若在第6s末开始施加水平向左,大小为6N的力F,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6N,物体将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加速直线运动
C.若在第6s末开始施加水平向左,大小为6N的力F,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2N,物体将先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在水平面上
D.若在第6s末开始施加水平向左,大小为6N的力F,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先为10N,物体先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减速运动,然后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2N,再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加速运动
10.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举起杠铃
B.用力推石头
C.冰壶离手后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
D.背着背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1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用300N的力将重500N的物体匀速升高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B.动滑轮重为200N
C.若采用轻质滑轮完成原任务,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D.若用该滑轮组提升更重的货物,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12.如图杠杆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 、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不计杠杆重力,则、的关系为
A. B.
C. D.无法判断
13.如图,水平地面ABOCD,以O点为界,AO段是一种材质, OD段是另一种材质。细线一端系在物体上,绕过滑轮,另一端系在墙上,拉滑轮的水平力F恒为8N,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物体经点开始计时,此后各段路程及用时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区间 AB BO OC CD
距离 2m 2m 3m 5m
耗时 1s 1s 1s 1s
A.AB区间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B.AD区间拉力F做的总功为48J
C.OD区间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变小
D.OD区间拉力F的功率为32W
14.图中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杠的是
A.起子 B.核桃夹
C.钳子 D.食品夹
15.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提升物体B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2。已知工人的质量为65kg,物体A的质量为90kg,物体B的质量为50kg。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压力F1为60N B.F1与F2之比为1∶5
C.动滑轮质量为200kg D.提升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16.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
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 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
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 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
二、填空题
17.起重机以的速度将重的重物匀速提高,起重机做功________,它的功率是________.
18.如图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AC=CD=DB,左端重物G=12N.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____(选填“C”或“D”)点翻转,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的最小值F1=___N,最大值F2=___N.(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19.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
(1)如图甲,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下按压扶把的力为F1,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则支点是_______(写出字母);前轮超过A后,当后轮又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的力为F2,这时支点是_______。且前、后两次手所施力F1_______F2;
(2)图乙中AB是设计师为手推车设计的两种轮子的示意图(OO'为轮子的转向轴线,a为轮子的滚动转轴),如果你来选用,你会选用______作为手推车的转向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西安市未雨绸缪、科学决策,在2020年2月中旬建成西安“火神山医院”——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如图甲所示是该医院建造过程中工地上一台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整车质量约为,起重时汽车与地面接触总面积约为。该车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乙所示,汽车起重机将重为的重物以的速度匀速提升,且作用在钢丝绳自由端C处的拉力为,动滑轮重为,汽车起重机在水平地面上吊起重为的重物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钢丝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所做的额外功是______J。其他条件不变,若提升物重变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g取)
三、综合题
21.小明想估测书包重力,现有细绳、轻质的长硬棒、刻度尺、一瓶的水,空瓶的质量忽略不计.
(1)这瓶水的质量__________,重力__________.()
(2)手提细绳如图,若硬棒水平静止.在图中标示需要测量的长度用和表示._____
(3)书包的重力约为__________(用上述求得及所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若测量中硬棒挂书包左端下沉,你有什么办法让硬棒恢复水平平衡?__________.
22.如图甲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底端拉进车厢.货物移动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此期间,工人拉这箱货物沿斜面匀速运动时的拉力为594 N,此斜面的长为5 m,高为1 m,这箱货物重为1 500 N.
(1) 0~5 s内,这箱货物处于__________状态,工人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J.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___________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物体G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0N.
(1)在拉力F1的作用下使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0.5m,求拉力F1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2)若将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2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1m,此时拉力F2的大小恰为20N,求拉力F2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4.图所示,用10N的力握住重为5N的矿泉水瓶,使矿泉水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再将握力增大至20N,此时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为用羊角锤拔钉子的情景,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羊角锤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D
6.D
7.C
8.B
9.D
10.A
11.A
12.C
13.B
14.D
15.B
16.B
17.
18.D 6 24
19.C B F1>F2 B 轮子相对地面横向摩擦力有力臂,可以使轮子绕转向轴OO'
20. 93.75% 变大
21. 0.5 5N 把水瓶向右移动一点
22.静止 0 118.8W 50.5%
23.(1) 20 J. (2) 20 J. (3)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使用斜面不能省功.
24.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