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0 22:2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达标测试卷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面粉 C.氯化钠 D.酒精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3、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降温、加压 B.升温、加压 C.降温、减压 D.升温、减压
4、如图所示,向小试管内的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液面a降b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食盐
5、下列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有关固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D.20℃时,30克硝酸钾能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克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时都有晶体析出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D.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8、若要研究温度对蔗糖溶解快慢的影响,应对比(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9、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与溶液同样稳定
C.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10、“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生铁、钢、青铜
B.溶液:糖水、油水、蒸馏水
C.氧化物:水、干冰、氯酸钾
D.混合物:石灰石、水银、石灰水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的,所以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所以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所以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12、关于100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5g氯化钠溶于95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B.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0
D.100g水中溶有5g氯化钠
二、填空题:
13、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
(1)下列“水”属于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小明在滇池里取来一定量的水,他可以用 来鉴别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标号);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4)电解水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一极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5)用加了洗涤剂的水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14、小明要用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
(2)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3)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 .若按③所示的方法取水,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10%。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第二步的操作名称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15、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15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B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等质量的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 B(填“<”“>”或“=”)。
16、溶液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 ;碘酒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剂是 。
(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向此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g。
(3)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如图一,同学们做了试管A、B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溶剂的种类
。同学们又补充了试管C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②如图二,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的原因是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15g石灰石样品,把2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每次试验数据如下,请计算:
实验次数 1 2 3 4
每次加入盐酸的量/g 50 50 50 50
产生CO2的总量/g 2.2 m 5.5 5.5
(1)m= 。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B 5、A 6、C 7、C 8、C 9、D 10、A
11、C 12、A
二、填空题:
13、答案:(1)A;
(2)肥皂水;煮沸;
(3)A;
(4)H2;氢元素和氧元素;
(5)乳化。
14、答案:(1)10;90;
(2)100mL;
(3)图③中仰视刻度(或图①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4)④①③⑤②;溶解;搅拌,加速物质溶解;
(5)AD;
15、答案:(1)62.5;
(2)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水;
(3)减少;
(4)<。
16、答案为:(1)氯化钠;酒精;(2)12.5g;(3)①溶剂的种类;溶质的种类;②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7、解:(1)依据第一次加入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则150g盐酸完全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6.6g,但表中的数据是5.5g,这说明加入150g盐酸后,碳酸钙完全反应,由于5.5g比100g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多,据此判断m=4.4;
(2)设100g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4.4g
解得:x=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