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走进化学殿堂综合检测—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走进化学殿堂综合检测—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0 23: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走进化学殿堂
一、选择题(共18题)
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清洗 D.塞紧橡皮塞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变质 B.纸张燃烧 C.钢铁生锈 D.金属导电
3.下列操作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规定用量时,液体取1~2mL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D.酒精灯内地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三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铁生锈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5.运送汽油的罐车上,应该张贴的图标是( )
A.B.C. D.
6.下列是一些危险化学品标识,其中属于有毒品的是
A.B.C. D.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氢化氢和氨气混合后产生白烟
B.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可以变成了淡蓝色液体
C.用了不久的铝制品表面失去光泽
D.长久放置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白膜
8.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纸张燃烧 C.铁水铸成铁锅 D.水的蒸发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撕碎纸张 C.湿衣晾干 D.燃放烟花
10.下列描写事物的诗词句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炬成灰泪始干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白玉为床金做马 D.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1.实验室制取少量氯化钙固体的相关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取碳酸钙固体B.倾倒稀盐酸
C.蒸发D.洗涤试管
12.预防新冠病毒的日常措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少聚集 B.多通风 C.带口罩 D.勤消毒
13.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倒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C.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前者和后者均包含了化学变化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前者和后者均包含了物理变化
14.下列变化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爆竹爆炸 C.干冰升华 D.镁带燃烧
15.“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品放入原瓶
B.滴瓶的滴管使用完立刻用水洗净
C.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需放置在石棉网上
D.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药品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取用液体药品 D. 液体的取用
18.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所用方法
A 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B 铂金和黄金 观察颜色
C 白糖和食盐 尝味道
D 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加水后过滤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共7题)
19.现有下列数据,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A.   B.   C.0.1  D.45°  E.90°  F.1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
(2)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精确到____g,量筒精确到____mL。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在距试管口____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____,试管要与桌面成____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20.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20mL水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____.
21.下列空白处填写你认为适当的词语: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药品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过滤操作中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_____。将细口瓶中的液体药品加入试管时,把瓶塞倒放在试验台上,细口瓶上的标签应该_____。
2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量筒量取了一定量的液体,俯视视读数为17mL,之后又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9mL,则他倒出的实际液体体积_____8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将下列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写出对应仪器名称b______d______e______;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
(2)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______;
(3)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
(4)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5)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6)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的仪器是______;
(7)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8)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______。
24.碳铵哪儿去了?
[资料信息]
A.碳铵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铵,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常用于检验氨气。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碳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作出假设:
(1)①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铵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_变化。
②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的物质,发生了___________变化。
收集证据:
(2)完成表格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将干燥的碳铵在试管中加热 管口有水珠 ①有________生成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 酚酞试纸变红 ②有________生成
将碳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获得结论:
(3)___________
交流评价:
(4)①仅仅通过碳铵加热时颜色、状态、气味的变化来验证碳铵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方案是否严密?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能不能根据“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判断碳铵加热属于什么变化?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
③实验证明,碳铵加热确实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碳铵加热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④碳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根据本次实验探究,你认为在使用和储存碳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5.在中学化学定量实验中,经常要用量筒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由于实验者观察方法不正确,而造成所量取液体的体积或读出的体积数值存在误差.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量筒的使用经常分两种情况:
对一定体积的溶液进行读数.
如图甲所示使用的是分度值为的量筒正确的读数为________俯视读数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仰视读数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乙若需量取水,最好选用________的量筒并配合使用________进行量取,若读数时仰视刻度,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
向量筒注入水,俯视读数为,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是________
A.
B.大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1.D2.D3.D4.B5.A6.B7.B8.B9.D10.A11.D12.D13.D14.C15.A16.C17.B18.D
19.⑴ B ⑵ C C ⑶ A A D
20.沾污瓶内药品 偏大 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21.胶头滴管 引流 朝着手心
22.小于
23.(1) 烧杯 集气瓶 铁架台 f (2)b(3)d(4)a(5)b(6)g(7)c(8)e
24.(1)物理 化学 (2)水 氨气 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 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3)碳铵受热消失,发生了化学变化
(4) 不严密 因为颜色、状态、气味的改变不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不能 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碳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答一条即可)
25. 偏高 偏低 胶头滴管 大于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