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东观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祁县东观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9 16:0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34个小题,共51分)
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3.“……(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4.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5.下列图片能作为说明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资料的是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称为公民法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D. ①②④ 7、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8.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9.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0.1896年帮助麦金利赢得大选的马克·汉纳说:“要赢得选举,需要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金钱,第二个我就不记得了。”美国前国会议员奥尼尔在解释金钱与选举的关系时讲的更具体:“任何竞选都由四部分组成,候选人、政策立场、竞选班子和金钱,没有金钱,其他三项都可以忘掉。”这些都说明
①美国民主政治实际上不存在
②美国的两个执政党不全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美国民主政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④民主政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马克思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可以作为上述观点证据的是 ??? ①英国宪章运动? ②巴黎公社革命? ③十月革命胜利? 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民国从未试图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B.辛亥革命未在农村造成影响
C.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13.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 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5、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这说明了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极大化是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16.“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
17、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②朝核六方会谈③上海合作组织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18.“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19. “玉鼠去,金牛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9 年春节的一条祝福短信,其中的“鼠”“牛”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B.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20.1840年,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认识基于清朝的 (A)
A.闭关政策 B.文字狱 C.重本抑末 D.政治腐败
21.“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
22.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地区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
职业
自耕农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后期苏杭地区
23、符合右图所示的时代信息有: 学科网
①开封商业活动的场所、时间已经不受严格限制 ②开封商人注重广告效应,经商水平提高学科网
③开封商人已经普遍使用交子学科 网④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最高的风俗画已经出现学科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清明上河图》
24.明代小说《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里有“一盘烧鹅肉,一碟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儿”的记载。第三十五回叙述西门庆翡翠轩宴客时,又有“两大盘玉米面鹅肉油蒸饼儿”。材料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贵族们的生活奢华 B.中国烹饪技艺高超
C.玉米刚刚传入中国 D.西餐已经传入中国
25.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到封建王朝的统治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6、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27.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有
①圈地运动的推进 ②海外市场的形成 ③垄断组织的出现 ④民主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28、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③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D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29.下图所示反映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D.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30.1882年《申报》载:“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份),创为电灯者。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时出银附股者,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溯自来火(煤气灯)兴已及二十年,当日……西人创行此事,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
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B.社会观念的进步
C.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 D.民族工业迅猛发展
31.有人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分田在家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等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为农民致富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进城务工
32.亚·尼·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诺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
B.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C.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33.?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取得成效的实例。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①中国的改革开放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④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4.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国首当其冲,新总统奥巴马面临着严峻挑战。而在1971年的美国,其经济形势也曾非常恶劣,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使用美元兑换黄金。这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13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问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要求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C. 美、日、西欧的市场竞争
D. 美、日、西欧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
二、非选择题(共49分)
35、(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包括两项重要内容:(1)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2)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材料三 :“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项目 家庭成分 社会出身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绅士 商人 学生 军界 工人 务农 数量 7 17 41 26 9 15 10 2 2 53 备考 全县参议员91名,内有候补议员12名。 ——摘自《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7分) ? (2)据材料二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背景并指出改革的进步性。(4分) ? (3)依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3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2分)
36. 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秦始皇建立政权后,为加强集权,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作为中央机构。在地方则设立郡守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负责监督各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来任命。县以下就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由民间有名望的人担任。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
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1)是关于自治、非集权、多样性的宪制安排。制定一部有严格修改程序的宪法,在全国政府与各构成单位(州、省、邦)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或自组织权。……(3)绝大多数联邦国家的构成单位都有自己的宪法,规定自己的政府组织形式。
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 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材料三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式与材料一有何异同?(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居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5分)
(4)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在管理地方的方式上有何共同之处?(2分)
37.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并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世界各个地区都已卷入到资本主义的商品关系之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及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垄断地位,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三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的重大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叶,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