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该日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邯郸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C.17:0-19:00D.19:00-21:00
5.在适合赶海的时间段同样适宜开展的活动有
高一地理
A.游泳
C.采集海带
D.船船进港
10.图
6,与该日相比,青岛港8月8日的潮高
注意事项
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场填写在答题卡
A.高潮更高,低潮更低
B.高溜吏低,低潮更高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于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題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D.高潮和低潮均更低
虎耽峽位于云南省,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像一扇敞开的巨形石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门。图2为虎酰峡某处彖观。据此完成了~8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变化渐形成的团体可燃性矿
物,碳、氛、氧是煤岌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据此完成1~3題
1.煤炭主要分布在地球的
C.上地幔
D.地壳
A.岩石圈
C.大气圈
D.水圈
A,两岸陡峻,河道狭窄,呈“V形
B.两岸平缓河道狭窄,呈“U”形
3.古生代的石炭纪,主要的成煤植物是
C.两岸陡峻,河道宽阔,呈“"形
D.两岸平缓,河道宽阔,呈“U"形
C.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
8.形成该河段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
居佳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到誨岸的滩涂和骧石上打捞、捡拾海产品的过
B.沉积作用
C.下蚀作用
D.溯源侵蚀作用
程,称为赶海,图1为山东省青岛港2021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初八)潮汐表曲线图。据此
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恤破坏所形成的地貌。因3为澳大利亚某处海蚀
完成4~6题
地貌景观。据此完成9~10题
55高盲放方
图3
高一地理第1页(共6页
高一地理第2页(共6页
器
9形成海蚀地貌的海岸大多数属于
A.基岩海
B.砂(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图中可以看到的海蚀地貌类型主要有
①海蚀崖
②海蚀拱桥
③海蚀平台
④海蚀柱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开幕,比赛场地设在了北京市和河北省
张家口市。图4为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及部分设施分布图。据此完成1~13题。
o(孬
图4
11.该滑雪场计划规划一段长距离的滑雪线路,合理的是
A.M→P→Q
B.M→Q→P
D.P→*M→Q
12.图中高速公路最可能建设桥梁的路段是
A.1~2路段
B.2~4路段
C.4~5路段
D.5~6路段
13.在L1、L2和L2三段滑雪线路中视野最开阔的是
B. L2
C. L3
D.L1和L2
高一地理第3页(共6页)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C C A A C A B A B C A B D B C A B
1.D 解析:煤炭是古代植物在地质时期被掩埋后变化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地壳中,D正确。
2.B 解析:煤炭是地质时期植物遗体演化而来,所以煤炭中的碳元素直接来源是生物圈,B正确。
3.A 解析:古生代的石炭纪,主要的植物类型为蕨类植物,因此成煤植物主要是蕨类植物,A正确。
4.C 解析:由生活经验及材料可知,赶海应选择在落潮时,潮差越大,低潮越低,往往收获越多,该日潮位最
低时在19:00,19:00之前为退潮,19:00之后开始涨潮,所以选在低潮前1~2个小时,随着海水的下降,
来不及退走的海洋生物会比较多,更适合赶海,选C。
5.C 解析:落潮时游泳的危险远大于涨潮,容易被推离岸边较远的地方,A错;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
增加挑战性,所以往往在风浪更大的时候,B错;落潮时海水水位较低,船舶靠港速度较慢,D错;落潮时,
水位较低,适合采集海带,C正确。
6.A 解析:由8月15日为农历七月初八,可推知8月8日为农历七月初一,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条直
线上,日月引力相互叠加,所产生的引潮力最大,形成大潮,高潮更高,低潮更低,A正确。
7.A 解析:据图可知,虎跳峡景观的特征为“V”形,两岸陡峻,河道狭窄,A正确。
8.C 解析:该河段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下蚀作用,使河道加深,呈V形,C正确。
9.A 解析:海蚀地貌发生的海岸类型通常是基岩海岸,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多为砂(砾)质、淤泥质、沙质海
岸,生物海岸利于减轻海水对海岸的侵蚀,不易形成海蚀地貌。A正确。
10.B 解析:图中可以看到的海蚀地貌类型主要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看不到海蚀拱桥。B正确。
11.A 解析:该滑雪场规划一段长距离的滑雪线路,需始终保持滑雪线路自上而下,A正确。
12.B 解析:图中高速公路最可能建设桥梁的路段是2~4路段,该路段跨越谷地,且部分路段较陡,尽可能
建设桥梁,避免地形起伏、山洪、滑坡等对交通的危害,B正确。
13.C 解析:L3 段滑雪线路位于山脊,视野最开阔,C正确。
14.A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
正确。
15.B 解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流层大气对地面产生的大气逆辐射,B正确。
16.D 解析:据图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下渗、⑤为地下径流、⑥为蒸腾。一般情况
下,坡度越陡,地表径流量越大,下渗水量越小,地下径流越小,D正确。
17.B 解析: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和地表径流,B正确。
18.C 解析:鱼鳞坑的修建使地表径流减少,下渗水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大,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③④⑤。
19.A 解析:骆驼刺被作为防风固沙的物种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骆驼刺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茎叶细小,
风力对植被破坏作用小。
20.B 解析:骆驼刺茎叶细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根系发达,防风能力强,可以从更广泛的范围吸收水分。
主要指示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干旱,多大风。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第 1页(共2页)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秦皇岛吹海风时的风向及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如下图:
绘图评分标准:(等压面2分,风向2分)
海风形成的原因:日出后海陆均开始升温,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的升温速度快于海洋,(2分)
陆地近地面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表面气温低,形成高压,(2分)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2分)
(2)白天吹海风,降低秦皇岛市区温度,减小城市热岛效应强度;(2分)增加空气湿度;(2分)减小气温日
较差。(2分)
解析:(1)热力环流中等压面的画法:白天,陆地气温较海洋高,陆地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
面下凹,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海洋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形成低压,等
压线下凹;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环流。海风产生原因:海陆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
当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时,吹海风。(2)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从对空气湿度和气温
的影响分析。海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气流,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气温日较差。
22.答案:(1)世界表层海水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世界表层海水温度
自赤道(低纬度)向南、北两侧(高纬度)递减。(2分)
(2)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2分)晴天多,降水少;(2分)入海径流小,入海淡水少。(2分)
(3)低纬度海区,太阳辐射强,年均气温高于年均水温,(2分)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海水温度高;(2分)
高纬度海区,太阳辐射弱,年均气温低于年均水温,(2分)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海水温度低。(2分)
解析:(1)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和温度分布规律的描述主要从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变化表达;(2)分析副热带
海区表层海水盐度较大的原因主要从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等因素考虑;(3)太阳辐射和海洋大气
热交换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其通过影响海水热量收支进而影响了海水的温度。
23.答案:(1)A为有机质层,(2分)B为腐殖质层,(2分)C为淋溶层,(2分)D为淀积层,(2分)E为母质层。
(2分)
(2)B为腐殖质层,有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3分)C为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
质、有机质等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物质淋失,颜色较浅。(3分)
解析:(1)森林土壤剖面自上而下为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因此A为有
机质层、B为腐殖质层、C为淋溶层、D为淀积层、E为母质层。(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腐殖质层有腐殖
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
失,颜色较浅。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第 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