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共47张PPT,含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共47张PPT,含视频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0 12:3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与地球
01
巨大炽热气体星球
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内部核聚变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达地球
却是地球及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对地球和人类影响不可估量
波长/微米
3.0
2.0
1.5
1.0
0.8
0.6
0.4
0.2
辐射能力/[焦/(厘米2 分 微米)]
0
2
4
6
8
10
12
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
可见光区
红外区
紫外区
无穷无尽的光和热
太阳
赐 予
我们
它的能量来自哪里呢
石油
能源
煤炭
能量又来自哪里呢?
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为我们
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石油能源
太阳能
煤炭能源
温暖的阳光
变幻的风云

繁衍的动力
的物种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
维持地表温度 地球上水
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主要动力
温暖的阳光
茂密的森林
变幻的风云
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多晴朗天气
主要为南疆.陇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内蒙古高原西部,其中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有要为北疆.内蒙古高原东部.华北平原大部分,甘肃南部.川西.川南.滇北一部分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距海近,海洋影响大,多阴雨天
主要为东北大部分,东南丘陵地区,汉江流域,广西大部分,云南东南部,湖南东部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盆地地形,多阴雨和大雾天气,日照时间短
主要为四川.重庆.贵州大部分地区,其中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青海光热电力集团
格尔木光电厂
在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能见到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
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你认为主要影响
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海拔 B. 电网供电电压C. 天气状况 D. 交通流量
4. 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我国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
A. 成都 B. 拉萨 C. 北京 D. 大连
C
B
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 M地的年日照时数比N地的多,
其主要原因是M地( )
A. 纬度较低 B. 地势较高
C. 气候干旱 D. 白昼较长
2. N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M地的丰富,其主要原因是N地( )
A. 地势高,大气稀薄 B. 海拔高,多冰雪
C.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D. 气候干旱,光照强
3. 与M地相比,N地夏季的近地面气温特点及其最主要成因是( )
A. 较高;太阳辐射强 B. 较高;距离太阳近
C. 较低;地势高 D. 较低;冰雪融化吸热
C
A
C
(2015 山东卷)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2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题。
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A
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间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约等于当日的昼长)的比值(%)。该流域三月份(按31天计算)日照百分比率约为( )
A.43% B.62% C.78% D.85%
B
(安徽卷)图4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A.3月12日 晴朗
B.6月5日 晴朗
C.3月22日 多云
D.6月20日 多云
8.该地可能位于(  )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D
A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5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
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10.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D
D
在光伏发电中,集热板表面覆盖积雪会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某研究性地理小组在宁夏光伏基地(38.5°N,106°E,海拔1180米)开展了冬季户外测试,由于在同一厚度积雪中不同入射角的太阳辐射传播的路径长短不同,为保证数据精确,尽量选择在一天内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的时间段测试,且测试时间维持在10分钟左右。下图分别示意太阳能光伏电站结构和电站积雪覆盖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为减小误差,保证数据精确,该地理小组进行调试的最佳时间(北京时间)是( )
A: 10:08-10:18
B: 11:55-12:05
C: 12:51-13:01
D: 13:55-14:05
C
2. 集热板表面覆盖积雪影响发电效率,最根本的原因是积雪会( )
A: 反射太阳辐射 B: 遮挡太阳辐射
C: 吸收太阳辐射 D: 散射太阳辐射
3. 为减小积雪对发电效率的影响,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
A: 提高支架高度
B: 增加集热板粗糙度
C: 定期人工扫雪
D: 选用大功率集热板
B
D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 曲线① B: 曲线②
C: 曲线③ D: 曲线④
2. 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
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A: 城市① B: 城市②
C: 城市③ D: 城市④
3. 城市③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
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 受高压控制,晴天多
C: 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D: 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
D
A
B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
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D.纬度偏低,晴天多
C
D
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日冕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它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1,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用肉眼看见。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日冕


光球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它发出的可见光最强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太阳内部
日冕


色球
色球位于光球之外,由于色球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1‰,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他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指太阳释放能量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不同圈层。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重要标志。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
在太阳光球层的表面的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其数目的变化大体以11年为周期。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黑子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
色球层某些区域短时间突然增亮的现象叫作耀斑,又叫太阳色球爆发。随太阳黑子增多而增多,周期为11年。
耀斑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
日珥:色球层中,有时向外猛烈喷射出高达几万千米至几十万千米的红色火焰。其形态多姿多彩、千变万化,肉眼只在日全食才能观测到。
太阳风
太阳风
日冕层温度超过100万摄氏度,它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运动,当运动速度超过350千米/秒时,就能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带电粒子流,好像从太阳吹出来的一股“风”,这一现象称为太阳风。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风强度相应增大,特别在耀斑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
有一种美轮美奂叫“极光”!你知道极光是怎么形成的吗?让我们一探究竟。
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你知道吗?
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
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风强劲,扰动地球磁场
产生磁暴现象,罗盘等无法指示方向
导致磁暴
太阳风强劲,扰动地球大气层
在两极地区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
产生极光
扰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
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影响。
干扰通讯
虽然影响机制仍是未解之谜,但众多统计数据表明太阳活动与天气和农业有相关性
影响气候
C
B
2015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太阳风 C.黑子和太阳风 D.耀斑和日珥
2.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时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
A. 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
B. 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
C. 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
D. 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发射回到地面
A
A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6-8题.
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成正比
D. 没有相关性
2.此图说明太阳活动能( )
A. 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B. 影响地球气候
C. 产生“磁暴”现象
D. 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A
B
北京时间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的恰当时段于黄海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卫星顺利进入预定的600千米高度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试验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
A.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方向错乱 B.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 D.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2.和陆地航天发射相比,海上航天发射的优势有( )
①发射更加灵活、经济
②配套设施和补给压力较小
③对环境适应性和发射平台稳定性的要求较低
④火箭弹道沿线更加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