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一年级 主备人 执教人 11-12学年 下 学期
课题
第七单元? 阿福的新衣??? ——单元备课
个性化
修 改
教材分析:
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的关系及用厘米、米为单位测量线段的长度。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阿福做上衣”。通过“怎么回事?”的问题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认识厘米;第二个信息窗是“阿福做长袍”,通过“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的问题引出对长度单位米、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厘米、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
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经历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的过程,形成初步估计的意识。
3、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2课时
学科 数学 年级一年级 主备人 执教人 11-12学年 下 学期
课题
第七单元? 阿福的新衣
?????????——??厘米的认识(第一课时 新授课)
个性化
修 改
教学内容:
教科书75页76页内容,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地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知识点:
1认识直尺;2体会统一长度的必要性;3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4认识几厘米;5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6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断尺、小棒(1厘米和5厘米长的)、小刀、长度大约1厘米的实物
教法:
创设情境法、直观操作法、观察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大家喜欢看故事吗?出示课本情境图
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是《阿福的新衣》
下面请同学们看故事,思考一下到底怎么了?
一天,阿福来到裁缝店,让师傅给他做一件上衣,于是老师傅就在阿福的身上用他的手量了起来,告诉徒弟:“身长3拃……。”小徒弟马上记下了身长3拃,阿福走后,小徒弟很认真的学着师傅的样子在布上用他自己的手量了起来,1拃、2拃、3拃,衣服做好了,阿福来一穿,啊!太小了!师傅连忙又用自己的手量了一便,生气的对小徒弟说:“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2拃?”小徒弟觉得很冤枉,拍着小脑袋想:这是怎么回事?
师生共同合作扮演师傅、徒弟和阿福,体会师傅与徒弟一拃的长度不一样。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谁能告诉他?这是怎么回事?小组交流一下
哦,原因找到了师傅的拃大,徒弟拃小,结果衣服做小了。帮他们想想用什么方法测量能比较准确知道阿福的身长是多少?
a大家开动小脑筋想了这么多方法,哪种方法最好?能说说你的想法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b哎呀你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么好的方法,用尺子测量,你是怎么想到用尺子测量的?你很善于动脑。
是呀,生活中我们测量物体长度通常用尺子。
2、认识直尺
快请出我们的尺子(直尺)朋友,小组合作交流:仔细看看它身上藏着哪些神奇的小标记?
A.有数字。我们一起按顺序读一读。我尺子上最大 数字是20,我们可以一直读到20呢!你还发现了什么?B.这些长短不同的竖线叫刻度。你们看,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0咱们以前已经认识了,那你们猜猜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起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0刻度。C.你那双明亮的眼睛又发现了什么?cm,语文上读cm,数学上用英语读,读cm,在数学中表示什么我写在黑板上看看谁认识这个词语宝宝?厘米,生齐读,看看谁的嘴巴最巧,能像老师这样用完整的话说一说:cm表示厘米。
3、认识1厘米
你觉得1厘米有多长,用你的小手表示一下。
那它到底多长,你能在尺子上找出来吗?恭喜你第一个找到了1厘米,除了0-1这段长度是1厘米,还有哪段长度也是1厘米?你也和1厘米交上了朋友。还有吗?那2-3呢?(如果漏掉提示)
其实后面还有很多1厘米,现在先仔细观察这些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确实尺子上每相邻(连续)两数之间长度就是1厘米。
你觉得1厘米这个单位怎么样?测量比较小的东西长短用1厘米,在你的身体或者周围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1厘米?我也发现身上有一个地方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我这个手指这里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你们也找找自己哪个手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
4、认识几厘米
认识了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吗?你怎么知道这是2厘米?大家这么快就找到2厘米,我想出个题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0-4是几厘米、0-5?0-10?怎么回答这么快?你发现了什么?
0-几就是几厘米,为了便于读数,通常测量时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
你知道2-5是几厘米,先别着急,等老师说完one,two,three,快用你的数字手势告诉老师。你怎么想出来3厘米的?3-8呢?除了数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快速的知道3到8是5厘米呢?
谁想当小老师也来出一道题。
大家可真棒又会提问题又会解决问题。
三、实际测量、内化提升
1、认识了尺子,认识了厘米,你会用手中小尺子来量量身边的东西吗?
真自信,请出我们的小棒朋友,先猜一猜一下它是几厘米?你估计的准吗?量一量才知道。量出来了,是几厘米?
谁上来介绍一下刚才你是怎么量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你们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测量一般从0刻度线开始。
刚才谁估计的是5厘米,你用什么方法估计的这样准确?(乱猜可不行呀,老师刚才也估计出了是5厘米,你想知道老师是怎么估计的吗?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手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我这么一比量,哎,大约有这么5个手指这么宽,所以我觉得它是5厘米。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2、看到大家这么会量,表现的这么出色,那大家再来量一量我们一拃的长度。
3、检查官们你们真了不起,能用学到的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老师这里也遇到点困难,你愿意帮助我吗?
你们看这把尺子发现了什么?
断的尺子没有0作为起点了,还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吗?怎么量?
到底行不行呢?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一下。
方法想好了吗?那谁愿意上来帮老师测一下这条纸条的长度?大家看看它的长度是几厘米?
现在我们知道了断尺也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测量时不一定必须以0作为起点,可以以任何数作为起点。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们现在学会测量了吗?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量量它的长度。
学科 数学 年级一年级 主备人 执教人 11-12学年 下 学期
课题
第七单元? 阿福的新衣
???????—— 线段的认识(第二课时 新授课)
个性化
修 改
教学内容:
教科书76页77页内容,线段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知识点:
1、初步感知线段的特征。
2、 学会测量线段的长度。
3、会按要求画出整厘米长的线段。
4、初步学会估计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用具:
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教法:
创设情境法、观察体验法、动手操作法、联系实际法、合作交流、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
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3、量线段和估线段 ? 师:线段可以度量吗? ?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76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4、画线段
1)、你能用量线段的方法在纸上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吗?请你试一试。
学生画后,指名说画法。
2)、怎样检查画得对不对?(再量一量)自查。强调检查好后注明长度。
小结:从尺上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4”的地方就是4厘米。
3)、请你用刚才的方法完整地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再用刚才的方法检查一遍。最后小组互查。
小结:画几厘米的线段就是连续画出几个1厘米长的线段,在画时,让线段的一端对准0刻度,另外一端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可不要忘记标上长度哟。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2、自主练习
第1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测量,然后交流。教师重点观察学生测量时是否从0刻度开始测量。
第2题。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让学生多交流怎样知道的几厘米。
第3题是一个先估计再测量的实践活动。处理时,可引导学生选择身体的其他部位或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教学时,要注意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四、回顾整理,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科 数学 年级一年级 主备人 执教人 11-12学年 下 学期
课题
第七单元? 阿福的新衣
??????????——米的认识(第三课时 新授课)
个性化
修 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79页,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3、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知识点:
1、认识长度单位“米”;2、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3、知道1米=100厘米;4、初步学会估测物体长度的方法;5、学会用米尺测量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估测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米尺
教法: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联系实际、体验法、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
什么?学生自由谈,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
1、师傅在用尺子给阿福量衣服;
2、师傅说阿福的身长是1米;
3、徒弟说阿福的身长是100厘米;
4、阿福说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
师:对呀,到底是1米还是1厘米呢?(生也陷入思考)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米”。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1米。
师:谁知道1米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学习1米。并在米尺上找出1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探索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互相合作,在米尺上用手比划1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80厘米100厘米分别有多长。再比划1米有多长。
想一想:1米和100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样知道的?生说师板书:1米=100厘米
师:1米=100厘米,也可以表示为:1m=100cm。
3、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1)估计:“1米”有多长?
(2)同桌合作,互相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3)体验1米的长度:可以感知两臂之间的长度,还可以测量几步为1米
(4)感知1米的高度
A体验1米的高度
把米尺竖放,从地面到墙上的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
请大家估计,从脚底到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
量一量,从你的脚底到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两人合作,用米尺测量)
B联系生活
知道了1米的长度,请你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我们量一量看自己估计的准不准。
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天天带着米尺,如果身边没有米尺,你能用什么方法估计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利用手臂伸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来量一量;3步的长度大约是1米。
利用身上的这些尺子估测下面这些物体的长度
(1)课本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2)教室的宽度大约也是1米?
(3)黑板大约长几米?
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估计较短的物体,可以用手测量;估计较长的物体,用步测或手臂的长度测量。)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连一连
课桌的长 比1米少得多
铅笔的长 比1米多得多
教室的长 比1米多一些
2、自主练习第1题:连一连。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为什么?
3、自主练习第2题:可以怎样量?让学生想象一下题目中所提供的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再独立填写。
4、第3题此题设计是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学生分组活动,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5、实践活动:量一量自己一步是多少厘米?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你想量什么?回家试一试。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学科 数学 年级一年级 主备人 执教人 11-12学年 下 学期
课题
第七单元? 阿福的新衣
??????????——我学会了吗(第四课时 综合练习课)
个性化
修 改
教学内容:
课本80页,我学会了吗(含丰收园)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了解米和厘米的具体含义及进率。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知识点
理解米和厘米的具体含义及进率,恰当的选择测量工具和长度单位,学会用工具测量,在测量中同学之间互相合作。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归纳整理法、合作探究法、估计、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 忆一忆,说一说。
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谈)
二、????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厘米、米,还会用直尺进行测量,你想量一量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
(学生自由说)
师说测量要求:测量前,先估计你想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测量后,与估计的比一比,看看你的眼力怎样?
1、学生活动,自由测量。
2、交流测量情况。
三、???? 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小组合作,测量小组内同学的身高,你能发现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2、达标测试题。
(1)量一量。
(2)填一填
床长约2( ?)
跳绳长约200( )
楼房高15( )
四、???? 总结延伸。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直尺来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请你回家后测量一下你家的床,桌子等物体的长度,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下来,明天交给老师,好吗?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