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高学校高一年级文科班地理阶段检测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32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64分 )
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读图,完成1~2题。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金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 D.金星、火星
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温度相对较低 B.会干扰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
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自主探测之旅开启,“天问一号”带着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向深空出发,奔赴火星。截止到9月19日,“天问一号”飞行里程累积已经达到了1.55亿千米,预计2021年2月11日前后,进入火星环绕轨道。探测器目前姿态稳定,相关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有关“天问一号”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状态属于天体,但是着陆火星巡视探测时并不属于天体
B.探测器发射前不属于天体,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任务时属于天体
C.从开始发射到着陆巡视整个过程中均属于天体
D.从开始发射到着陆巡视整个过程中均不属于天体
4.下列火星和地球的资料中,与火星存在生命有关的是( )
A.A B.B C.C D.D
5.9月19日为农历的八月初三,某校月相观察小组观察月相时( )
A.傍晚可见月亮,如图中①所示B.傍晚可见月亮,如图中②所示
C.早晨可见月亮,如图中③所示D.早晨可见月亮,如图中④所示
“金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右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结合材料,完成7~8题。
6.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7.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太古代
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据此完成12~13题。
8.“黄山四绝“反映了地球圈层的数量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某地球圈层不独自占空间,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中,代表该圈层的地理要素是( )
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
下图为扬州某住宅小区的宣传海报,其采用的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的空调系统。浅层地能是数百米内地下收集的太阳辐射能,大约占太阳辐射射向地面的60%。据此完成1~2题。
10.浅层地能( )
A.存在于地幔中 B.储量大,清洁无污染
C.仅在冬季被利用 D.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
11.下列关于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B.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2017年5月24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颈类的亲缘关系更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
A.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B.各地层的海陆分布状况
C.地层的排列顺序和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D.各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
13.三叶虫属于( )
A.原始的脊椎动物 B.古老的两栖类
C.古老的爬行动物 D.古老的无脊椎动物
14.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15.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别称。下图为某黄土塬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该黄土塬地貌演变的顺序是( )
A.②③①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17.影响该黄土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嘉陵江支流越溪河下游的低坑瀑布处广泛分布砂岩与泥岩,瀑布下方有一个深度超过3m的水潭。下图示意越溪河低坑段河流纵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低坑瀑布下方水潭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寒冻风化 B.下切侵蚀 C.溯源侵蚀 D.侧向侵蚀
19.有利于低坑瀑布发育的自然条件是( )
A.岩性差异大 B.气候寒冷干燥 C.地壳下沉 D.构造断裂发育
20.低坑瀑布促使越溪河低坑段( )
A.砂岩硬度增大 B.瀑缘向上游退缩
C.河床落差变小 D.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下图示意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该扇三角洲上形成了辫状河流,说明该山间河流( )
A.含沙粒径细而均匀 B.含沙量小
C.流量变化大 D.流量变化小
22.根据沉积层中沉积物粒径的变化情况,推断该扇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为( )
A.先退积后进积 B.先进积后退积 C.持续进积 D.持续退积
23.影响扇三角洲面积大小及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①河流流量 ②河流含沙量 ③构造地貌 ④基岩的性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部贺兰山脚下。下图为西夏王陵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造成西夏王陵损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5.下列地貌成因与上图相似的是( )
A.山麓冲积扇 B.瀑布、峡谷 C.雅丹地貌 D.冲积平原
下图为我国某地新月形移动沙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6.有关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为背风坡 B.①③位于迎风坡
C.④代表沙丘移动方向 D.②处沙丘堆积为主
27.为防止沙丘移动,建设防护林最为理想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陕西汉中分布有49处罕见的世界级天坑群,坑内有原始林区,部分坑底还有溶洞,洞内分布有石钟乳、石笋、石田、石珍珠等景观。左图为天坑景观图,右图为某地构造示意图。
28.汉中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溶蚀 D.冰川侵蚀
29.下列地形区中,天坑景观所属地貌类型常见于(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0.右图中最易出现天坑的位置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下图“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拱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完成下面小题。
31.“蓝窗”的形成过程中( )
A.海水沉积起主导作用 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
C.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D.流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32.下列地貌与“蓝窗”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风蚀柱 B.海蚀崖 C.沙滩 D.石笋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材料: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________和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宜居带行星与太阳________适中,所以温度适宜。
(2)太阳大气层③是________层,该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________,其到达地球高纬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________。
(3)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是________千米,________层(填名称)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
岩石圈范围是指________全部和________的顶部(填写图3中文字)。
34.读“长江流域图及四地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长江上游以流水________作用为主,剖面多呈________字形;下游以流水________作用为主。
(2)长江三峡属于________地貌;喜马拉雅山的角峰属于________地貌。
(3)形成黄土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云贵高原的溶洞是典型________地貌。溶洞的地貌还可以具体划分:溶沟、溶斗属于________地貌;石钟乳、石笋属于________地貌。
(5)图中西南部地区多地震、泥石流和________地质灾害,躲避泥石流应向泥石流沟________方向(侧上、侧下)跑。预防泥石流的常见的生物工程措施是_____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冲积扇有“湿扇”和“旱扇”之分。“湿扇”多分布在湿润山前地区,通常面积较大,扇上的河流多为常年性的;“旱扇”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山前地区,扇上的河流多为季节性的。与“湿扇”相比,“旱扇”的石块棱角明显、磨圆度较低。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是“旱扇”的主要分布地区,但中西部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形成的“旱扇”与低山丘陵山口处形成的“旱扇”规模明显不同。
(1)根据所学,运用资料描述“湿扇”的形成过程。(5分)
(2)与“湿扇”相比,说明“旱扇”石块棱角明显、磨圆度较低的原因。(4分)
(3)判断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高大山脉和低山丘陵处“旱扇”规模的差别,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综合题。(共3大题,总分36分)
33.(10分,每空1分)
(1)
(2)
(3)
(4)
34.(13分,每空1分)
(1)
(2)
(3)
(4)
(5)
35.(13分)
(1)
(2)
(3)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B A A C B A B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C C D B C B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B A B C B B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C C A C D B C B
(1)地球; 火星; 距离
日冕层 太阳风 极光
6--10km 硅铝层
地壳(乙) 上地幔(丙)
34.
侵蚀,V,沉积
(2)流水侵蚀,冰川侵蚀
(3)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4)喀斯特,喀斯特溶蚀,喀斯特沉积
(5)滑坡,侧上,植树种草(植树造林)
35.
(1)“湿扇”所在地区降水丰富,多有常年性河流,水流量较大;当地上游多为山区,地势较陡峭,河流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携带大量碎屑物质;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缓,河道展宽,流速减慢,碎屑物质在山前堆积形成“湿扇”。
(2)形成“旱扇”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弱;石块被侵蚀、磨损时间短,石块棱角相对明显、磨圆度较低。
(3)高大山脉地区形成的“旱扇”规模大,低山丘陵地区形成的“旱扇”规模小。原因:高大山脉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洪水期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的碎屑物质较多,形成规模较大。[或低山丘陵地区河流无冰雪融水补给源;河流流量小,搬运能力弱,携带的碎屑物质较少,形成规模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