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卷
(总分50分 时间:30分钟 )
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计20分 )
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等。
2.氧气能支持燃烧,(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常被用来灭火。
3.( )与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质混合,容易引发爆炸,如果与油脂接触,会发生反应,产生热量,热量蓄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自燃。
4.( )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接触时,要注意佩戴厚棉手套或其他遮蔽物,否则会被冻伤。
5.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 )。
6.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 )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7.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 )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8.物体燃烧时会发光,还会( )。
9.人类的活动需要空气,动物的生存需要空气,植物的( )需要空气。
10、( )储罐如受到天气、热源或火源等影响,会使储罐内壁所受压力增大,可能会引发爆炸。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计15分 )
1.空气是一种单一气体。( )
对
错
2.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里充的是氧气。( )
对
错
3.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苹果,一会儿苹果上布满了小水珠,这说明空气里有水蒸气。( )
对
错
4.空气中的所有气体都能支持燃烧。( )
对
错
5.空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是因为空气中有大量的氮气。( )
对
错
6.隔绝氧气(空气)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
对
错
7.发生火灾时要坐电梯撤离。( )
对
错
8.纸锅不能烧水,因为纸会烧着。( )
对
错
9.遇到火灾要赶紧拨打火警电话119。( )
对
错
10.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撤离,这样可以避免吸入大量的浓烟。( )
对
错
11.烧伤和烫伤的程度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
对
错
12.为了解决登山运动员的呼吸困难,需要提供的物质是氮气。( )
对
错
13.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对
错
14.水既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也可以隔绝氧气,故所有的火灾都可以用水来扑灭。( )
对
错
15.氮气可以用于保护食品,还可以用于医疗手术、制氮肥等。( )
对
错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C.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D.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
2.在空气的组成成分中,能用于食品包装防腐保鲜、制造肥料、医疗手术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3.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4.空气是一种由⑴氧气、⑵氮气、⑶二氧化碳、⑷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按它们所占体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⑴⑵⑶⑷
B.⑵⑴⑶⑷
C.⑵⑴⑷⑶
D.⑴⑵⑷⑶
5.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所占空气体积的可能是( )。
A.1%
B.21%
C.19%
D.78%
6.把燃着的火柴梗一端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燃点
B.火柴梗燃烧时的燃点太高
C.火柴梗燃烧时的燃点太低
D.火柴梗接触不到氧气
7.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炎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员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燃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8.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当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森林着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9.“釜底抽薪”这个成语能体现( )灭火的原理。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
10.某市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D.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11.下列关于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倒开水时要小心
B.烫伤后要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冷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
C.烧伤后不能让受伤部位用冷水冲洗,以免感染
D.烧伤、烫伤做应急处理后应尽快到附近医院就医
12.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且能够用以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氮可用于医疗手术
B.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C.氧气可用于保护食品
D.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空气
14.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植树造林
15.下列做法不能降低空气污染,不能使空气更清新的是( )。
A.焚烧杂草、垃圾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C.在工厂安装废气净化系统
D.洒水车定期洒水降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计20分 )
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氮气)
2.氧气能支持燃烧,(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常被用来灭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二氧化碳)
3.( )与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质混合,容易引发爆炸,如果与油脂接触,会发生反应,产生热量,热量蓄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自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氧气)
4.( )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接触时,要注意佩戴厚棉手套或其他遮蔽物,否则会被冻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干冰)
5.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燃点)
6.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 )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氧气)
7.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 )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燃点)
8.物体燃烧时会发光,还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发热)
9.人类的活动需要空气,动物的生存需要空气,植物的( )需要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生长)
10、( )储罐如受到天气、热源或火源等影响,会使储罐内壁所受压力增大,可能会引发爆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二氧化碳)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计15分 )
1.空气是一种单一气体。( )
对
错(正确答案)
2.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里充的是氧气。( )
对
错(正确答案)
3.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苹果,一会儿苹果上布满了小水珠,这说明空气里有水蒸气。( )
对(正确答案)
错
4.空气中的所有气体都能支持燃烧。( )
对
错(正确答案)
5.空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是因为空气中有大量的氮气。( )
对(正确答案)
错
6.隔绝氧气(空气)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
对(正确答案)
错
7.发生火灾时要坐电梯撤离。( )
对
错(正确答案)
8.纸锅不能烧水,因为纸会烧着。( )
对
错(正确答案)
9.遇到火灾要赶紧拨打火警电话119。( )
对(正确答案)
错
10.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撤离,这样可以避免吸入大量的浓烟。( )
对(正确答案)
错
11.烧伤和烫伤的程度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
对(正确答案)
错
12.为了解决登山运动员的呼吸困难,需要提供的物质是氮气。( )
对
错(正确答案)
13.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对(正确答案)
错
14.水既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也可以隔绝氧气,故所有的火灾都可以用水来扑灭。( )
对
错(正确答案)
15.氮气可以用于保护食品,还可以用于医疗手术、制氮肥等。( )
对(正确答案)
错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正确答案)
C.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D.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
2.在空气的组成成分中,能用于食品包装防腐保鲜、制造肥料、医疗手术的是( )。
A.氧气
B.氮气(正确答案)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3.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正确答案)
D.二氧化碳
4.空气是一种由⑴氧气、⑵氮气、⑶二氧化碳、⑷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按它们所占体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⑴⑵⑶⑷
B.⑵⑴⑶⑷
C.⑵⑴⑷⑶(正确答案)
D.⑴⑵⑷⑶
5.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所占空气体积的可能是( )。
A.1%
B.21%
C.19%(正确答案)
D.78%
6.把燃着的火柴梗一端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燃点(正确答案)
B.火柴梗燃烧时的燃点太高
C.火柴梗燃烧时的燃点太低
D.火柴梗接触不到氧气
7.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炎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正确答案)
B.房屋失火,消防员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燃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8.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当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森林着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正确答案)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9.“釜底抽薪”这个成语能体现( )灭火的原理。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正确答案)
C.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
10.某市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D.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正确答案)
11.下列关于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倒开水时要小心
B.烫伤后要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冷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
C.烧伤后不能让受伤部位用冷水冲洗,以免感染(正确答案)
D.烧伤、烫伤做应急处理后应尽快到附近医院就医
12.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且能够用以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 )。
A.氧气(正确答案)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氮可用于医疗手术
B.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C.氧气可用于保护食品(正确答案)
D.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空气
14.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植树造林(正确答案)
15.下列做法不能降低空气污染,不能使空气更清新的是( )。
A.焚烧杂草、垃圾(正确答案)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C.在工厂安装废气净化系统
D.洒水车定期洒水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