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10 13: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岛版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测试
(总分50分 时间:30分钟 )
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计20分 )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 )制造的。
2.绿叶中含有很多( ),每一个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3.在( )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的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4.一种生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这个环境就是生物的( )。生物的生存环境除了湿地,还有森林、海底、池塘、河流等。
5.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光、( )、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 )。
7.保护生物栖息地,我国的途径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健全( )、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保宣传等方法。
8.动、植物之间具有食物关系。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叫( )。
9.由于一种动植物可能与多种动植物有食物联系,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 )。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10.( )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计15分 )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来自土壤。( )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使空气湿润。( )


3.因为叶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所以小明在卧室里放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


4.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


5.在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


6.在动物的栖息地对动物进行观察,是科学家观察动物采用的常见方法。( )


7.生物需要适宜生存的栖息地。( )


8.蚯蚓适宜生存在干燥的环境里。( )


9.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动物的栖息地。( )


10.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因素不会因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


11.沼泽地水源充足,空间狭窄,水生动物丰富,不适合丹顶鹤生存。( )


12.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


13.人类破坏食物链所引起的生态平衡,最后遭殃的还是人类自己。( )


14.食物链断裂后,食物链中的生物不会受到影响。( )


15.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叶片内有( )。
A .细胞核
B.液泡
C.叶绿体
2.生物的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 )。
A.各种植物
B.各种动物
C.各种生物、非生物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叶绿体、水和二氧化碳
B.水和二氧化碳
C.淀粉和氧气
4.由蛇、蝗虫、高粱、青蛙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正确的是( )。
A.高粱→青蛙→蝗虫→蛇
B.高粱→蝗虫→青蛙→蛇
C.高粱←蝗虫←青蛙←蛇
5.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水草呼吸增加鱼缸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鱼缸
C.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6.下列关于栖息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栖息地是固定不变的
B.多种的栖息地可以形成不同的栖息地
C.栖息地为生物提供水、光、空气和食物等
7.大自然真是一个天然氧吧,这是由于( )产生的。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运输作用
8.科学家从柳树栽培实验中得到启发,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9.在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否与绿叶有关时,将绿色植物在背光处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 )。
A.有利于除去叶绿体
B.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
C.便于用碘液检验
10.下列生物,不属于草原生物的是( )。
A.鹰
B.蚱蜢
C.企鹅
11.下面行为对保护生物栖息地没有意义的是( )。
A.围海造田
B.保护环境
C.健全法律法规
12.“水稻→蝗虫→青蛙”这条食物链中,( )能自己制造养料。
A.水稻
B.蝗虫
C.青蛙
13.下面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蕴含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麻雀
B.树→蝉→螳螂→麻雀
C.树←蝉←螳螂←麻雀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消除农田里的害虫,我们应多喷洒农药
B.田鼠的减少会导致蛇和猫头鹰的减少
C.我们应该把有害的动物全部杀死
15.某地区的农林害虫和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
A.农药用量少
B.农药施用不及时
C.人们乱捕滥杀鸟类
参考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测试
(总分50分 时间:30分钟 )
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计20分 )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 )制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绿叶)
2.绿叶中含有很多( ),每一个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叶绿体)
3.在( )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的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阳光)
4.一种生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这个环境就是生物的( )。生物的生存环境除了湿地,还有森林、海底、池塘、河流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栖息地)
5.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光、( )、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空气)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义务)
7.保护生物栖息地,我国的途径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健全( )、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保宣传等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法律法规)
8.动、植物之间具有食物关系。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食物链)
9.由于一种动植物可能与多种动植物有食物联系,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 )。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食物网)
10.( )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生态系统)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计15分 )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来自土壤。( )

错(正确答案)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使空气湿润。( )

错(正确答案)
3.因为叶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所以小明在卧室里放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

错(正确答案)
4.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
对(正确答案)

5.在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
对(正确答案)

6.在动物的栖息地对动物进行观察,是科学家观察动物采用的常见方法。( )
对(正确答案)

7.生物需要适宜生存的栖息地。( )
对(正确答案)

8.蚯蚓适宜生存在干燥的环境里。( )

错(正确答案)
9.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动物的栖息地。( )
对(正确答案)

10.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因素不会因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

错(正确答案)
11.沼泽地水源充足,空间狭窄,水生动物丰富,不适合丹顶鹤生存。( )

错(正确答案)
12.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
对(正确答案)

13.人类破坏食物链所引起的生态平衡,最后遭殃的还是人类自己。( )
对(正确答案)

14.食物链断裂后,食物链中的生物不会受到影响。( )

错(正确答案)
15.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 )
对(正确答案)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1.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叶片内有( )。
A .细胞核
B.液泡
C.叶绿体(正确答案)
2.生物的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 )。
A.各种植物
B.各种动物
C.各种生物、非生物(正确答案)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叶绿体、水和二氧化碳
B.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答案)
C.淀粉和氧气
4.由蛇、蝗虫、高粱、青蛙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正确的是( )。
A.高粱→青蛙→蝗虫→蛇
B.高粱→蝗虫→青蛙→蛇(正确答案)
C.高粱←蝗虫←青蛙←蛇
5.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水草呼吸增加鱼缸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鱼缸
C.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正确答案)
6.下列关于栖息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栖息地是固定不变的(正确答案)
B.多种的栖息地可以形成不同的栖息地
C.栖息地为生物提供水、光、空气和食物等
7.大自然真是一个天然氧吧,这是由于( )产生的。
A.光合作用(正确答案)
B.蒸腾作用
C.运输作用
8.科学家从柳树栽培实验中得到启发,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正确答案)
9.在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否与绿叶有关时,将绿色植物在背光处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 )。
A.有利于除去叶绿体
B.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正确答案)
C.便于用碘液检验
10.下列生物,不属于草原生物的是( )。
A.鹰
B.蚱蜢
C.企鹅(正确答案)
11.下面行为对保护生物栖息地没有意义的是( )。
A.围海造田(正确答案)
B.保护环境
C.健全法律法规
12.“水稻→蝗虫→青蛙”这条食物链中,( )能自己制造养料。
A.水稻(正确答案)
B.蝗虫
C.青蛙
13.下面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蕴含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麻雀
B.树→蝉→螳螂→麻雀(正确答案)
C.树←蝉←螳螂←麻雀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消除农田里的害虫,我们应多喷洒农药
B.田鼠的减少会导致蛇和猫头鹰的减少(正确答案)
C.我们应该把有害的动物全部杀死
15.某地区的农林害虫和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
A.农药用量少
B.农药施用不及时
C.人们乱捕滥杀鸟类(正确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