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1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1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2 07:4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
历 史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022.1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 下表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的诸侯国:
目的 诸侯国 始封君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管、蔡、郕、霍、鲁、卫 文王之昭也
邗、晋、应、韩 武王之穆也
蒋、邢、茅 周公之胤也
由此可见,西周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的纽带是(  )
A. 血缘 B. 品德 C. 才能 D. 考试成绩
2.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秩序混乱,孔子对此痛心疾首,恢复秩序成为其政治思想探究的重要出发点。为此,他主张(  )
A. 治国以法,专制集权 B. 我无为而民自化
C. 以道得民,为政以德 D. 兼相爱,交相利
3. 《汉书》载:(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此项改革措施的根源是(  )
A. 华夏认同的出现
B. 天子权威的衰落
C. 诸侯争霸的加剧
D. 铁犁牛耕的推行
4. 秦灭六国后,通过一项巨大的建筑工程把咸阳建成万物的微观世界。新皇宫以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紫微宫”格局建立,矗立于宇宙中心。秦始皇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
A. 强化皇权
B. 追求享乐
C. 震慑诸侯
D. 安抚黎民
5. 政府垄断货币生产,在西汉的最后一个世纪,帝国铸造了280亿枚五铢铜币,通过政府的力量强制推行用一种金属来表现一种形式统一的抽象价值。与此举相关的人物是(  )
A. 商鞅 B. 汉高祖 C. 汉武帝 D. 汉光武帝
6. 佛教一方面蒙蔽麻醉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醉如痴地吸食它,用以逃避现实中无穷战乱带来的苦难。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春秋战国 B. 魏晋南北朝 C. 隋唐时期 D. 康雍乾时期
7. 唐玄宗末年以来,均田益趋败坏,户籍制度废弛,居民转移死亡、土地买卖、财产变化,久未调查,租庸调制根本无法推行,政府收入锐降,只得巧立名目,逼迫催索,天下之人苦而无告。为解决这些困难,唐德宗决定(  )
A. 推行什伍连坐 B. 实施两税法 C. 开始盐铁官营 D. 设立市易务
8. 右图人物有可能在其作品中提及的科技成就是(  )
A. 郭守敬编制《授时历》
B. 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
C.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D. 王祯总结南北方农业技术
9. 王安石“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此处涉及的变法措施是 (  )
A. 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B. 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C.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 D. 丈量土地以增加税收
10. 下列图表中的数据反映出北宋前、后期南北方官员数量变化。与此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
前期 后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北方 278人 84.5% 121人 40.3%
南方 51人 15.5% 179人 59.7%
A. 市民阶层兴起
B. 专制集权加强
C. 商品经济发展
D. 经济重心南移
11. 康乾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其中,在箭头所指位置处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册封五世达赖喇嘛
B. 设立伊犁将军管辖
C.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D. 派遣驻藏大臣管理
12.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过:“天下为主,君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还主张重新设立宰相,关注学校的作用,此人最有可能是(  )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黄宗羲
13. “以这个条约为开端,不仅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了损害,中国也由此开启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程。从此中国开始被迫接触近代世界,它使中国人民在痛苦中觉醒和斗争,去洗刷民族的耻辱和重新树立民族的尊严。”“这个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 下表是1914—1918年民族资本纺织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  )
年份 厂数(家) 锭数(枚)
1914 21 503 104
1915 22 519 996
1916 26 578 240
1917 26 576 552
1918 29 669 608
A. 民族工业的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 B.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经济发展较快
C. 民族纺织业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 D.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5. “虽说为时不长,但……中国复辟了帝制,袁世凯死后又接连出现军阀政权,这对致力于建设现代国家的知识分子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于是,他们积极开展针对国民中肩负着未来的年轻人的启蒙运动。”这一“启蒙运动”是(  )
A. 辛亥革命 B. 护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
16. “会议最后一天,因受到法租界巡捕搜查,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舫上去进行。”此次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17. “不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始人,还是各国以往的经验,都没有提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里,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的经验。而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无疑在这方面填补了空白。”这一革命道路(  )
A. 借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B.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
C. 根源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D. 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8. “一月里来梅花香,打进贵州过乌江……五月里来泸定桥,刘文辉打得如飞跑……粉碎敌人新‘围剿’,统一人民救中国。”这首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 国民革命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红军长征
19.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20. 右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的示意图。这场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21.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1951年6月,各地纷纷开展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三项活动。1952年,农村开展爱国增产竞赛活动,以支援抗美援朝。这说明抗美援朝(  )
A. 得到了广大人民有力支持 B. 推动印度支那和平的实现
C.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 打出了新中国国威和军威
22. 某学者在观看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写下感想:“当‘米’字旗落地,五星红旗升起时,我凝望着高扬的国旗……我呼喊:‘强大!统一!尊严!祖国万岁!’”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  )
A. 1949年 B. 1984年 C. 1997年 D. 1999年
23. 下表为1978—1984年农作物(粮食)产量
年份 1978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粮食(亿斤) 6 095.3 6 411.1 6 500.4 7 090 7 745.5 8 146.1
据上表可知,粮食产量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改变
C. 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确立 D. 农民从封建束缚中得到了解放
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确立于(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九大
25.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等等。下列属于古代希腊文明成果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 种姓制的形成
C.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 D. 金字塔的建造
26. 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这些农民有不少是农奴,封建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种。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  )
A. 罗马奴隶制 B. 庄园农奴制 C. 封君封臣制 D. 君主立宪制
27. 巴格达作为王朝的首都,东濒底格里斯河、西临幼发拉底河的岛屿,是一个世界性的市场。所有的船只都将在这里停泊,顺流而下运来的货物,也将在这里停卸。无疑,它将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以上内容描述的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印加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德里苏丹国 D. 罗马帝国
28.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的海上航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开通逐渐从梦想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公司开始着眼于这条航道的商业价值。下列航海家曾经为北极航道的开通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 哥伦布 B. 麦哲伦
C. 巴伦支 D. 迪亚士
29. 一位维滕堡大学的牧师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这位牧师是(  )
A. 马丁·路德 B. 哥白尼 C. 彼特拉克 D. 伏尔泰
30. 1867年后,美国南方各州都废除了《黑人法典》,并制定了保障黑人人权的法律。各州“黑白混合政府”还拨出大量款项创办黑人学校,使黑人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黑人权益的提升主要得益于(  )
A. 1787年宪法的颁布 B. 三权分立制度建立
C. 美国内战北方胜利 D. 南方蓄奴州的妥协
31. 巴黎公社是19世纪初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峰和总结,同时它也使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下列有关巴黎公社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C.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公社尝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32. “波兰走廊”指的是一战后波兰从德国得到的西普鲁士以及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的部分领土。该“走廊”把德国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余部分完全隔开了。关于“波兰走廊”的建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维护了两国间的友好关系
B. 使波兰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C. 为该地区的和平埋下隐患
D. 使德国彻底放弃战争野心
33. 1917年11月6日下午,在彼得格勒,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开始行动,迅速占领了中央电报局等战略要点和政府机构。次日,最后一届临时政府的总理克伦斯基化妆出逃。上述史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一战爆发 D. 七月流血事件
34. 1918年初,彼得格勒等许多大城市粮食供应严重不足,黑市上粮食投机盛行。为了解决所面临的困难,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系列被称之为“军事共产主义”的政策。该政策(  )
A. 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 B. 允许私人企业的存在
C. 为军事胜利提供保障 D.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35. 某校历史研学小组在探究20世纪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时列出了一些关键词,例如“爱与真理”“阿姆利则惨案”“非暴力”“食盐进军”等,由此可知,该运动发生在(  )
A. 印度 B. 埃及 C. 尼加拉瓜 D. 墨西哥
36. 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激烈争夺。一号火车站在一星期之中易手13次。巴甫洛夫中士等24名战士在一幢楼房里,顶住一个师德军的反复冲击58天,守住了大楼。这场激烈的战役(  )
A. 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B.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 标志着二战发展到了全球阶段 D. 直接支援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公平核理》
37. 下列漫画反映了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世界局势,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
A. 美苏冷战
B. 北约建立
C. 杜鲁门主义
D. 马歇尔计划
38. 二战后到1970年代的二十几年间,英国保持了低失业率,收入均等化也有所提高。下表为二战后英国不同阶层的家庭纳税后收入占有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变化的情况,推动上述情况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
年份 富有家庭 中产家庭
1949 6.4% 46.7%
1978 4.4% 49.7%
A. 科学技术的发展
B. 福利国家的建立
C. 第三产业的兴起
D. 世贸组织的成立
39. 赫鲁晓夫上任后,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扩大农业企业制定计划的自主权,并以农产品商品量为出发点制定计划。由此说明,赫鲁晓夫(  )
A. 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 B. 使苏联彻底摆脱困境
C. 放弃了计划经济模式 D. 进行了农业管理改革
40.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提出(  )
A.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扩大不结盟运动规模
C. 发挥金砖国家的作用 D. 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1. (10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史、中华文明史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有深厚历史基础、悠久历史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并不是汉族统治者强迫少数民族“汉化”,而多是少数民族统治者执行汉化政策。此汉族已非华夏,而是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一个“混血”的新民族。
——徐杰舜、杨军《从多元走向一体与一体凝聚多元》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是曰领土之统一。”改变过去那种“以四万万人受制于一人,以四大族屈服于一族”的状况,实行“人人自由,五族平等”。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使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民族认同而言,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全中国的爱国力量都使用“中华民族”来指称中国人。……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百年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岩《论中华民族的百年认同》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和图片指出“少数民族汉化”的典型案例,并说明其意义。(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先生“中华民族概念”的创新之处。(3分)
(3) 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族意识增强的原因,并分别说明其对当时中国时局、国家长远发展的意义。(5分)
42.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殖民者从海外掠夺来的财富大量流入英国;英国最大的优势,便是存在大量的无家可归的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圈地运动;富于企业才能的人荟萃在英国;最后,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公路建筑和运河开凿工作。这大大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从而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具有更广泛的规模。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除英国、美国北部和法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其他国家有的正处于它的高潮期。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3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3分)
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A 2. C 3. D 4. A 5. C 6. B 7. B 8. C 9. A 10. D 11. B 12. D 13. A 14. D 15. C
16. A 17. C 18. D 19. A 20. A 21. A 22. C 23. A 24. D 25. C 26. B 27. B 28. C
29. A 30. C 31. C 32. C 33. B 34. C 35. A 36. B 37. A 38. B 39. D 40. A
41. (10分)
(1) 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迁都洛阳亦可,1分),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1分)
(2) 人民主权、五族共和、领土统一、公民自由、民族平等。(任答3点得3分)
(3)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使民族危机深重。(1分)
时局:国共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2分)
长远:促进了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
42. (10分)
(1) 海外掠夺获得大量资本;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企业人才荟萃;交通发达(4分)
(2)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超出一国范围,规模更广泛;各国工业革命进程各具特色。(3分)
(3) 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工厂制度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任答3点得3分)
(
8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