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2. 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
3. 体会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详略得当的叙事特点。
学习重点
1、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
2、体会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详略得当的叙事特点。
3、难点: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流程
一、播放伊拉克战争视频,由伊拉克战争引入。
二、朗读课文谈感受 ,展示精彩发言。
三、自读课文理思路
请自读课文,列出提纲,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推荐展示。
示例:
曹刿求见 —— 肉食者鄙
战前问战 —— 取信于民 政治远见(详)
战争经过 —— 抓住战机 (略)
战后论战 —— 谋略过人 军事才能(详)
总结:文章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为纲,运用对话描写,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比,重点表现了曹刿非凡的政治远见和杰出的军事才能,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论战部分要言不烦,突出曹刿的“远谋”,中心突出;战争过程一笔带过,详略得当。)
四、(一)研读之前,谈印象
文中哪两个词语能分别概括曹刿和庄公的特点?
(二)研读文章析人物
曹刿的“远谋”点拨
1、曹刿请见 爱国热情
2、战前问战忠之属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
3、长勺之战中“未可”齐人三鼓后“可矣” ,
4、论述获胜原因 “彼竭我盈”反击原因;“辙乱旗靡”时追击原因,谋略得当。
教师总结:曹刿形象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非凡的政治远见政治远见、卓越的军事才能。
庄公之“鄙”点拨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取信于近臣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取信于神
政治才能平庸 一“鄙”
2、战争刚开始 “公将鼓之” 齐军刚败退“公将驰之” 急躁冒进,缺乏军事经验 “鄙”
3“既克,公问其故” 军事上无知 三 鄙
教师总结:庄公形象
课文也体现了鲁庄公的“鄙”。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
讨论:
鲁庄公真的“鄙”吗
(点拨:用人 纳谏)
点拨:① 百姓为什么对国事漠不关心
② 对刻画曹刿有什么作用?
(三)研读文章释疑难
“既克,公问其故”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四)鲁国获胜的原因
参考:
①曹刿深谋远虑,谋略得当
②鲁庄公任用贤人,勇于纳谏
③取信于民得人和
④战于长勺占地利
五、布置作业
1、总结鲁国获胜的原因。
参考:
2、搜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附: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曹刿 远谋 政治远见
军事才能
庄公 鄙 政治无能
不懂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