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肖邦的音乐作品特点及对音乐的贡献。
2.聆听肖邦的《降b小调夜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作品风格。
3.通过聆听钢琴音乐,感受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
4.感受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作品,感知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听周杰伦的《夜曲》进入课堂。
提问:“所听的歌曲是谁的作品、歌曲名?”
(设计意图:由学生们所喜欢的天王周杰伦,导出他的偶像——波兰音家肖邦。)
二、音乐知识
(一)夜曲
1.概念:夜曲是指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于19世纪初创立的一种钢琴音乐体裁。
2.起源:源于意大利的器乐合奏小夜曲。
3.特点:夜曲的旋律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伴奏声部多采用分解和弦,意境沉静而深邃。
4.夜曲与肖邦:肖邦用富于想象的和声与别具一格的旋律加以创新,推动了夜曲的发展。肖邦的20余首夜曲是欧洲浪漫时期钢琴音乐珍品。
(二)肖邦
1.简介
肖邦的作品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的璀璨明珠。他的创作几乎都集中在钢琴音乐领域,这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他将波兰民间音乐的精髓融入钢琴作品之中,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他深入挖掘和提高了前奏曲、练习曲、夜曲、谐谑曲、叙事曲、幻想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艺术表现力。在他的音乐里,还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梦幻般的意境,令人陶醉,因而人们称他为“钢琴诗人”。
2.个人经历
1810年3月1日,弗里德里克·肖邦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搬迁至华沙。
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学习钢琴。
1817年,肖邦创作出第一首作品降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
1818年,Radziw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的作品,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的作品。
1826年,中学毕业后,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尔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
1829年后,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多场音乐会。
1830年,因波兰起义,肖邦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作曲为生。
1837年,拒绝俄皇“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
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并受邀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
1849年10月17日,因肺结核于巴黎的家中去世。
3.音乐特点
①音乐旋律极具歌唱性、装饰性。
肖邦借鉴了意大利歌剧中的朗诵调和宣叙调来丰富自己的钢琴音乐,旋律具有歌唱性。
②饱含民族风格和爱国主义情感。
玛祖卡舞曲表现了波兰民间音乐中特有的节奏感,练习曲、叙事曲、波洛涅兹等舞曲作品增加了悲壮愤怒的爱国主义元素,具有浓厚的悲剧性和戏剧性。
③作品具有技巧性与独创性。
把练习曲提升到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合二为一,将菲而德首创的小夜曲进行升华,使其更具有幻想性与歌唱性。
4.名言
①让音乐本身去说话,不把主观臆想强加给听众。
②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③爱祖国高于一切。
④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三、作品鉴赏:《降b小调夜曲》
1.简介
降b小调夜曲(作品9之1)本曲作于1830-1831年间。作品9中共有三首夜曲,这是肖邦最早出版的夜曲。而作品9之1则是肖邦夜曲的“最初之最初”,其旋律非常优美,情绪极为丰富。
2.乐曲构成
甚缓板,6/4拍,三段形式。第一段旋律充满柔和而朦胧的魅力,节奏处理十分自由;乐曲的中段由八度音奏出降d大调的旋律,这是非常甜蜜的旋律,此曲之所以能使人迷醉,也全在这一部分。
3.乐曲赏析
《降b小调夜曲》,旋律优美平静且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叙事性,作品中多处采用华彩性乐句来发展乐思。装饰音的加入不仅表达了肖邦细腻的情感,也使得整首作品更加华美而富有诗意。
四、本课小结
要更好的理解肖邦和他的作品,还需要更多地阅读有关肖邦的一些资料,要更深入地了解肖邦的时代,肖邦作品产生的背景,要熟悉波兰的民族文化、风俗、历史,通过分析、对比不同钢琴家的演奏录音来丰富自己,以期更能准确地理解出肖邦作品的鲜明的民族性、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五、课后作业
聆听《降b小调夜曲》,感受“钢琴诗人”肖邦是如何表达音乐情绪的?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