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和原子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
2、学会对单质、化合物分类,体会分类思想,学会分类方法
3、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子模型、智慧黑板,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2、积累化学用语走进真正的化学世界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
难点:元素和原子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自从人们开始探索物质世界,就一直在追根求源,想知道构成物质的最基本成分到底是什么?(观看视频) 我们把这些最基本的成分也叫做元素。在中西方最早的元素思想中都提到了水,那水到底是不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最基本的成分呢?水是不是一种元素?什么才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成分?而且这种成分在化学变化中也不会发生改变。 项目一:认识什么是元素 【活动一】: 在我们课桌上的学具盒中盛放着几种分子模型,请大家把这些分子进行拆分,将得到的原子分类盛放在不同的烧杯中。 【教师讲解】: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反应中会表现出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我们把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归为一类。把所有质子数是1的原子都叫做氢原子。把所有的氢原子归为一类统称为氢元素。我们把所有质子数是6的原子都叫做碳原子。能不能试着说出元素的概念。 【活动二】 请各组任选一种物质,分别用元素和原子描述其组成和构成,并体会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师总结】自然界中的物质从微观上,可能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不同粒子构成,但是从宏观上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 尝试将以上的物质分为两类,得出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项目二:认识我们周围的元素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也是生活在元素的世界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周围的元素。 项目三:元素符号 【过渡】用汉字来表示元素在国际交流中非常的不方便,国际上将元素拉丁文首写字母作为元素符号,以便交流,这是小蓝同学写的元素符号,你能不能帮他检查一下,并归纳出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求。 【活动三】给出元素符号,快速说出元素名称。 【活动四】化学开心辞典 请在读题结束后,请快速找到相应的元素卡片写出其元素符号,并起立展示。 素符号能表示哪些含义呢? 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微观上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除此之外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活动五】进行一个两人PK,找出既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符号。 【总结归纳】以元素导图的形式,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结尾】听元素周期表之歌。 辨析: 水到底是不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最基本的成分呢?水是不是一种元素? 什么才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成分呢?而且这种成分在化学变化中也不会发生改变。 将构成分子的原子进行拆分和分类 试着说出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回答问题:氧原子和碳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吗? 那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钠离子后所属的元素种类是否改变? 选取一种物质,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进行描述。 一起来判断下列关于水的几种说法是否正确。 纯净物进行分类,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了解我们周围空气、海水、地壳、生物体中的主要元素。 核对元素符号的书写,了解书写要求:一大二小 学生积极参与 记忆掌握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 练习H N Fe 3Fe 学生进行pk 胜出的同学,讲解pk技巧 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学习元素周期表埋下伏笔。 通过辨析,发现元素和原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理解元素的概念打下基础。 了解到,原子可以按质子数进行分类,并初步得到元素的概念 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并理解,原子有无数个,所属的元素种类确实有限的。 体会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进一步体会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引导学生,从物质认识元素。进一步加深“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更积极的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和元素。 加深对元素符号含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