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14 蜜蜂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2.了解作者。
3.了解背景资料:蜜蜂。
4.认写生字,理解词语。
课文大意
“我”在自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我”在四公里外打开纸袋,在蜜蜂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飞它们。结果到第二天,“我”发现至少有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我”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结论:蜜蜂能够飞回来,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他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主要作品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背景资料
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蜂蜜。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的蜜蜂。蜜蜂源于亚洲与欧洲,由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带到美洲。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地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是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概 阻 测 括 误
逆 途 陌 超
会认字
gài
zǔ
kuò
wù
nì
tú
mò
chāo
cè
我会认
既
概
组词:概括、概况、
组词:大概、梗概、
组词:一概而论
gài
字义:大略,总括。
木
我会认
百
陌
mò
田间的小路:陌路、陌生。
阝
阡陌
我会认
组织 组成
组
阻
阻挡 阻拦
音同字不同
纟
阝
zǔ
zǔ
我会认
概括 总括
括
活
生活 活动
形近字不同
扌
氵
kuò
huó
我会认
测
测量 观测
推测 预测
声旁,表示读音。
形旁,表示用一定方法度量水之深浅。
易读错
“超、查”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阻、测”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
会写字
蜂
阻
跨
左窄右宽
确
误
检
括
陌
会写字
蜜
查
上下结构
左中右
辨
上中下
途
半包围
书写指导
上中下三部分同宽,结构紧凑;卧钩写在横中线上,撇略长伸。
蜜
右上折文要写得舒展,右下三横间距均匀,长短不等,中间的横略短,竖为悬针竖。
蜂
书写指导
“石”的“口”的顶部在横中线,“角”上小下大,“用”不要写得太宽。
确
左下包右上。“余”写得不宜过大,结构要紧凑;“辶”的横折折撇的撇较小,捺长而平,托住“余”。
途
结构:
部首:
跨
书写指导
左右
左部“口”略小,下面最后一笔是提; 右部“夸”撇、捺略舒展,“亏”两横宜短,长短不等,上横悬空,下横横中线下起笔,收笔于横中线。
足
跨栏
结构:左右 部首:马
易错提示:右部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jiāo
骄
骄
易写错
易写错
查
阻
右边是“且”,里面是两横。
下面是“旦”,不要写成“且”。
途
被包围部分是“余”,不要写成“佘”。
词语听写
蜜蜂 辨认 阻力 包括 检查 准确 确实 无误 沿途 陌生 能力 将近 迷失 尽管 记忆 本能 跨越
近义词
超常—出奇 推测—猜测 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反义词
减少—增加 阻力—动力 陌生—熟悉 超常—一般
[辨认]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阻力]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迷失]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准确无误]正确,没有差错。
词语解释
第二阶:阅读理解
学习内容
1.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的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围绕着实验,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试着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交代了作者做实验的目的。
第二部分(2~7):写实验的过程。
第三部分(8):写实验得出的结论。
阅读理解
句段解读
1.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表明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做实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文原句: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
2.说说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具体做了哪些事。
(1)在自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
(2)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3)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 (3)放飞蜜蜂。
阅读理解
作者为什么要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还在它们身上做记号呢?
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便于观察
给蜜蜂做记号——与其他蜜蜂区分
阅读理解
作者为什么要走了四公里路才放飞蜜蜂,还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走了四公里路放飞蜜蜂——路稍远一些,更能说明问题
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阅读理解
下面句子中红色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不能删。因为这些表示不确定的词语表达了法布尔自己内心的猜测,这样的表述严谨、客观。
阅读理解
不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考的品质。
在回家的路上“我”有什么推测?结果怎样?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过渡句——承上启下
阅读理解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可以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说明作者对实验过程记录详细精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表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阅读理解
3.法布尔在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在文中找一找。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阅读理解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严谨治学
实事求是
蜜蜂
实验目的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捉蜜蜂 做记号
放蜜蜂 测能力
看蜂窝 解疑问
不是记忆力,而是无法解释的本能
细致 缜密
结构图示
第三阶:方法学用
学习内容
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学用
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通过圈画、 比较、对比朗读等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如,我们在学习法布尔实验未验证前和被验证后的所思所想时,通过对比前后两处用词的不同,就能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
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圈画法
比较法
圈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如,“两点四十分”“将近两点”“大约三刻钟”“傍晚时”“第二天”,这些词语记录了法布尔观测的时间很长。
在实验未证实前,作者用了“大概、推测、可能”,在实验证实后,作者用了“至少、 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这类词语,这都表现了作者语言非常准确。
方法
课文内容
第四阶:课后练习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
(2)选择有错误的一项填序号。
(3)按要求写句子。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课后习题1
默读时,同学们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课文第2~7自然段介绍了法布尔实验的经过。先分步了解法布尔做了哪些事,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概括出每一步的要点,最后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如“先……接着……然后……最后……”,梳理、归纳出整个实验过程。第8自然段介绍了实验得出的结论。
课后习题1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捉蜜蜂:白色记号
放蜜蜂:四公里外
数蜜蜂:得出结论
蜜蜂确确实实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课后习题2
1.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句,和同学交流。
课后习题2
先读句子,再联系上下文找出句子描写的部分属于实验过程的哪一步。“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这些表示不确定的词语,都出现在实验还没有被验证前,说明这只是作者自己内心的猜测而已。“两点四十分”是准确时间,体现法布尔做实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收集的数据充分,讲实证。在此基础上,再比较前后两处词语的不同,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言的准确。
课后习题2
从这三个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我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第一个句子,用“二十只左右”而不用“二十只”,说明作者做实验时,也不确定是不是“二十只”,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存在意外的情况。用“好像”说明是自己的猜测,蜜蜂到底是不是“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谁也说不准。第二个句子,用“大概”而不用表示确定的词,也是这个意思。第三个句子,用“两点四十分”,说明作者做实验的认真,让自己的女儿协助自己记录蜜蜂回巢的时间,做到准确无误,可见实验过程的一丝不苟。
课后习题2
实验过程 语句 我的想法(心理)
交代实验目的 听说…… 为了验证听说内容的真实性。
实验过程中 好像…… 大概…… 我推测…… 可能…… 内心的猜测,充满困惑和怀疑。
实验得出结论 不是…… 而是…… 坦率地说出自己也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随堂检测
B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ì fēng biàn bié bāo kuò
( ) ( ) ( )
jiǎn chá wù huì mò shēng
( ) ( ) ( )
蜜 蜂
辨 别
包 括
检 查
误 会
陌 生
随堂检测
B
二、选择有错误的一项填序号。( )
A. 辨认方向 B. 密蜂引路
C. 检查卫生 D. 准确无误
B
随堂检测
B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成陈述句)
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
能。(用关联词语仿写句子)
我今天不出去玩, 不是我不想玩,而是我没有时间。
第五阶:课外拓展
学习内容
1.古诗积累。
2.蜜蜂小知识。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课外拓展1
译文: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
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到头来又是在为
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古诗积累
蜜蜂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蜂群,营社会性生活。工蜂能采花粉酿蜜,帮助某些植物传粉,蜂王和工蜂有毒刺,能蜇人。蜂蜜、蜂蜡、蜂王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课外拓展2
蜜蜂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