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17 我变成一棵树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2.了解作者。
3.认写生字,理解词语。
课文大意
本文主要写了“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小动物们住进鸟窝里,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们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的事。
作者简介
顾鹰: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多次入选各出版社的年选, 获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作品有《阁楼上的熊皮外套》《粉红色的漂流瓶》等。
会认字
xī
希望 发痒 鳄鱼 零食
香肠 糖醋排骨 馋猫
yǎng
è
líng
cháng
cù
chán
我会认
鳄
鳄鱼
è
爬行动物,俗叫鳄鱼, 皮和鳞很坚硬,性凶恶,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沿海和河流、池沼中,主要捕食小动物。
部首:鱼
总笔画:17
我会认
令
零
líng
部分的,细碎的,跟“整”相对。如,零钱、零售。
雨
零钱
我会认
形声字,表示与酒有关。本义是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调料。
醋
cù
我会认
火腿肠
肠
场
篮球场
cháng
chǎng
形近字不同
月
土
易读错
“馋、肠”都是翘舌音;
“醋”是平舌音;
“痒”读yǎng,不要读成rǎng。
会写字
狐
狸
状
腰
零
继
续
肠
克
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
巧
抬
烦
书写指导
继
左窄右宽。右部横在横中线上侧,竖笔起笔高,末笔竖折宜正。
续
左窄右宽。右部“十”居上偏小;“头”竖撇伸向“纟”下,捺点有力。
写字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hú
狐
左右
犭
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捺伸展。
写字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雨”写得宜扁些;下部撇捺伸展,托上盖下。
líng
零
上下
易写错
狐
巧
右部是“瓜”,不是“爪”。
零
上部“ ”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下部“令”最后一笔点不要丢掉。
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形状 狐狸 丁零 巧克力 香肠 继续 抬头 麻烦 担心 失望 背包 面包 花生 牛奶 饭菜 排骨
词语听写
近义词
希望—期望 喜欢—喜爱 高兴—开心 奇怪—奇异 继续—连续 麻烦—复杂 秘密—机密 发现—发觉
反义词
希望—失望 喜欢—讨厌 容易—困难 高兴—难过 继续—中止 秘密—公开 发现—埋没 奇怪—平常
[丁零]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
[失望]因为希望落空而不愉快。
[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咕噜噜]形容水流动或东西流动的声音。文中指“我”饿了,肠胃发出的声响。
[香喷喷]形容香气扑鼻。
理解语
理解词语
学习内容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文中丰富奇特的想象。
第二阶: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大声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只有母亲认识“我”的故事。
阅读理解
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写“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阅读理解
想变树
变成树
认出我
阅读理解
读课文1~4自然段,说一说:“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心理描写
很真实地写出了小孩子贪玩的特点,语言童趣盎然,引人入胜。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冒”字用的好吗?可用“长”字代替吗?
“冒”说明树枝出来的很快,很突然。“长”其速度赶不上“冒”字,不能突出故事的神奇,所以不能代替。
不能
阅读理解
读课文5~11自然段,说一说:“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长出各种鸟窝
拟人
把鸟窝当作人来写,赋予鸟窝人的情感,真是奇特有趣的想象!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请小动物居住
“我”让小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我”喜欢小动物,很有爱心。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住进鸟窝
思考:为什么“我”会有点“高兴”,又有些“失望”?
阅读理解
“高兴”是因为“我”变成了一棵树,居然连妈妈都没有认出来,说明“我”魔法很高,“我”很得意。
“失望”是因为那么爱“我”的妈妈连自己的孩子都认不出,“我”有些难过。
阅读理解
想变树
变成树
认出我
阅读理解
读12~23自然段,说一说:妈妈住进来后,做了什么事情?妈妈真的不知道“我”变成树了吗?
阅读理解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妈妈分零食
妈妈很有爱心,也很喜欢小动物。
阅读理解
思考: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我”的肚子饿得“咕噜噜”叫,小动物们却没有发现“我”是谁。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
阅读理解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
妈妈喊我吃饭,“我”却想玩。
变成了树,想吃饭吃不到。
开始
现在
对比
淘气顽皮
阅读理解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我”为什么觉得变成了树很麻烦?
因为“我”变成树后,得不到妈妈与小动物们的关注,也无法与他们交流。
阅读理解
“我”变成树之后,有哪些事情让“我”觉得开心?为什么现在又觉得变成树很麻烦?
可以尽情地玩耍, 再也不用回家吃饭了。
树上长满了各种鸟窝,很多小动物来到鸟窝居住,妈妈也住了进来。
开心
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
小动物们分享美食的时候,“我”饿得口水直流,可是没有一个小动物知道。
麻烦
阅读理解
“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妈妈真的不知道“我”变成树了吗?
妈妈早就知道这棵树是“我”变成的,其实妈妈一直都在关注着“我”。
阅读理解
思考: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其含义?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永远是母亲。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会被错认的天使。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阅读理解
思考:问句结尾有什么好处?
问句结尾,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韵味无穷。
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我变成了一棵树
想变成一棵树
想象奇特
母爱伟大
变成树不好
肚子饿了无人理
口水直流无人懂
长满鸟窝
小动物们入住
妈妈也入住
变成树真好
妈妈最了解“我”
结构图示
学习内容
学习作者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第三阶:方法学用
方法学用
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我”不想回家吃饭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愿望实现后发生了一连串有意思的事情。树上不结果子,却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这些鸟窝不是静止的,会随风舞蹈。鸟窝里住的不光有小鸟,还有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 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甚至连妈妈也能住进来。作者从自己的内心愿望出发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丰富而奇特。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按要求写句子。
第四阶:课后练习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先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感受,然后关注课文想象奇特的地方。如,“我”变成的这棵树有什么奇特之处, 结合教材插图想象各种形状的鸟窝在枝头跳舞的情形,感受“这棵树”的奇特。又如,小动物们是怎样住进鸟窝的,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进而感受课文想象的有趣。而“我”馋得直流口水的场景,可以通过朗读小动物们的对话,进入奇妙的想象世界,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
课后习题1
课文中的想象很多。比较有意思是:(1)“我”变成树后,上面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舞。(2)小动物们住进鸟窝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它们很近很近,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自己的小床那么容易。(3)小动物们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起了东西。“我”馋得肚子叫,想起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糖醋排骨,馋得直流口水。小动物们却误会是大树哭了。
课后习题2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可以从自己的愿望出发,通过想象,让自己的愿望在想象世界里得到实现。为了能够把想象的内容说清楚,可以设计一张学习卡。把“想变成什么”“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变成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等问题的答案简要地写在学习卡上,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并相互提出建议,最后在全班交流,拓宽想象的思路, 感受大胆想象带来的快乐。
课后习题2
炎热的夏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想变成一把大伞,遮住半个天空。突然,空中一阵电闪雷鸣,我真的变成了一把巨大的太阳伞。我张开臂膀,硕大的圆顶被我撑开,我成了人们避暑的理想场地。白天,人们在我的庇护下进行着各种活动。老人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逗鸟;小朋友们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读书。到了晚上,我这里更热闹了。大人们津津有味地聊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玩着,真是其乐融融。
随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ú li yāo bāo líng shí
( ) ( ) ( )
xiāng cháng jì xù tái tóu
( ) ( ) ( )
狐狸
腰包
零食
香肠
继续
抬头
随堂检测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容易——( ) 高兴——( )
喜欢——( ) 秘密——( )
希望——( ) 奇怪——( )
困难
难过
讨厌
公开
失望
平常
随堂检测
三、按要求写句子。
1.风一吹,各种形状的鸟窝就在枝头跳起了舞。(仿写)
2.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用拟声词写一句话)
冬天来了, 寒风在公园里疯狂地跳舞。
清晨,闹钟丁零丁零响个不停,终于把我吵醒了。
学习内容
1.国学积累。
2.关于想象的名言。
第五阶: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交待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国学积累
课外拓展2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 便遇上了想象。 ——雨果
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 ——卢梭
科学最伟大的进步是由崭新的大胆的想象力所带来的。——杜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爱因斯坦
关于想象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