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一中2014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命题人:刘学城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每小题1分,共60分)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丘陵的主体走向为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
D.南北走向
2.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欲在某山峰处建一座 “望江楼”,最合适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2220km,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3—4题。
3.若此时④地为10时,除日界线外,地球上另一日期的分界线是
A.50°E B.30°E
C.150°E D.130°W
4.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
A.缩小了1/4 B.缩小了3 / 4
C.缩小了l/9 D.缩小了8/9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昼,据此回答5~6题。
5.C点此时地方时最晚为
A. 18:40 B.22:20
C.9:00 D.8:40
6.当天北极圈昼长
A.24小时 B.最长达22小时40分
C.最短10小时40分 D.最长达23小时20分
右图AB位于晨昏线上,A地地方时为5:30,AB两地的经
度差为15°,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A、B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地位于昏线上
B.A、B两地同时看到日落
C.B地与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从南北半球考虑)
D.A地与B地纬度值大小不同
8.大约过了一个月左右,晨昏线再次经过AB两地时,A地的地方时再次为5:30,则A地的纬度约为
A.80°N B 30°N C.20°N D.0°
下图为某日某条经线上地方时9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N和S分别表示北极点和南极点,P、Q、O、R为经线上的点,P、R两点的纬度数相同,O为该经线上的中点,读图,完成9~10题。
9.该日
A.NQ段可能全天为夜 B.QO段一定昼长夜短
C.RO段一定昼短夜长 D.RS段可能全天为昼
10.若P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切,P点的纬度为X,则R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90°—X B. 90°+X C.180°—2X D.180°—X—23°26′
图1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图2表示四地旗杆或桅杆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回答11—12题。
11.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B.北京日出越来越晚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由慢变快
12.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图2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③AC表示晨线 ④BC表示晨线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4.此时北京时间为
A 7月6日12时 B 7月7 日12时
C 7月6日24时 D 7月5日24时
15.读板块示意图,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地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盛行风为东北风
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图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大理岩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读下图“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a、b两曲线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19.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A.遥感技术 B.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从2006至2012年,将会出现少见的“中国日
食年”,这6年间在中国境内可看到各类日食达8
次之多。其中2009年7月22日上午10时34分前
后将发生日全食,上海等城市可观赏到日全食的
全过程。
20.出现日全食时,月球在图2中的位置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1.2009年7月22日月相与潮汐分别为( )
A.上弦月 小潮 B.望 大潮 C.朔 大潮 D.下弦月 小潮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Ⅲ
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圈,回答22~23题。
2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23.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6℃ B.8℃ C 9℃ D.10℃
暗筒式日照仪主要通过感光纸的感光历时记录日照时数。读“某高原日照变化趋势和分布”图[单位:%(10a)—1,图中点的大小表示变化大小],回答24—25题。
24.对图中日照变化区域差异,最恰当的描述是
A.平均海拔最高的东部地区变化最大
B.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变化最大
C.相对高度差异显著的地区日照变化最大
D.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变化最大
25.近45年来.该地区无论是总云量,还是中低空水汽条件的变化都很小,则导致其日照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年受准静止锋冷气团控制,云量较高,日照显著减少
B.全年受准静止锋暖气团爬升影响,降水增多,日照显著减少
C.全球变暖,热带北移,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D.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工业化进程较快,大量气溶胶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读某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亿焦耳/米2·年)分布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①处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地形
C.湖泊
D.洋流
27.8月1日,②地日出、日落时物体影子的朝向分别是
A.东北、西北 B.西南、东南 C.西北、东北 D.东南、西南
读某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28~29题。
28.关于图示各地风的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北京吹干冷的西北风
B.郑州吹暖湿的东南风
C.武汉风力大于长沙
D.北京和平壤的风向相似
2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可知,图示日期
A.平壤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B.东京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福州阴雨,气温较低
D.北京气温的日较差小于淮南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读某河流上游某断面甲、乙两次洪水沉积物粒度分布曲线图,完成30—31题。21世纪教育网
30.当水流速度减慢时,洪水搬运的下列沉积物最先沉积的是
A.粘粒 B.细粉沙
C.粗粉沙 D.沙
31.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发生时间较早
B.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持续时间较长
C.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搬运的物质较多
D.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流速度较小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32-33题。
32.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
33.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34-36题。
34.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丁 B.甲、乙、丙
C.丙、丁 D.没有纬度相同的地点
35.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36.若乙地为北京,则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是
A.23°26′ B.56° C.72° D.88°
37.在北半球范围内,某人从某地出发,依次向北、东、南、西各行100千米,则最后回到
A.原出发地以北 B.原出发地以东 C.原出发地以西 D.出发地
38.与平面图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39.从甲地(80°W,70°N)到乙地(150°E,70°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一直向正西方向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 D.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走
40.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41.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42.当我国贵阳阴雨连绵时
A.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B.是进行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机
C.恒河平原上洪涝成灾 D.美国东南沿海飓风频繁登陆
43.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中海气候占主要地位 B.没有热带雨林气候
C.副热带地区都是沙漠 D.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
44.下列地理单元位于亚欧板块的是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中南半岛 D.索马里半岛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45~46题。
21世纪教育网
45.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上海 罗马 孟买 C.北京罗马 雅加达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46.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47.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8.下列四幅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9.亚洲没有季风气候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朝鲜半岛
50.关于欧洲气候及其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A.地中海沿岸,夏季在西风控制下,冬季在副高控制下
B.自南向北,气候带随热量减少而变化,自西向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气候带随降水减少而变化
C.欧洲既缺失热带气候,也缺失季风气候
D.欧洲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图3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1、52题。
5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 C.?E、F合为岩石圈
D. 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21世纪教育网
5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软流层????B.下地幔 C.图中D层?????D.图中G层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9月10日深夜在赣、鄂交界地区发生了里氏4.6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回答53、54题。
53.据材料可知, 此次地震发生在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54.地震发生时与北京一样同处于黑夜的地区,其范围约占全球的
A.1/2 B.1/3 C.1/4 D.1/5
读北京某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回答55~57题
55.资料日期中的31日所反映的可能是
A. 1月31日 B. 5月31日 C. 8月31日 D. 10月31日
56.资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为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57.关于资料中三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1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高
B. 1日白天气温低是因为云层大量吸收了太阳辐射
C. 1日、2日夜间气温低,因为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D. 2日受气旋控制,白天气温较高
图4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图5为“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8~60题。
58.图4中①②③④四地附近,可能出现图5所示天气过程的是
A.① B. ② C.③ D. ④
59.图中能反映图5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图6
60.图5中最大气温日较差出现在
A.7日 B.8日 C.9日 D.10日
地理第Ⅱ卷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综合题。(40分)
61.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及相关地区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从A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
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
(2)比较A、C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3)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说出A、B两处的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
62. 读下图中的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为晨昏线的一段,将图甲日照情况转绘到图乙中。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3)此时b点的人影朝 方向,a点的昼长为 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d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
(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北京时间为 月 日___ __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 时区。
(5) 有一架飞机从b点飞往d点,要求走最近航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
63.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20 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2)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
(3)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主要方式。
晋中市一中2014届期中考试地理 答案
1-10CABDD BCCDC 11-20BDDBD DCBDC 21-30CCBBD CBCBD
31-40DDAAB CBCDC 41-50BDDCB ADACA 51-60DAAAD ACBDC
61/(1)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通过地球球心的大圆劣弧,航程较短 5分
(2)A处气候特征海洋性特征较为明显,C处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其具体表现为:将水C总量大且各月分布较为均匀,气温A年较差小于C年较差大 5分
(3)相同点:海域东西两侧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不同点:西侧形成岛弧-海沟,东侧形成海岸山脉 5分
62.⑴略 2分
⑵450E、23026′N 2分
⑶正西 18 66034′ 6:00 4分
⑷远日点 慢 6 22 17 20 5分
⑸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2分
63.(1)B 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从海洋吹来,把大量的水汽带到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沛的降水 3分
(2)C地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雨热不同期,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4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随大气环流中的盛行西风飘向B地
随着北大西洋暖流流向B地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