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镇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
地 理 试 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2020年春节贺岁影片《流浪地球》火爆荧屏,该片叙述由于太阳直径增大将吞没地球,导致地球被迫流浪逃离太阳系的科幻故事。下图是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球在逃离太阳系向外流浪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
A.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2. 下列能源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风能 B. 化石能 C. 地热 D. 水能
2020年10月14日国家天文台通报: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很弱,期间无明显太阳耀斑发生,日面上无可视黑子,称为“白太阳”。图1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①②③代表太阳大气层的分层。读图完成3~4题。
3.在国家天文台通报的过去24小时内
A.①层的太阳风不明显
B.②层的日冕物质抛射多
C.②层的耀斑活动较微弱
D.③层的太阳黑子数较少
4.“白太阳”现象持续发生期间
A.流星现象异常增多
B.地球磁暴现象减少
C.地表温度明显上升
D.卫星导航信号中断
某校高一学生设计的模拟实验如下:将两个烧杯分别装入300毫升水和干沙,并排放在一起。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水和干沙中,用100瓦的白炽灯照射两个烧杯(如图3所示)。读图完成5~6题。
5.该模拟实验可以验证
A.温室效应
B.热岛效应
C.水循环过程
D.海陆热力差异
6.学生依据实验结论,绘制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图5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水循环各环节。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a、b、c、d、e分别表示
A.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B.蒸发、地表径流、下渗、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地表径流、蒸发
D.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8.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陆地淡水总量增加 B.不同水体循环更新周期相同
C.使地表高低起伏加大 D.促进地球圈层之间物质迁移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6
9. 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0. 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下图7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岩浆一般来源于( )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12. 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圈层为厚度不均一的地壳
B. ②圈层为横波不能通过的地幔
C. ①和②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
D. ③和④间的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下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右为扬州市2021年12月8日与9日天气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③
14. 与8日相比,9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减弱,④增强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②增强,③减弱 D. ①增强,④减弱
图10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温度 盐度 密度 B.温度 密度 盐度
C.密度 温度 盐度 D.盐度 温度 密度
16. 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盐度特点及其主要成因是
A.盐度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盐度低——融冰量大
C.盐度高——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D.盐度高——暖流流经
图11为成熟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字母O代表
A.腐殖质层
B.淀积层
C.淋溶层
D.成土母质
18.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土壤肥力是自然形成的,有机质含量取决于成土母质
B.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多,土壤的有机含量一般高于草原
C.我国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种和培育无关
D.我国东北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物分解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图12为两种典型植被类型景观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甲、乙两图中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温带草原
C.落叶阔叶林、热带草原 D.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
20.关于乙图植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树冠浑圆,叶片多呈纸质 B.降水少,树叶多为针状
C.湿季郁郁葱葱,干季一片枯黄 D.气温高,植被多蜡质叶片
图甲、图乙、图丙为三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21-23下列各题。
21. 图甲所示地貌名称是
A. 雅丹地貌 B. 黄土地貌 C. 喀斯特地貌D. 丹霞地貌
22. 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海水侵蚀 D. 海水沉积
23. 图丙所示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 奇峰林立 B. 冰川广布 C. 沟壑纵横 D. 地势坦荡
图14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24-25题。
24.甲、乙、丙、丁四处风速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5.此时,上海市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021年东北某地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抚州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下图为黑土盗挖现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除了黑土富含有机质,还因为( )
A.①获取容易②管理成本低③土质疏松④来自寒地害虫少
B.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配置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主要作用是( )
A.提供矿物质
B.增大温差
C.固定并通气
D.提供无机盐
下图16为中央气象台2019年8月10日9时发布的今年9号台风“利奇马”的位置及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29-30下面小题。
28. 台风“利奇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 地热能 B. 潮汐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29.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受灾山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 风暴潮 B. 洪水 C. 泥石流 D. 地震
30. 此次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杭州居民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 躲到树下,遮风挡雨 B. 驾船出海,躲避风浪
C. 清除障碍,加强通风 D. 关闭门窗,减少外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9年6月19日,在山东省淄博市西河镇发现了许多阿门角石化石(如图17)。阿门角石属古无脊椎动物。
材料二 图18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图19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1)含有阿门角石化石的地层,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 ,推断该生物生存环境为 (海洋/陆地)环境。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可推断地球生物演化经历了从 、从 的过程。(4分)
(2)图 18中的①—⑤代表地质年代,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是 (填序号),恐龙大量繁盛的时代是 (填序号),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的时代分别是 和 (填序号)末期。(4分)
(3)图 19中 甲 时期海平面 (填“高”或“低”)于现代,该时期所处地质年代的主要植物类型为 植物。(2分)
(4)据图19,描述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特点。 (3分)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千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二: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图中包含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种,其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____循环,对陆地水体更新作用最大的是____循环。 3分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季风参与了图中水循环的______环节,人工增雨雪属于图中水循环的_____环节,修建小微型蓄水工程属于图中水循环的____环节。(写出环节具体名称)3分
(3)简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有哪些 4分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____。3分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
黄土桥______;海蚀桥__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__;风蚀桥______。4分
(2)塑造黄土桥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海蚀桥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
风蚀桥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喀斯特溶蚀桥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4分
(3)图中所示甲、乙、丙、丁,戊五个地区中,
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有热带雨林分布的是_________,
土壤最肥沃的是____________, 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__。4分
(4)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2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5 CCCBD 6-10 BADCC 11-15 BABCC
16-20 AADCC 21-25 ACACA 16-30 DCCCD
二、综合题:
31:13分
(1)古生代 海洋 海洋(低级) 陆地(高级) 4分
(2) ② ⑤ ④ ⑤ 4分
(3) 低 蕨类植物 2分
(4) 气温的高低与降水的多少呈正相关;
气温与降水有波动变化;
温暖湿润气候与低温干燥的气候交替出现。 3分
32:14分
(1) ①. 3 ②. 海上内循环 ③. 海陆间循环 4分
(2) ①. 水汽输送 ②. 降水 ③. 地表径流 4分
(3)联系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四大圈层;促进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 4分
(4)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浪费;
水资源遭受污染;过度(开采)使用。任答两点得2分
33:14分
(1) ①. 乙 ②. 丁 ③. 丙 ④. 甲 4分
(2)流水侵蚀 海浪侵蚀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溶蚀) 4分
(3) 乙 丁 戊 甲 4分
(4) 三角洲 流水堆积 2分
图3
图5
图10
密度(kg/m3)
盐度(‰)
温度(℃)
O
A
B
C
R
图11
图12
甲 乙
图14
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