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镇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合格性模拟测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镇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合格性模拟测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2 07:5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泽镇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合格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种植水稻 B. 铸造青铜器 C.烧制彩陶 D. 会使用火
2.下表是夏、商两朝王位传承情况。这反映了夏、商两朝( )
朝代 君主数量 代世 存在时间
夏朝 17君 14世 前2070- -前 1600
商朝 31君 17世 前1600- -前 1046
A. 中央政府权力增强 B.王位更迭利于延长统治
C. 王位传承方式不同 D.家国同构色彩日益浓厚
3.庄子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口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旨在说明( )
A. “道"十分神秘 B.“道”没有形状
C.应当“无为而治” D. "道” 是万物本原
4.泰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
A. 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B.维护皇帝的独尊地位
C.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 D.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
5.汉武帝时定《六条察郡之法》,规定以六百石的低级官员为部刺史,可以监察、弹劾二千石的地方官员和王侯,足见监察官地位的显赫。这一现象实质上体现了( )
A.中央集权的完善 B.地方权贵地位下降
C.皇权专制的加强, D.汉代加强法治建设
6.南朝梁武帝时,萧绎创作《职贡图》(局部如下图),描绘了各国使节到南朝朝廷朝觐时拱手而立,既严肃又欣喜的表情。此画的创作( )
A.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B.表现出统治阶层对华夏文化的自信
C.旨在向民众介绍异域风土人悄 D.反映出周边国家对南方政权的认同
7.唐朝前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政治清明时期,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时期的唐朝帝王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高宗
8.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A.官员特权遭到否定 B.地方权力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9.“程门立雪”的典故反映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为政以德” B.“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C.“以法治国” D.“民贵君轻”
10.下列哪个区域在元代正式成为中国行政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蒙古 B.新疆 C.西藏 D.海南岛
11、“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该诗反映的历史时期最有可能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辽宋夏金
12.钱穆曾说:“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材料反映的本质是( )
A.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机构 B.内阁大臣等同于宰相
C.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 D. 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
13. 15世纪末16世纪初,海外来华船只不管是官方贡舶还是商民商舶,无论有无朝廷所颁勘合,是否合乎朝贡期限,都允许进行互市、贸易往来,并且对海外商船实行抽分制。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对外贸易繁荣兴盛 B.海禁政策有所放宽
C.訪贸易逐渐衰落 D.闭关锁国政策废除
14.江苏人口1851 年有4500万,到1874年已不足2 000万人。曾经人满为患的苏南成了人烟寥落地区,曾经的富庶繁华也随之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愁惨气氛”。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的江苏( )
A.逐渐丧失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受到农民战争的严重冲击
C.大量人口转移至通商口岸地区 D. 是列强在华争夺焦点地区
1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 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的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反割台斗争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16.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搜集了如下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实现共和
D.军阀割据
17.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这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C. 新文化运动期问 D.辛亥革命期间
18.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彻底结束了袁世凯的统治
19. 1932年1月,无线电培训班从总队中分离出来,单独开办学校(旧址如下图),专门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此举( )
A.旨在提升群众的通信
B.反映出党迫切需要获取敌情
C.说明苏区致力于教育改革
D.适应了当时革命战争的形势
20. 1938年7月6日,国共两党在武汉召开国民参政会,会上要求全国军民“一切的奋斗要以巩固武汉为中心,以达成中部会战胜利为目标”,要保卫武汉,坚持抗战。这场战役( )
A.使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B.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C.国共合作取得首次胜利 D.实现国民参政会的目标
21.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 213 14 369 16 392
棉花 69.2 103.1 130.4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在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先后与时任埃及总理的纳赛尔和苏丹自治政府总理伊斯梅尔阿扎里举行会谈,使双方都有初步的了解。据此可推知,万隆会议( )
A有利于促进中非关系的发展 B.使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
C.表明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 D.开创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23.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4.右图所示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
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D.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25.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音画纪实片《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和音画舞蹈史诗《吉祥澳门》《军歌嘹亮》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彰显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26.当东方世界诞生孔子、老子等- -批文化圣人的时候, 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 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
27.在北非今埃塞俄比亚地区,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的是()
A.阿克苏姆王国 B.马里国家 C.津巴布韦国家 D.桑海国家
28.迪亚士曾说:“(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
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 C.开辟海外市场 D.传播天主教
29.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30.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据此可知,盂德斯鸠的“具体办法”是( )
A.以人为本 B.天赋人权 C.三权分立 D.社会契约
31.在英国,内阁所有成员共同维护内阁的“集体形象”,注意保持行政政策的一致性。且首相的失败意味着整个执政党的失败,“树倒猢狲散”,所有阁员同首相一道辞职。由此可知,英国内阁( )
A.内部成员纠纷少 B.服从议会的领导C.实行集体负贵制D.掌握国家行政权
32,下表是19世纪中叶城市卫生协会调查的英国主要城市状况。这说明工业革命
博尔顿市 实在槽
布里斯托尔市 糟极了,死亡率很高
赫尔市 有些部门坏得不堪设想,许多地区非常污秽,镇上和沿海排水系统都极坏
A.导致社会生活环境恶化 B.导致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C.使地区发展出现不平衡 D.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33.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这表明巴黎公社( )
A.确保选民真正行使民主权利 B.开创了人类民主政治的先河
C.能够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D.使国家政权掌握在工人手中
34.右图所示的活动开始于16世纪初,18 世纪达到高峰, 19 世纪末基本结束。该现象( )
A.加速了美洲走私贸易的盛行
B.促使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C.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推动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35.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一战的“火星”是( )
A.三国同盟形成
B.巴尔千同盟的建立
C.三国协约形成
D.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36.甘地提出:“暴力不合作 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这一思想( )
A.指导了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B.有助于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C.推动了亚洲民族觉醒的出现 D.因其空想性而难以付诸实践
37.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演说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强调欧洲的重建问题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马歇尔计划更明白无误地宣传,他“鼓励欧洲国家”通过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加速欧洲经济合作”.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
A.使西欧成为美国的附庸 B.旨在促进欧洲一体化实现
C.客观上加速了欧洲联合 D.导致美国控制了欧洲事务
38. 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两国进行了西欧国家自主联合,争取在美苏之外成为“第三种力量"的首次实际性的尝试。这次“尝试”旨在( )
A.促使西欧摆脱美国的控制 B.消除西欧各国间的矛盾
C.打破欧洲国家间封闭状态 D.提高西欧的国际影响力
39. 1945- -1991 年,全世界90多个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速度摧毁世界殖民体系。其中,的新兴民族国家领导人有( )
①尼赫鲁②卡斯特罗③纳赛尔④斯大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0.“G8(八国集团)已成为历史,G20(二十国集团)还有待完善,而至于G2(中美共治)和G3(中美和欧洲共治)只是一-种设想。目前,世界实际上是处于G0状态。”材料表明( )
A.西方大国普遍走向衰落 B.一体化是世界的政治走向
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D.“一超多强”局面正在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1.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20世纪 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 《转折年代一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1947 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一据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总结
(1)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4分)
(2)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 (2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的胜利”。(2 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2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早在近代初期, 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到1938 年为止,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因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
——摘编自廖学盛主编《世界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3 分)
(2) 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深,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主要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3 分)
参考答案
01-05 DADBA 06-10 BBCBC 11-15 DCABD 16-20 DCADA 21-25 AADAD
26-30 CADAC 31-35 CADDD 36-40 BCDAC
41.(1)经济: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意义: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地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2分)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意义揭开战略反攻序幕。(2 分)
(2)辛亥革命事业:反帝反封建。(2 分)
(3)方式: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 分)
(4)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形成统一战线,顺应时代潮流。 (2 分)
42.(1)变化:由建立据点、侵占沿海地区到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3分)
(2)历史事件: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2分)主要特点:主要以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为主要形式。(2 分)
(3)特点:大量输出资本;投资于矿业和出口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利用各种公司控制非洲国家的国民经济。(3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