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0 19:5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单篇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是围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课程目标设计的学习单元,其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本单元选入了三篇人物通讯、一篇新闻评论和两首古代诗歌,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彰显了劳动的伟大意义。
第四课共三篇人物通讯,学习任务:学习人物通讯,感受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1、快速、准确把握信息类文本的关键信息,提升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重点)
2、掌握人物通讯的特点。(难点)
导入: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资料+袁隆平告别仪式视频。
活动1: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前提下速读。关注文章整体结构、标题、首段(句)、尾段(句)、观点评论句、反复出现的关键词。用一句话,分别概括四个部分所写的事件。
1、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株”(1961年)
2、袁隆平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1964年)
3、袁隆平发表文章回应贬斥杂交稻的文章。(1992年)
4、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1986年以来)
教师点拨:采用倒叙手法,主体部分总体上以时间顺序来写,抓住了四个典型事件。
活动2:引导学生比较原文小标题与“一句话事件”的区别,可否用这四句话替换原标题。
示例:原标题突出了人物的品质,“一句话事件”仅概括了事件。人物通讯的新闻意义在于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弘扬社会正能量。
活动3:从各个部分中圈画体现人物品质的词或者短语、句子。并请尝试把文章四个小标题改成相对统一的句式: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示例: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实践是他的行动和途径 )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求真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绿色是他的理想和心愿)
活动4:除了刚刚圈画的词,我发现有一些段落的描写仍然可以看出袁隆平的精神品质。
如: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刻画的手法,并赏析。
细节描写:一系列的动词突出了袁隆平工作之认真、细心以及他对科学的严谨和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引导同学们思考人物通讯中细节描写的意义并概括。要求学生找到文中的细节,并选择一处赏析。
活动5:从材料选择上与《新史记.袁隆平传》进行比较,体会典型事件与细节描写对于人物通讯的意义。
袁隆平者,庚午年(1930)生,籍江西,杂交水稻之父,人称国士。
幼时,尝随父辗转。时局动荡,其路颠簸:丙子年(1936)求学汉口;戊寅年(1938)及湘省;己卯年(1939)至渝州……少身健,犹善击水,丁亥年(1947)摘鄂省百米榜眼,时年十七。己丑年(1949),负笈西农,专农技农事,间有鸿鹄之师招募,虑其所重而舍之,虽交错插曲,无误国之栋梁。
癸巳年(1953),学初成,执鞭安江农校。身为教员却喜钻研。庚子年(1960),适逢大灾,民有饥馑,立大志。偶得天然杂交稻,循其性状而攻之,渐有所获。丙午年(1966),著《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震动科委,动乱之年虽有波折,然终得保全,是为冥冥注脚。
辛亥年(1971),湘省设专组,专攻杂交稻,袁共之。夫杂交稻培育,选种、日照、水肥等皆为其要。日以继夜,众人如神农撷草,如候鸟逐日。癸丑年(1973),克“三系”,年后,首推南优二号,是为星火;复一载,再克“制种”难关,初有燎原之资;丙辰年(1976),遍种中华,所获甚丰,荒饥渐远。乙丑年(1985),初试“两系法”,并提韬略论:三系器种、两系籼粳、一系远缘,可优势利用。乙亥年(1995),“两系法”初成,中国独创、世界领先。后数十载,虽荣誉无数,仍躬耕于田野,视功名如浮云。袁公所愿者:禾下纳凉、宇内同享。……
或问:何称国士?
答曰:夫国士者,必有前瞻之视野、科学之精神、开阔之胸襟、躬行之意志。耄耋之年,尚身体力行、心系苍生。不惟教条而重实际,善吐故而纳新,袁公自承:常规育种瓶颈已至,基因技术大有可为。虽超脱于凡尘,亦烟火于人间。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耄耋老人,童心筑梦。惜乎,天不假年!未竟之功,国人共勉。
补充资料:人物通讯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1、人物通讯中的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丰满、细腻、生动、立体。
2、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通讯的可读性。可以吸引读者,强化读者的印象和记忆。
3、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活动6:归纳总结人物通讯的特点。从选材、手法、表达方式、思想、语言等方面进行概括。
明确:
1.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个性。
2.手法上善于使用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对人物进行刻画。
3.综合使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表达方式。
4.通讯的人物真实,身上有正能量。
5.语言质朴,但标题往往具有吸引力。